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對中小學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學中教師應該更加關注學生能力培養,并借助先進的教學技術,豐富和完善中小學體育教學內容與形式,在這樣的背景下,強化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能力,促進中小體育教師隊伍不斷壯大、提升其教育教學水平,已經成為當前中小學體育教師培訓中不能忽視的一部分。文章就針對新課程背景下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能力培訓的相關策略進行具體分析。
關鍵詞: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能力;培訓
一、?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中小學體育從教學理念到教學方法,都需要進行創新和改革,教學中教師要凸顯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并科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核心素養,滲透體育精神,以此奠定中小學生的體育基礎。這就對中小學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學體育教師不僅要具備專業的教育理論素養,還需要具備強大的實踐能力,因此,強化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能力培訓既是時代的要求更是迫切需要著手進行的任務,由此而顯得更加必要。
二、?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能力培訓的必要性
(一)培訓可以有效提高體育教師整體素質
現在國家越來越重視體育了,體育學科課程在各學段的比重也增加了不少,越來越多的年輕教師加入體育教師的隊伍中來,為了能夠讓這些年輕的老師快速地成長起來,新師的培訓也就擺到了首要位置,因為通過培訓能夠使年輕老師把掌握的理論知識轉變成實踐經驗,這就要求培訓部門首先要幫助年輕教師理清思路,明確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和重點,使他們了解體育課程的教法與學法,如何更好地把所學的知識運用與實踐,并能夠快速適應改革變化的節奏,幫助他們從幼稚走向成熟,更好地服務于教學,讓自己在快樂中教學,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與鍛煉,達到終身體育目的。
(二)培訓能確保中小學體育教師與時俱進
先進的教學技術、教育理念可以通過培訓平臺傳遞給體育教師,從目前體育教師教學的情況來看,尤其是青年體育教師,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比如:教師專業能力參差不齊,理論脫離實際,在教學中時常忽視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等,在教學中先進的教學技術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和實效,從而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低下,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等,而只有通過教師培訓才能夠保障體育教師隊伍與時俱進,培訓要根據實際情況轉變教師“重理論、輕實踐”的觀念,并從多角度入手,強化教師專業素質,不斷更新與完善教師的知識體系,鼓勵教師多多參與培訓實踐,多參加各級各類的競賽,拓展教師專業。可以采用開設短期培訓班、網上授課等方式,強化教學理論與實踐的整合。借助先進的信息化教學技術,整合各方培訓教育資源,強化青年教師對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信息化教學技術等培養,使其更直觀更完美地呈現運動技術與技能,讓學生更容易掌握。強化教師遠程教育能力,通過組織開展網絡教育培訓活動邀請知名專家、學者為體育教師講授教學實踐經驗,促進體育教師的理論知識和技術技能專業知識的培養。
(三)培訓能夠促進體育教師更好地全面發展
中小學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依賴于高素質的體育教師隊伍,而培訓能夠全面提升體育教師綜合素養,包括職業道德素養、專業教育技能等等。高素質的體育教學團隊,能夠更好地服務與學生,教師只有學習和掌握了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技術,才能做到在教學中更好地因材施教,教學也會更加有的放矢。另外,培訓能夠促進體育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幫助教師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促使教師在教學中更加關注學生的發展,更加樂與學生溝通和交流,這是促進體育教育發展的根本。可見,培訓在體育教師隊伍成長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三、?基于新課程視角下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培訓策略
通過培訓可以有效提升中小學體育教師隊伍的整體專業素養,也有利于各種先進教學技術、教育理念的傳承和普及,結合上述體育教師教學培訓必要性的研究,下面對其相關的培訓策略進行分析。
(一)重視體育教學設計能力的培訓
教學設計與教學質量有著密切聯系,唯有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才能夠為教學提供明確的方向,才能夠為教學實效提供有效保障。因此,培訓中要狠抓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而教學設計的關鍵,在于教師要了解大綱的內容,分析學生的整體情況的、如何理解教材以及教案的設計等等。首先,在培訓中要針對如何進行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如何制定教學內容與目標等方面入手,其次,如何科學合理地設計教案,規范地撰寫教案,設計教學流程,采用何種教學方法手段進行教學等方面做好培訓,第三,如何把握教材的特點,如何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等方面進行培訓,幫助體育教師在短時間內快速成長起來。最后,培訓要結合體育教師隊伍的整體情況,在傳授教師理論知識的同時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培訓,只有通過系統地制訂培訓計劃,制定目標,針對性地選擇培訓方法,才能更好地全面提升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設計的能力。
(二)強化體育教學研究能力的培訓
