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加靜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對初中階段的各項教學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充分強調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針對于初中地理教學工作來說,同樣如此,翻轉課堂下能夠勾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知識的欲望,讓學生以主動學習的心態參與課堂活動,構建高效的生本課堂不僅能夠幫助教師教學任務和目標的達成,還能讓整個教學氛圍更加豐富活躍,不再是一味的灌輸性學習。生本課堂讓教師成為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更有利于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展。
【關鍵詞】初中地理? ?高效教學? ?生本課堂
素質教育開展過程中,初中階段的教師需要積極地開展各個學科的教學改革工作,地理學科是初中階段的基礎學習科目,在學科學習中所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復雜和廣泛,會更多的要求學生的綜合能力,并不是簡單地死記硬背就可以的,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就會出現很多學生學習困難,影響了學習的效率。所以,就初中階段的地理教學工作開展而言,需要構建起高效的生本課堂,通過和實際生活的聯系和舉例,讓學生能夠更高效的掌握和理解知識點,有助于初中地理的教學改革工作推進。
一、生本課堂教學實踐的意義
生本課堂是教學改革背景下開展的實踐改革,是一種較為新穎的課堂教學方式。在生本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角色,再結合初中生的素質培養目標讓整個新的課程體系結構搭建好,充分的應用到課堂實踐當中。在課堂上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傳統教學中教師為主體的方式進行突破,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教師適當的組織和引導學生。
同時,生本課堂會側重于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主動探索地理知識和學習點,在主動的思考和探索中找到答案,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地同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和交流空間的同時針對學生的困惑給出幫助和引導,進而能夠更好的掌握課程教學的進度,保證學習質量和效率、學生能力培養同步開展。
二、初中地理教學中構建高效生本課堂
(一)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豐富生本課堂
生本課堂構建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掌握學生學習能力、知識基礎和性格特點等方面的情況,同時要將教學的內容通過問題的方式展現給學生,借助這些帶有思考性的問題去啟發學生,層層遞進的引導學生掌握課程重點,幫助教學工作更好的開展,也能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去,投入到學習狀態的同時增強學生的探索能力,打造高效的地理課堂。
比如說在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上冊《世界的氣候》這一課程的講解中,教師需要在課程之前做好相關的分析工作,因為初中階段的學生求知欲和好奇心都比較強,并且活潑好動,掌握這些特點之后,教師可以采用生動形象的教學形式。這個階段的學生對于氣溫有些了解,并且已經具備相應的基礎知識,教師在講授課程時可以多利用多媒體的信息技術,通過圖片、視頻的方式向學生展示不同的氣候條件情況,比如說我國南北方四季的地理環境上就有很大的差別,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對比展示,再聯系到氣候的講解中,讓學生更容易的理解同一時間不同地區有不同氣候的現象。
(二)聯系生活化現象,讓學生更好的理解
初中階段的地理學習和生活之間有著很密切的關系,生活當中也存在著很多地理現象,教師在構建高效生本課堂的時候就需要把地理的教學和實際生活之間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不斷的延伸和擴展地理教學內容,讓地理的教學內容更加生動豐富,同時也能啟發學生去發現身邊的地理現象,獲取更豐富的地理知識更全面的掌握。同生活相關的地理現象是能夠讓學生真實感受到的。加上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維發展的關鍵時期,對于抽象的地理知識不能很好的掌握,和生活元素的結合能夠便于學生的理解,也讓整個地理課堂更加生活化,使得原本抽象的知識更加具體化,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
比如說在“地球自轉”課程的講解時,教師就可以融入一些生活中的常見現象,比如說,早上同學們上學的時候都是迎著太陽的,而晚上睡覺的時候太陽都是從西方落下的,那為什么每天太陽是從東方升起的呢?為什么白天和夜晚會出現交替的現象呢?為什么一天有24小時?生活中素材的導入能夠讓學生真切的聯系到自己的感受,并且能夠展開生動的分析和討論,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隨處可見地理現象。教師還可以播放相應的科教視頻,讓學生產生求知的欲望,更加積極的參與到地理知識的學習和探索中,積極主動的去探索和發現,自主思考學習。生本教學方式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地球自轉,同樣也能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設置教學情境,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在初中階段的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地理知識,相當于接觸全新的事物,加上地理學科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特殊性,給學生帶來了一定的學習難度,所以教師采用生本課堂創設學習情境就必不可少。比如說在講解黃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形式向學生展示關于黃土高原的真實地貌,比如:農業生產、自然風景、人文情況等等,讓學生通過認真的觀察和思考總結黃土高原的自然特征,再以小組的方式分析討論。教師需要提出一些問題,比如為何高土高原地區的水土流失問題嚴重?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出隱藏的信息,提升教學效率。
結論
在初中階段的地理教學工作中,開展高效的生本課堂構建必不可少,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一種有效途徑,能夠讓處于思維能力形成重要階段的學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識,養成積極探索、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地理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采用豐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抽象的地理知識點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幫助學生學習能力獲得提升。
【參考文獻】
[1]徐沈金.構建初中地理高效生本課堂的途徑探討[J].基礎教育研究,2019(24):30+32.
[2]原浩君.初中地理教學如何構建高效生本課堂[J].中國農村教育,2019(3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