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成材
摘要:高中階段的教學是學生關鍵的教學環節,在實際的教學中,如何能夠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進行學習,快速達到高質量的教學要求,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化學作為一門必備的教學科目,在實際的教學中具有較高的教學意義,教師需要設計有效的教學計劃,激發學生的潛能,提升化學教學的趣味性,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關鍵詞:高中化學;新課程;高效課堂
化學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目,活躍的化學反應是人們追逐探究的內容,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應該從化學趣味性導入教學,讓學生對未知知識產生學習的興趣,同時注重激發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化學思想,引導學生走進化學世界進行探究。新課程背景下,教育部對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提出了一些教學目標,希望教師可以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開展化學教學,讓學生主動學習、認真思考,全面掌握化學知識,達到教育部要求的教學成果。作為一名化學教師,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一些高中化學教學策略,并進行論述。
一、借助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合理掌握化學知識
思維導圖是目前教學中的方式之一,能夠在實際教學中讓學生清晰掌握整體的化學知識,形成一個體系結構和知識脈絡,便于學生進行總結和復習。高中階段的化學知識零散,學生缺少自主學習與總結的能力,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與化學教學相結合,讓學生逐漸熟悉化學總結,掌握總結技巧,在思維導圖中有效進行化學學習。
例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1(必修)》(以下統稱“教材”)中的“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教學,涉及了鈉、鋁、鐵、銅等金屬及其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質和相關的化學反應,這些零碎的知識學生記憶和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其中的相似性和不同點容易讓學生出現知識混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清晰的知識展現中看到這些元素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便于掌握和記憶,可以從整體出發學習化學,全面掌握化學知識。
在思維導圖中,教師可以進行全面和局部兩種教學方式,可以引入相關的化學反應原理和方程式,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提升教學效率。
二、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拓展學生的知識
多媒體教學設備目前已經普及到課堂教學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知識。互聯網中有許多化學小視頻、化學相關知識等,教師借助網絡的力量來拓展學生的知識,讓學生自然而然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和思考,在視頻中提高對化學學習的興趣,逐漸提升高中化學的教學質量,帶動學生學習的激情。
例如,在教學教材中的“硫和氮的氧化物”時,由于硫和氮在實驗中具有一定的危險,因此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化學實驗小視頻,以視頻教學代替實驗,讓學生在觀察中進行學習與思考,學習到硫和氮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并在實驗視頻中了解其廣泛的應用性。
視頻教學不僅能夠豐富高中課堂,緩解課堂帶來的壓抑性,營造一個具有生機和趣味的化學環境,還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吸收相關知識,提高自身能力。
三、借助實驗進行教學,拓展學生實踐能力
化學科目具有活躍與抽象的特性,具有生命力,教師在進行實際科目的教學時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僅僅依靠實際的課堂教學,而是將學生帶入到實際的實驗環境中,讓學生在實踐中接觸化學,觀察化學反應的變化,逐漸體會化學的神奇與學習的樂趣,便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實踐能夠代替死記硬背的化學知識,自然而然讓學生熟悉化學科目。
例如,在教學教材中的“從實驗學化學”時,教師不能僅僅針對課本內的教學知識展開教學,而應該帶領學生進入到實驗室,親眼進行實驗用具的觀察和學習。在這一章節中涉及到了化學實驗的基本方法和化學實驗中的計量,教師可以針對教學內容,先介紹實驗用具的使用方式,再逐漸融入實驗計量相關內容,讓學生跟隨教師一起進行實驗和學習,明白每一步驟存在的意義,逐漸豐富自己的認知。
這種實踐的方式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加深知識的記憶,動手實踐的效果遠遠高于死記硬背,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主動探究能力。
四、結束語
總體而言,高中化學教育是學生重點學習的內容,在實際的教學培養中,教師需要具備多樣性的教學思維,以學生的性格為出發點進行教學設計,讓學生能夠潛移默化地融入化學環境進行學習與成長。思維導圖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清晰的知識脈絡,便于學生全面掌握化學知識。多媒體能夠廣泛展示化學知識,讓學生提升學生興趣,緩解教學壓力,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動手實踐是化學的基本能力,在實驗的教學中能夠提升學生的化學綜合能力,在探究中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
參考文獻:
[1]閆亞萍.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模式創新與實踐[J].中國高新區,2018(13).
[2]徐瑞.淺析數字化實驗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