王程功
摘要:本文通過情景游戲再現的講授方式,鼓勵家長扮演劇情里面的角色,體驗游戲中角色情緒情感的心理反應,引領家長親身感受、感悟、先進的教育理念,為孩子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深刻理解優質的家庭教育要從自身做起的重要性,給孩子做良好的示范,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用智慧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關鍵詞:游戲;體驗;表達;陪伴
曾記得,在一次家長會上,邀請家長做過這樣一個“我人生的五樣”心理測試游戲,要求被測試的的家長寫出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樣,這“五樣”里包括孩子、健康、父母、事業、快樂等等,當遇到特殊情況需要舍棄時,所有的父母最后的選擇都是留下自己的“孩子”!通過測試我們驗證了,孩子對于父母來說是多么的重要。
但是,父母這么在乎孩子,為什么孩子有時不快樂,甚至,有些孩子對父母還產生怨恨,不理解家長的良苦用心呢?為此,如何促進親子關系和諧,設計游戲體驗式家長教育課堂,是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
一、在游戲體驗中,學會溝通方式
游戲不僅是孩子們喜歡的學習方式,更是家長樂于參與的教育活動,游戲讓家長親身體驗,主動歸納總結出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
例如,“我信息的表達公式”游戲。將家長分小組,在小組中說一說,自己在與孩子溝通中,遇到了哪些困惑,組內成員將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十分鐘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表演,主持人進行點評,滲透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在表演中注意到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多用“你怎么怎么樣”這樣的句式,聽起來特別的逆耳,“你”意味著指責。引導家長玩一個“我信息”的溝通小游戲,“當……的時候,我覺得……,因為……”。“我信息”的正確練習,家長欣喜的感受到,“我信息”不具有傷害性,是自我表露自己的內在體驗,是自身需求的一種信息,這種表達方式,能激發孩子前進的動力。
二、在游戲體驗中,學會精心施教
心理學家做過這樣的實驗,找來兩組孩子,讓他們長跑,消耗體能,然后一組小孩子被批評,另一組小孩被表揚,結果發現,被批評的那組孩子,就像泄氣的皮球,無精打采,而被表揚的那組孩子似乎意猶未盡,體能迅速恢復。家長要學會鼓勵讀懂孩子的心理,精心施教。“扎氣球”這個游戲,讓家長體驗,教育要有技巧,學會精心施教。首先,每位家長取一個氣球,一個牙簽,要求,用牙簽去扎氣球,什么樣的方法才能使氣球不爆?五分鐘后,讓家長談談感受,有的家長說,我的氣球之所以爆了,是因為沒有找準切入點,扎到了比較薄的地方,有的說,我太盲目,沒有聽清楚老師的要求,就開始扎,所以爆了,有的說,氣球吹的太大了,所以爆了,有的說,我小心翼翼的扎厚一點的地方,所以氣球沒有爆等等,通過大家的體驗,我們有哪些啟示呢?教育孩子要講究技巧,既要找準時機,還要把握火候,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特點,不要比較,用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就可能和氣球一樣爆掉了,家長們還分享到,氣球可以再買,而我們孩子不可以再復制了,用有效的方法幫助孩子擺脫壓力,樹立自信,挖掘孩子的潛能。
三、在游戲體驗中,學會給予擁抱
春晚有這樣一個節目,有一群非常惹人喜愛的孩子們,他們合唱了一首充滿童音童趣的歌曲《愛我你就抱抱我》,“愛我你就抱抱我,愛我你就親親我,愛我你就夸夸我,愛我你就陪陪我,”其實不光是小孩子有這樣的需要,所有的孩子們都有這樣的需要,我們成人也是如此,我們每個人心底里最大的渴望,就是——關注我,欣賞我,最好是親親我,抱抱我,擁抱使孩子心有靠岸的感覺,讓孩子產生安全感。
有研究結果表明,許多心理上的問題,比如說緊張、焦慮的情緒,在一定程度上與缺乏身體接觸有關,和自己的親人建立一定的親密關系,有助于緩解人的壓力。
所以,微笑、擁抱、鼓勵是孩子積極情緒的強化物,當孩子遇到挫折時,與孩子玩“身體語言”游戲,擊掌、拍肩、擁抱都會給孩子極大的力量,而且,爸爸的擁抱在某些時候比媽媽的更能安撫孩子。
四、在游戲體驗中,學會善于表達
在我們的身邊會看到這樣的孩子,他們在表述事情時邏輯不合理,聲音弱小和膽怯,甚至有些荒唐,這些孩子表達困難的問題,從心理學的角度說叫做“述情障礙”。那么,這種心理障礙是怎么造成的呢?大多是家長的壓制,不會傾聽和接納,盲目的指責和批評,使孩子言語表達出現問題。讓家長學會教育孩子的方法,我們可以做一個“滾雪球”的游戲,將家長分成十人一組,在組內依次做自我介紹,為了營造心情愉悅的環境,激發大家參與的興趣,每個組發給他們一個毛線團,輪到誰介紹自己,毛線就拉到誰的手里,活動結束后,就會出現一張網格,介紹時要求,第一個人介紹完自己后,第二個人要把第一人說的話進行重復,然后再做自我介紹,第三個人要將第一第二個人的話再重復,然后再做自我介紹,這樣不斷的重復前面人說的話,后面的人在介紹自己時,難度越來越大,句子擴充的越來越多,語言也越來越豐富,這樣的游戲,讓家長明白,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來等待,不要輕易的打斷孩子和敷衍,我們要停下手里的活,饒有興趣的仔細傾聽,容忍孩子的各種表達,而且,孩子可能不僅僅用言語,還會用情緒狀態和身體動作來表達內心。我們成人都有這樣的感覺,當你痛快地表達一段話后,你會感到非常的愉快,非常的自信,你會非常感激傾聽你的人,你會產生很大的動力使自己變得更好。孩子也是一樣。
五、在游戲體驗中,學會適應環境
適應新環境是每個人都要在成長過程中經歷的,對于剛剛入園的幼兒,要適應幼兒園生活,小學、中學、高中、大學、工作等等,這是每個人都不能回避的問題,那么,如何讓我們學會適應新的環境生活呢?我們和家長來玩一個“大風吹”的游戲,在自身的體驗中,理解孩子的無安全感的處境,幫助孩子順利渡過適應期。這個游戲規則是,大家圍坐成一個圈,當主持人說,圈內人共性時,大家起立重新找自己的位置,這時就會有的人找不到位置,主持人要馬上采訪沒有找到位置的家長談感受,家長會說:“沒有找到位置,心里有些不安、恐慌、緊張、孤獨”等等,主持人再去采訪找到位置的家長談感受,他們大多數回答:“很安全、很踏實”。通過這樣的游戲,家長感受到,要及時幫助孩子調節不良情緒,讓他們學會適應新環境。
參考文獻:
[1]《牽手兩代--親子課程》小學⑤主編孔屏金琰北京教育出版社201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