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忠玉 楊偉芳
[摘 要] 新時代全國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召開后,教育部明確提出“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在此背景下,建設高等數學線下“金課”成為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方向。本文分析了高等數學線下教學現狀,闡述了高等數學線下“金課”建設的標準,從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提出了高等數學線下“金課”建設方法。
[關鍵詞] 應用型本科;高等數學;線下“金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0) 08-0100-02
2018年6月,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在成都召開,陳寶生部長強調,要對大學生合理“增負”,提升學業挑戰度,合理增加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擴大課程可選擇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真正把“水課”變成有深度、有難度、有挑戰度的“金課”。
2018年8月,教育部印發《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淘汰“水課”,打造“金課”,這是教育部文件中首次正式出現“金課”。
從那時起,為貫徹全國本科教育會議及相關文件精神,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各地高校積極響應,召開建設“金課”宣講會,動員教師參與建設“金課”,圍繞“金課”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水課”“金課”一時成為社會上的熱詞。于是,“消滅水課,建設金課”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高校課程建設的重點,一些高校已經制定了“金課”建設的實施方案,也開始了對“金課”建設的研究和探討[1-6]。長期以來,高等數學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7-9],但仍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金課”理念提出以后,搭乘建設“金課”的東風,高等數學教學改革又迎來新的機遇,為突破高等數學線下教學瓶頸,需要對高等數學線下“金課”建設進行研究,這方面的成果還很少[10]。本文基于信息技術條件,探討高等數學線下“金課”建設,從高等數學線下教學現狀、高等數學線下“金課”建設標準、高等數學線下“金課”建設方法等幾個方面進行研究。
一 高等數學線下教學現狀
高等數學線下教學,也就是課堂教學,是高等數學教學的主陣地、主戰場。經過多年教學改革,高等數學線下教學在許多方面都有了明顯進步,但高等數學線下教學效果、學習效果始終不盡人意,付出的努力與達到的效果相差甚遠,與新時代“金課”建設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在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
1教學思想問題
高等數學是高校本科生的公共基礎課,是后續許多課程的基礎,是十分重要的必修課程,但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學生不愛學,教師疲于應付,在學校教學中日漸邊緣化。而且,由于教學任務重,高等數學線下教學時間幾乎全部用于講授高等數學知識,忽視了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導致現在大學生出現了不少思想問題,落實立德樹人的意識不夠,沒有做到課程思政。
2教學內容問題
近年,一些新高等數學教材不斷出現,包裝華麗,版式新穎,與原有教材相比,除了增刪了部分內容,其余部分和老教材幾乎一樣,同質化嚴重,還是新瓶裝舊酒,低階內容居多,配套的網絡資源也很少用。而且教材編寫理念落后,沒有根據學生的專業學習需求來設計教材,沒有體現跨學科之間的聯系,特色不鮮明,理論與實踐脫節,缺乏先進性和應用性,不適應新時代人才培養要求。
3教學方法問題
現今高等數學線下教學,教學工具仍以粉筆加黑板為主,教學手段基本為教師講授,教學方式單一,沒有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教學效率低,課堂信息容量小。高等數學線下教學,大多還是一言堂、灌輸知識的課堂,缺少互動、討論,課堂枯燥無味,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是低階層次的教學,教學含金量低,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全面發展。
4教學評價問題
目前的高等數學線下教學評價,主要是通過平時表現、督學聽課、考試成績等,評價方法簡單粗糙。評價主體還是教師,主要評價教的怎么樣,對于學生學得怎么樣關注的不多,仍然是以“教為中心”。評價角度注重教學結果,雖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教學中的問題,但缺少其他教學環節的評價,師德師風也沒有考慮在內,不夠客觀、全面、真實。
二 高等數學線下“金課”建設標準
什么是“金課”?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吳巖司長提出了“兩性一度”的金課標準,即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因此,如何理解“兩性一度”就成為建設高等數學線下“金課”的關鍵,而不同的學科、不同的課程有不同的特點,“金課”的標準不能一刀切,就高等數學這門重要的公共基礎課而言,線下“金課”至少有下面幾條標準。
高等數學線下“金課”要落實立德樹人,有良好師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將高等數學知識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發揮價值塑造作用,體現新時代人才培養要求,把課程思政有效落實在教學、學習全過程。
