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社會在不斷進步和發展中,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也在不斷的完善,展現出我國的綜合國力在不斷的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養老保險統計不僅可以從中了解相關信息,還能為以后提供更好的政策。目前的養老保險統計工作存在很多不足之處,統計方式單一,沒有科學的統計分析,相應的統計指標體系不夠完善,統計信息管理方式較為落后等等問題,本文主要對養老保險統計工作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統計工作改善措施,提高統計工作的整體水平以及為居民養老保險政策提出科學數據,期望達到為當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政策的制定提供正確依據的目的。
關鍵詞:統計工作;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統計工作作為一項基礎工作,也是實行科學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對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進行科學的分析信息。統計工作作為認識社會經濟現象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對制定養老保險政策和計劃提供理論依據,并且能監督整個養老保險活動。但目前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由于不能適應經濟的快速發展,所以還存在著許多問題有待解決,因此,還需要在實施過程中對其進行不斷的完善。
一、進行養老保險統計工作的必要性
養老保險制度作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在社會保險中的最重要險種之一,目的就是為了讓居民在老年階段能夠有效的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為生活提供最基本的保障。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目前國家十二五規劃的重要內容,為了盡快使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能夠全面覆蓋,那么對養老保險的實施情況進行數據統計調查、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為社會勞動保障局提供詳細的統計信息,也為國家相關政策提供了可靠的理論數據,也能反映出養老保險的計劃實施情況,促進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從起點到最后的完善提供了詳細數據理論。社會保險統計主要采用統計學相關理論知識,根據國家的法律和法規,在社會保險上進行相關數據的統計,可以詳細確認到社會保險的各種變化,并及時采取措施加以完善。
二、目前統計工作在養老保險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一)現有的統計體制難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一方面,目前居民養老保險統計工作只是在內部收集相關信息,根據報表上的數據進行統計,單一式的統計報表方式,統計就是把居民養老保險數據整理成報表方式,向上級進行匯報,養老保險統計與業務統計和財務統計是分開的,大部分領導認為養老保險統計價值偏低,導致了不重視養老保險統計工作現象,出現統計工作人員缺少、不穩定,甚至是沒有專業的知識,對統計數據進行隨意調整,使統計信息質量下降,出現不可完全參考的現象。另一方面,由于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企業的所有制形式越來越多樣化,不再是以前的集體制和國有制,企業的不斷發展導致了在養老保險中的統計工作難以實施,基本單位的概念不清,公司內部人員職責多樣,很容易造成錯報、漏報等錯誤的出現。
(二)養老保險統計指標體系不完善。現在的養老保險統計工作只使用統計報表進行相關的數據匯總,統計分析時也只是將數據轉化為文字的方式進行描述。反映居民養老保險覆蓋率以及養老保險統計工作指標的參保率的統計十分困難,沒有將統計數據進行有效的擴展,更沒有與其他保險進行有效的對比,以及以后的發展進行分析。最終的統計數據很容易出現漏查、錯查,統計報表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目前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要求了,更不能提供有效的參考信息,也不能滿足養老保險政策完善信息需求。
(三)養老保險統計信息資源管理落后。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當今社會已經全面普及資源信息化,統計信息管理方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我國對居民養老保險統計工作信息資源管理方式還處于傳統的認知方式上,在統計報表上填寫信息,將填錯的信息隨意改寫,使用這樣的信息管理使工作效率下降,導致信息資源的可利用率低。相對于其他行業內的統計信息管理中的報表、圖表的相關性分析,甚至是還有預測分析來說,這種管理方式大大落后于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
三、針對養老保險中統計工作的完善措施
(一)對統計管理進行信息化建設協調統計體制。首先要建立居民養老保險統計信息管理系統,加強統計信息現代化建設,并定期進行相應的維護和升級,使居民養老保險統計信息管理系統更加健全,使統計工作的效率提升,統計信息可利用率提高,同時還保證了統計信息具有時效性、針對性和信息的完整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統計工作的人力和物力,節約了統計成本。相應的信息統計采集方式也隨之而改變,將報表變為更加簡單、直觀、詳細,便于審查和調閱。其次針對當前大多數的企業而言,必須要理順現行的統計體制,主要有兩種措施,一是要理清統計關系,把資產的歸屬和對公司的實際控制力作為依據,以此作為理清統計關系的原則,然后在各個公司的出資協議的基礎上,明確各出資人的范圍和責任,再進行統計工作。二是要嚴格界定統計工作的基本單位,然后在此基礎上開展統計工作。
(二)堅持原則,樹立正確的統計觀。要想在統計工作中取得成效,必須嚴格按照以下原則進行,一是要按照辯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觀察問題,根據事物的之間的相互聯系對問題進行觀察;二是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原則,真實、準確是進行統計工作的基礎,也是確保順利的必要條件,要按照客觀實際,不能全憑想象力進行統計工作;三是堅持全局觀和事物變化相統一的原則,在掌握相關相關養老保險政策法規的前提下,做好統計工作的重要任務,并且一一貫徹實施到位。
(三)完善統計指標的各項體系。在養老保險制度中的統計工作開展中,要做到充分落實科學發展觀,統計指標的各項體系要嚴格遵循目的性、合理性、統一性和實踐性的四項原則。更好的進行提供資料、檢查監督、決策支持、管理服務等工作,要明確每項統計指標的定義和分類,并且要創建統一的指標代碼和計量單位等信息。為適應我國居民養老保險的實際需要,為決策的更新提供更加全面和及時的資源,在現有的常用指標上增加保險費用的主要來源及具體的使用情況等指標,能充分反映參保人的參保能力和參保意向的各繳費檔次的參保人數指標,反映基金收支率的居民養老保險金實征率和實支率,監測居民養老保險實施效果的財政負擔系數和替代率等,這些指標有助于加強保險工作的管理,可以預估大概率會出現的情況,還有助于了解養老保險情況,分析保險中存在的問題。
(四)及時發布養老保險統計信息,實現信息共享。養老保險數據的統計是需要進行科學的分析,充分利用相關信息,使統計信息更加完整,并做到進行及時發布,履行為有關單位提供數據的責任,此時需要確保統計詳細相對完整和準確。居民養老保險統計信息共享,必須按照規定進行審核,得到領導人的批準后及時向外界共享信息,向外界展示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統計數據的一致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使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更加完善,我們必須認清目前居民養老保險統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高度重視居民養老保險統計工作,完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統計相關指標體系,還要盡快加強統計信息管理現代化建設,提供統計工作效率,促進養老保險制度統計工作的發展,最終達到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目的,統計工作為國家的各項政策提供了可靠的數據來源,促進了社會保障制度的健全發展,為居民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不斷提高了我國的綜合國力。
參考文獻
[1] 年麗萍.淺談養老保險統計工作對改革的意義[J].現代經濟信息,2019,000(012):135.
[2] 王子琦.關于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創新的思考與探討[J].財會學習,2019,000(001):118-119.
[3] 侯艷鋒.對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分析[J].現代商業,2019,000(012):81-82.
作者簡介:劉碧(1968.07-),女,四川鹽源,漢族,本科,高級統計師,鹽源縣機關事業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中心,研究方向:社會養老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