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敬艷
摘 要:在教育改革與發展中,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數學專業知識和教育理論基礎,具備一定的數學語言藝術,具備過硬的專業能力,具備一定的數學素養,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不斷提升專業素養,以適應未來的數學教育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師素養;基本技能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11-20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13-0117-02
讓學生喜歡上數學課,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上數學教師。因此,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就需要用自己的個性魅力來吸引學生。小學數學教師只有加強學習,增長知識,才能掌握教學基本技能,提高自身素質,才能具備吸引學生的強大的個性魅力。
一個出色的數學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同時,小學數學教師還需要掌握必要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只有掌握了必要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才能使數學教學具有靈活性,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游刃有余。另外,小學數學教師應具有創新精神,擁有扎實而廣泛的數學理論知識,掌握最新的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多樣化地應用到創新教學模式中。并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創設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科學指導學生不斷改進學習方法,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空間。為了適應教育改革發展的形勢,首先,小學數學教師要參加繼續教育和專業培訓,通過自修來提高自己的水平。其次,小學數學教師要通過報紙、雜志、互聯網等途徑收集相關教學改革的新信息,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例如,小學數學教師除了要精通小學數學知識和教學理論,還要對其他領域有所了解。換句話說就是教師在精通小學數學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還要學習其他領域的知識,努力使自己的基本技能達到更高的水平。
小學數學教材中的數學符號、數學圖形、數學文字都是數學的語言。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能夠準確使用這些數學語言,不僅如此,在數學教學活動中,還要嚴格要求學生以標準化的方式使用數學語言。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口頭表達能力,還要耐心聽取學生的意見。小學數學教師的語言要準確、簡潔、嚴密,音量要適度,節奏要明快,語言要流暢,風格要風趣。在平時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在講解數學概念或是進行邏輯推理的時候,必須表達準確、主題鮮明地闡述清楚所要表達的意思,引導學生順利掌握數學概念和數學知識。流利的語言表達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能力,也是教師魅力的所在,同時也全面反映了教師的邏輯思維能力、駕馭教材的能力、課堂語言藝術,以及教學水平和能力。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小學數學教師不僅要把握教材內容,會上課,而且要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并施展這些技能以深入鉆研教材,同時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將教材和相關的教育資源重組后,采取一定的教學模式再呈現給學生。
(1)過硬的計算能力。培養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具備過硬的計算能力,并且對數學計算的理論要透徹地理解、熟練地操作、靈活地應用,不但要巧妙采用計算方法,而且還要計算得準確、快速。同時,還要合理使用簡便算法,能夠把復雜的計算變得簡單。
(2)過硬的邏輯思維能力。過硬的邏輯思維能力主要表現在運用數學思想和方法分析和探究數學知識與問題,探索和發現解決數學問題的新思路,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把抽象的數學概念生動形象地展示給學生,整合各種認知方法探索數學規律,將假設、推測、分析、比較、歸納、類推等科學的數學方法巧妙地應用于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科學地解決數學問題。
(3)過硬的空間想象能力。認識點、線、面、體這幾個要素組成的空間圖形和模型需要過硬的空間想象能力。特別是在引導學生學習各種平面圖形以及立體圖形的過程中,如果具備過硬的空間想象能力就會很輕松地認識各種圖形,理解和掌握各種圖形的特點,輕松準確地畫出各種圖形,以及計算各種圖形的周長、面積和體積,為學生將來學習幾何圖形奠定良好的基礎。
(4)使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與生活是緊密聯系的,生活中的很多現象和問題都包含著許多的數學知識。我們不僅能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知識,同樣也可以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并且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這種能力,不斷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5)過硬的課堂組織能力。課堂組織能力是衡量一個教師基本功的主要標準。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過硬的課堂組織能力并不意味著教師無視學生的存在,自己成為課堂的主人,而是指教師駕馭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學習、提出問題的能力。課堂組織能力是創設師生、生生互動情境,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能力;是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討論和交流的能力;是巧妙妥善地處理課堂教學預設與生成的能力。
