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曉冰
【摘要】教育體制的不斷更新進步,對于初中德育教學的要求也逐漸增強,班主任也需要利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從而達到能夠有效提升和加強學生文化品質和個人素養。實踐經驗證明,在德育工作中合理運用心理學,能夠優化德育教學工作的質量。同時跟隨時代發展學生的思維觀念也不斷革新,現代學生與以往相比思維觀念變化極大,除了思考更靈活之外,個人意識也更加強烈所以傳統的德育教學模式已經不符合現代化的教育心理需求,因此,初中生德育培養的難題亟待解決。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 ?德育工作? ?心理學
初中生心智發展仍然不夠完善,但是初中階段是學生三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家長和教師的引導對其性格品質發展有重要影響。尤其是對于班主任來說,想要學生身心健康,綜合素質得到全面培養,班主任就要更加努力,挖掘方法,有完善的教學計劃,不斷融入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合理運用的心理學知識,重視開創性的德育教學工作策略,不斷探索和發掘,不斷嘗試和優化,以致總結出符合教學現狀的德育教學方法,并合理運用,讓其在實際教育工作中發揮作用。本文就一些經驗來總結對于初中生德育工作里心理學的應用分析。
一、初中德育教育所存在的問題
1.外界干擾,影響學生道德觀念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道德和法律完全不同,它是一種社會現象,不會通過特定的強制性要求來規范個人行為。隨社會發展,道德準則會受到大眾的評判,從而引發個體內心的情感反響。對于初中生德育工作來說,教師能夠發現在初中階段的學生的道德觀念還不夠健全,學生個人對于道德觀念的要求還不能完全理解,很難明確輿論的正確指向。同時,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不斷發展,學生心理變化也逐漸被影響,因為接觸的價值觀和事物過于繁雜導致學生對于正確模板的選擇無從下手,從而對學生道德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很容易造成學生道德觀念水平的降低。
2.成長環境不同,學生品質有別
每個人的品德養成,都會受到各方面的干預,成長環境以及接觸的人事物,共同影響著個人德育觀念的形成,所以這就說明了沒有哪兩個人的道德觀念完全一致,我們也允許差異的存在,但前提是學生的品德發展方向是正確合理的。教師對學生的德育培養就成了發展的重點,而教師想要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必須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依據其設置合理的教育策略,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但實際情況是,班主任憑一己之力很難全面兼顧到每一個學生,對于教育工作找不到入手點,最終導致德育培養工作的質量低下。所以如何排清外界干擾,讓接觸點引導學生走向正確道路,給孩子們健康成長一個確實保障,是每一個初中班主任面臨的關鍵性問題。
二、心理學在德育工作中的應用
1.學會因材施教,推動學生發展
如何根據學生發展特點,研究心理想象和個人行為,融合科學的心理學知識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品德培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是初中班主任要抓住的重要教育策略。工作關鍵在于學生心智發展狀態完全不同,每個人的思維模式和心理變化有很大差別,所以教師要抓住學生特點,區別對待,因材施教才能有效進行德育工作。從學生的想法里尋找他們的內心情感體驗,深入了解他們的品質道德觀念,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主動的發表自我,展示個人思考結果,教師在傾聽中從他們的真實感悟中挖掘他們對于社會的認知和價值觀念。對于學生情況有一定的掌握之后,有針對性的實施德育策略,以求達到全面塑造道德品質健康發展的學生形象。同時,學會和學生互動,讓他們對教師個人的工作做出評價,教師也可以從反饋中找到仍然存在的問題,對其進行優化提升,師生在這樣不斷的交流和互動中共同進步。
2.放大優點,糾正錯誤
初中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的階段,在此時抓住他們的優點進行放大,可以加強他們本身特長的發展,同時對于其不足進行正確的的引導,逐步把它規范到正確規范中去,從而完善個人素質。此時的教師要拿出客觀的心態對看待學生的情況,不過度重視優等生,更不能對后進生選擇性的放棄,拒絕貼標簽這種不合規的錯誤行為。注重長善救失原則的運用,首先對學生的優缺點進行掌握,發現他們的正負方向發展,盡力給予其均衡,進一步深化學生道德認知和品質感悟觀念,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運用積極心理學的特定要求,發展學生正面積極的心態和良好品德,抓住初中階段學生自律精神的培養。在實際的教學進程中,可以通過設置合理的獎懲機制來鼓舞學生,在學生正確的道德認知行為發生時,給予一定的獎勵,通過不斷的重復合理道德行為肯定,逐漸養成學生的自律精神和優秀品德。
3.建立學習氛圍,樹立榜樣參照
注重教學環境的建設,營造積極正能量的班級氛圍,通過環境的影響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同時加強教師個人品質的提升,憑借自我正確優良道德行為給學生樹立效仿模板,教師的言傳身教讓學生在正確榜樣的引領下,一步步樹立自己優良的道德觀念。有效利用教師個人權威意識,規范日常生活中個人的行為舉止,堅守教師道德,在無形中影響學生。還可以通過班級秩序的制定來規范學生行為,讓同學們在成長學習過程中互相督促,互相鼓勵共同進步,以致達到良好班風建設。
三、結語
班主任在德育教育過程中,需要以理服人,以情動人。既定的必要規范性道德行為要求要嚴格遵守,利用確實有利的論證來說明問題。需要情感共鳴時,緩和個人情緒感染學生,不斷走近學生的內心,感受他們的情感世界,從而在交流中打動學生。健康和諧的班級風氣建設是重點,教師在自身的示范引導中逐漸培養學生道德品質形成。
【參考文獻】
[1]寧敏.淺談初中班主任德育教學的有效策略[J]. 讀與寫,2019(19)
[2]孔歡.初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地開展班級德育工作[J]. 新課程中學,2018(8)
[3]梁水愛.淺談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J]. 魅力中國,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