教研能力是中小學體育教師隊伍的核心能力,因此,在教育培訓過程中,強化體育教師隊伍教研能力是培訓的重要內容。在網絡信息化時代,中小學體育教師培訓可以通過網絡、圖書、空中課堂學習、開展學術期刊學習等多元化的途徑進行教師培訓,從最前沿的教學研究中吸取經驗,并將其轉化培訓中小學體育教師的教學內容,結合實際培訓需求,制訂培訓研究方案,進行課題研究,培養中小學體育教師撰寫教育教學論文、開展教育教研能力培養。鼓勵中小學體育教師自主參與教研活動,通過積極的學習和深入的研究,不斷強化自身對體育科研的理解和體悟。
引導中小學體育教師從自身教學之中尋找問題、發現問題并進行反思,然后有效地解決問題,深入研究教學理論與教學方法,積極地開展交流研討,反思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及時地總結,再先運用于實際教學之中,實現教學研究與教學實踐的整合。引導體育教師從備課、上課、聽課、評課、議課,交流研討等流程入手不斷提升自身教育研究技能,立足于校本培訓、校本教研,致力于提升中小學體育教師實踐能力,從根本上促進中小學體育隊伍執教能力、教研能力的提升。
(三)開展體育教學指導能力的培訓
理論學習能力以及問題研究能力是教師執教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在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培訓中,培訓者要注重教師教學指導能力的培養。中小學體育教師不僅要掌握一般教學規律,還要具備正確運用技術技能的能力、把握運動負荷及密度變化與控制規律。在這個基礎上,中小學體育教師還要具備集成教學資源、整合教學手段的能力。這就要求有關培訓部門以及培訓指導員要從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實際情況出發,強化中小學體育教師教育教學經驗的傳授,引導其進行教學指導實踐,通過科學化、現代化的培訓手段,幫助中小學體育教師糾正教學中的錯誤,不斷提升其教學能力。在培養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指導能力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專題講座、骨干引導、專家指導”的方式,中小學體育教師參與講座,接受專家團隊的權威診斷和指導,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給予全面的分析和點撥,引領中小學體育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將體育核心素養全面滲透到體育教學之中。
(四)落實體育教學反思能力的培訓
教學反思能力是中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具備的專業素養之一,具備良好的教育反思素養,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并能夠在日后的教學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改善,這樣才能夠推動教育教學的進步。教育培訓中體育教師提升反思能力,可以通過分析教學日記、教學錄像等方式。培養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反思意識,并引導其掌握反思的方法,培訓中要積極鼓勵體育教師之間進行互交流和討論,通過這樣的方式將優秀的教學經驗傳播出去,強化教師反思意識。另外,培訓中傳授教師自我分析法,自我分析法就是通過自我檢測、自我檢討的方式,找出教學中的不足,進而有針對性制訂教學方案、優化教學手段的方法,這種反思方式能夠快速提升教師的執教水平,幫助教師更加客觀地認知自我能力,實現自我評價與自我反思。最后,可以通過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備課、集體研究討論,一同聽課、評課,教師們一同討論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共同提出解決方法,促進教師之間的經驗交流,實現教師隊伍的整體發展。
(五)深化體育教學評價能力的培訓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的必要環節,通過教學評價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情況,以及自己教學的不足,有利于查缺補漏,具備良好的評價能力,可以大大提高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技能。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中小學體育教學形式、教學方法也更加多元化,教師培訓也可以借助網絡互聯技術以及信息化技術,組織教師進行遠程學習,在培訓中心傳授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評價理論以及相關方法,依據新課程評價的基本理念以及發展趨勢,不斷提升中小學體育教師的教學評價能力。
在教學評價中不能忽視教學評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部分,培訓過程要組織教師多多參與評課、聽課、教學研討活動,鼓勵教師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對相關教學課程進行評價和反思,同時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與教學情況,總結教學經驗,以不斷促進其教學綜合能力的提升。培訓中還要重視“過程評價”的傳授與落實,中小學體育教師不能只關注學生的體育成績,而是要從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入手,客觀、綜合地對學生進行評價,這樣的評價才更加科學、合理。
四、?結束語
體育作為培養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的重要學科,在近些年來,其在教育領域的重要更加凸顯,從小奠定學生的身心發展基礎,是體育教育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培訓構建優高素質的體育教育團隊,是促進我國中小學體育教育發展的根本。文章基于新課程視角,對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培訓必要性以及相關內容進行分析,旨在助力于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師人才培養。
參考文獻:
[1]孫曉東.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8,34(1):98-103.
[2]孫曉東.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7,33(6):78-83.
[3]肖建忠,駱云.檢閱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能力搭建體育教師的展示與交流平臺[J].中國學校體育,2017(1):9.
作者簡介:魏彩英,福建省武夷山市,福建省武夷山市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