高等數學線下“金課”要與專業課程、社會需求和人才培養目標對接。要有交叉學科的內容,注重創新思維和高階能力的訓練,教學目標要有挑戰性,將科研、教研最新成果運用到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高等數學線下“金課”要應用信息化教學工具,創新教學模式。實施案例式、研討式、合作式、項目式教學,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體現“以學為中心”的理念,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高等數學線下“金課”是開放的、互動的、學習效果好的課堂。注重過程考核和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的評價。課程考核方式合理,要有一定量的非標準答案的題目。注重過程、多元化、多角度評價,評價目標能達到預期,成績分布理想。
三 高等數學線下“金課”建設方法
1 教學思想方面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建設高等數學線下“金課”,必須要轉變教育教學理念。首先,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更新高等教育理念,重視本科教學質量,提高人才培養能力。其次,要用好課程思政這一招,開展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強化立德樹人意識,做到“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培養學生高等數學素養,提高學生的思想品質,實現知識、能力、素質的融合。再次,“金課”建設不是閉門造車,在辦公室里是建不成“金課”的,應該走出去,與社會、企業、市場建立溝通渠道,了解前沿,學習新理念。
2 教學內容方面
建設高等數學線下“金課”,不是推翻以前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成果,而是在原有基礎上的繼承和提高,不能否定以前課程建設的成績,這點一定要清楚。根據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應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有難度的內容,通過學生的努力克服困難,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根據學生專業學習、職業需求來設計教學內容,加入實例和數學實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強調先進性、實用性,注重模塊化教學,緊扣社會發展變化和人才培養新要求。
3教學方法方面
把傳統的“黑板+粉筆”課堂的優勢與多媒體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如定理證明、公式推導、例題演算等用傳統教學,便于學生跟上思路,易于理解;而圖形、聲音、視頻等切換到多媒體教學,比較形象直觀,不同的教學內容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才能獲得較好的效果。推動高等數學線下課堂革命,構建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多組織團隊學習,教師提供指導,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能動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討論,碰撞思想火花,把沉默的灌輸課堂轉變為交流互動的辯論課堂。
4 考核評價方面
高等數學線下“金課”考核評價要創新方式、方法。一要注重學習過程評價,引導學生重視課堂,比如平時出勤、回答問題、做作業情況、期中期末測試等學習環節,不僅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也要注重學生差異化,挖掘學生各方面潛能,全程跟蹤;二要評價主體多元化,可以自評、學生評價教師、教師之間互評等,反饋總結,促進教與學的良性循環;三要把師德師風作為教學評價的重要因素,制定師德考核標準,教書育人兩手都要抓。四要制定建設“金課”的相關制度,改變重科研輕教研的傾向,在“金課”建設上取得成績的教師要給予一定獎勵,為“金課”建設提供保障,激勵教師的積極性。
四 結語
建設高等數學線下“金課”,是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必然要求。我們要以新時代全國本科教育會議精神和新時代高教40條為指導,充分認識建設高等數學線下“金課”的重要性。
當然,高等數學線下“金課”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不是輕輕松松,喊喊口號就能建成的,需要學生、教師、教育管理部門投入精力,付出時間和心血,是一場持久戰。我們要以建設一流本科教育為契機,克服心浮氣躁、急功近利的功利主義傾向,堅持不懈,持續推進高等數學線下“金課”建設,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志義.“水課”與“金課”之我見[J].中國大學教學,2018(12):24-29.
[2]胡鳳珠.推進“四個回歸” 打造讓學生滿意的“金課”[J].山東教育(高教), 2019(6):27-28.
[3]崔佳,宋耀武.“金課”的教學設計原則探究[J].中國高等教育, 2019(5):46-48.
[4]蔡映輝.評估與“金課”建設[J].中國大學教學, 2019(5):49-54.
[5]許小姣.高校本科教育“淘汰‘水課、打造‘金課”芻議[J].文教資料, 2019(7):198-199.
[6]呂亞男.論如何打造線下“金課”[J].時代教育, 2019(18):47-49.
[7]白忠玉.大數據對應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數學教學轉型的影響[J].高師理科學刊, 2018(10):58-60.
[8]余荷香.高等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化技術的實踐價值研究[J].教師, 2018(12):76-77.
[9]譚元元,黃玲花.傳統課堂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的比較研究[J]. 廣西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 33(2):119-122.
[10]劉偉.激發學習興趣和潛能 打造數學建?!敖鹫n”[J].山東教育(高教), 2019(6):33-34.
(責任編輯: 張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