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目前我國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過程當中,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亟需進一步的改善和創新。因此,各高職院校需要不斷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以此來進一步提升和優化教育教學質量。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不斷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實踐路徑,從而切實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關鍵詞:新形勢;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師隊伍建設
進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逐步優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目前已經成為高職院校的重要任務之一。我國高職院校在基礎理論實踐課程開設過程當中,要對大學生價值觀念進行積極有效的培養和引導,進而促使高職院校不斷為社會輸送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因此,要切實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質量和效率,必須提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專業素養,不斷改善其教學模式。
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現狀
目前,各高職院校在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的建設方面,已初步取得成效,但在具體的落實過程當中仍然存在較多問題:
管理機制缺乏,師資配置失衡。當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管理機制出現問題,教師的配置比例處于失衡狀態,教師比例失衡、人員配備不足,進一步導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當中只能做到簡單的傳授和講解,并不能準確的了解和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無法做到因材施教。
自我革新意識較差,知識庫更新較慢。目前信息網絡的快速發展過程中,各類媒介的發展為思想政治課程的教育方式提供了更加便捷和豐富的途徑,學生對信息的分辨能力和理解能力有著一定的欠缺,而教師未能緊跟網絡發展,及時正確引導學生。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學工作展開中會呈現一定的難度,使得教育效果不夠明顯。在當前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有著一定的科研難度和文本難度,教學水平難以得到有效發揮,從而造成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對教學任務無法做到切實有效的規劃和深入。在我國經濟體制的發展之下,高職院校中部分工作人員的思想還未做到有效的轉換,依然有人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帶有一定的偏見,這使得在實際教學中無法發揮具體問題的具體分析,不利于教師隊伍的優良建設和發展[1]。
過度看重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教學。高職院校往往對理論教學投入精力較多,而對實踐教學的投入資金十分有限,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中各方面會受到相應的限制,導致具體的實踐教學活動沒有相應的基礎條件來完成,進而使得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同社會實際無法相互結合,學生也無法做到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并且在這種硬件設備不夠完整的形式之下,學校難以開設具有針對性的課堂,而只能選擇開設公開課的大課形式,這種模式會減弱學生接受課程內容的有效性,使得教師的教學同學生的學習無法做到有效的互動 [2]。
教學方法陳舊,學生缺乏興趣。學校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關注度不夠,因此,教師在完善教學工作任務期間常常按以往的教學方法授課,因循守舊,與學生生活關聯性較差,導致學生缺乏興趣,課堂氛圍低沉。最終,導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學工作當中難以充分發揮教育的主觀能動性,并且逐步喪失積極創新的意識和銳意進取的精神,進而再次影響教學質量,循環反復。這種惡性循環的存在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展開積極有效的科研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培養高素質大學生的進程和發展。
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具體對策
1.健全管理機制,營造良好氛圍
高職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過程中,應當利用一定的保障機制來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的有效建設,補充教師力量,實現合理師資配置失衡。積極營造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濃厚氛圍,使整體的教師隊伍能夠具備勇于創新、銳意進取、無私奉獻的綜合素養,從而實現高職院校不斷為社會培養、輸送優良人才的目標。高職院校要努力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溫馨的教育、工作、生活環境,讓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能夠在一個良好的氛圍中進行具體工作的開展和探究,促使高校切實保障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利益,不斷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自我發展和教學成長。除此之外,高職院校仍需從基礎制度著手,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個人工作能力和特點出發,實現有效改革,不斷通過學習、探討、交流等活動的展開,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能夠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然后教師隊伍能夠在相互借鑒經驗的過程中不斷優化和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學理念,實現具有目標的課程規劃和安排[3]。
2.加強業務學習,提升綜合素養
思政理論教學要求教師要進行一定的理論學習和科學探索,充分利用各種先進網絡平臺技術不斷提高自身專業學習能力來持續更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本身的知識框架構建。在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中其所涉及的內容較為廣泛,這就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其具有良好的知識背景以及理論素質,而且要具備全方位的知識體系,這樣才能夠在具體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講授過程當中實現對學生的有效啟迪和指導,促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之下挖掘出更多的自我價值和潛在能力。豐富的知識不僅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不斷加強對本專業的學習,而且需要其對歷史學、文學、社會學等各類學科進行學習和研究,從而為學生的學習提供高質量、高水平的基礎支撐和建設支持。
3.扎實理論知識,強化教學實踐
要想切實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需要教師在扎實教學基本功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實踐教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針對課本內容進行深入研究,以此來獲得更多的專業知識,再結合實際,使得高職院校在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能夠將理論知識與生活案例相結合,使學生根據日常生活經驗更加深入直觀的理解理論知識,促使優化其自身的思想政治意識。這也需要教師在教育教學展開中嚴格督促學生參與思想政治課堂,將課堂出勤率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項重要指標,另外,在引入新課時,也要注重形式和方法的多樣化,促使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來獲取思想政治理論知識。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做到全面理解、融會貫通,通過對教學中難點的詳細理解、重點解讀,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效梳理,幫助學生進行有效分析。另一方面,在詳細的講解過程中,促使學生針對課堂內容“敢于質疑”“敢于提問”,通過這種反問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轉換,進而使得課本知識做到有效內化。此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為學生搭建學習平臺的過程中,也要注重對課外知識的延伸和延展,促使學生能夠認真探索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實踐的聯系,促使學生知行合一。
4.創新教學方法,建設高水平隊伍
在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中要實現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和“實踐性”,這就需要教師通過設置社會實踐環節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本知識,同時也要通過聯系實際不斷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通過不斷創新教學模式來適應和時代發展和變化的需求,促使學生能夠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模式加深,不斷強化自我意識,內化自身修養,外化自覺行動。打破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教學能夠實現多樣化、豐富化的教學結構,培養和探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新模式是不斷優化教師隊伍建設的基本要求,教師在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同時也要注重把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只有立足學生、結合學生實際,重點把握和學生交流的過程,使得教師能夠發揮主導性的積極作用,來提高學生參與實踐獲得自我思想政治意識提高的重要目標[4]。才能進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教學質量、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作用。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各大高職院校都亟需不斷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通過教師隊伍的優化發展和完善,不斷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其不斷自我完善和發展,最終達到有效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發展水平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學利,夏依丁·亞森.全國高職高專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師資隊伍建設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高峰論壇綜述[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12).
[2]何平月,范燁.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8,v.24;No.136(02):100-103.
[3]楊子強,單文鵬.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基本問題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239(11):114-118.
[4]駱郁廷.改革開放40年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歷史發展[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238(10):18-26.
作者簡介:
張志(1985-),女,漢,河南鄭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