(6)有效的評價能力。有效的評價能夠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有效的評價還能夠及時迅速地反映教師的教學效果,以便及時促使小學數學教師彌補自己的缺陷,改善教學方法和行為。教師應遵循新課程標準,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手段和方法,以過程評價為主要方法,并注意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時為了不斷提高評價能力,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改變以往單一的以考試唯一評價方法的做法,探索和使用符合新課程評價理念的科學評價方法。
(7)應用先進信息技術的能力。現代信息技術是小學數學教學中非常實用和有效的輔助手段,可以大大提高各學科教學的效率。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巧妙地、科學地使用現代信息技術來輔助數學教學,要將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數學教學作為一項基本的教學技能,適時合理地加以應用。利用多媒體、計算機、互聯網以及其他教育資源和手段,實現教育與現代信息技術的結合是教育史上的一個革命性創造,它極大地改變了教育模式、教學手段,是現代教育技術推動數學教學改革的有力證明,是教育改革的一次飛躍。現代教育技術信息容量大,教學形式新穎,直觀性增強,整個教學過程更鮮明、富有情趣,對學生掌握更多學習方法、激發空間想象能力、提高學習效果都是非常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師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不僅是教育手段的更新,也是教育思想的更新。提高應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能力要作為一種教學的常態,成為小學數學教師不可缺少的一項基本技能。
(8)創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創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是每個教師必須具備的。在備課過程中,教師不要局限于教材內容,而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創造性使用教材。創造性使用教材不是對教材生搬硬套、照本宣科,而是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時制宜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師要做到腦中有課標、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學生。一是根據學生實際,對教材內容的順序進行適當調整,轉變觀念,采用新手段以優化教學效果。對教材內容順序的調整要符合學生的學習實際,也要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這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究和掌握,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二是教師要在深刻理解新課標的基礎上,細心鉆研新教材,結合學生實際合理地整合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創造更符合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學模式,便于學生掌握知識。三是根據學生實際,合理分解教學目標,分層教學,降低教材難度,使不同數學基礎的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學習。四是結合本地教育實際,貼近學生的生活,貼近當地的社會實際,適當增減教材內容,以便更好地符合本地教育的實際。
一是具備科學素養。對于小學的數學教師來說,開展數學的首要條件應該是掌握豐富的數學基本知識和數學技能。科學的數學素養指的是教師處理教材的素養,了解數學歷史、理論背景的素養,掌握和應用現代數學思想的素養,掌握數學知識結構的素養。二是具備數學思維方法。數學思維方法是數學的靈魂,掌握數學思維方法是小學數學教師的基本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要緊跟數學教學改革的新形勢,及時轉換思維,運用轉化思維、邏輯思維等典型的數學思維方法,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現實問題,并不斷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具備數學能力。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有一定的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分析能力,還需要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數學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數學建模能力等。四是數學觀。數學觀就是對數學的基本觀點。教師只有具有正確的數學觀,才能真正愛上數學教學,愛上自己的事業,所教的學生也才會喜歡數學,積極參與數學教學活動和數學實踐活動。
重視教育科研工作已成為當今教育領域中人們的共識。小學數學教師進行教育科研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一是從教學工作中找出最直接的實際問題,從中選擇并確定教育研究的主題作為科研課題,然后開展課題研究工作,有針對性地解決教育和教學中最直接的問題。二是結合區域數學教學特點開展校本研修活動,提高專業素養和強化教學基本功。三是積極參加繼續教育和各級各類的專業培訓活動,不斷提高理論水平,提高自身素質。四是及時對研究中的做法和經驗進行總結、提煉,認真反思,撰寫教育教學論文,提升科研水平;參加縣、市、省、國家大賽和評獎活動,提高自己的價值;向各級各類報刊投稿;與廣大教師相互交流學習,擴大在教育界的影響。
新課程改革對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適應教育改革發展,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加強學習,夯實教學基礎,抓好教育科研工作,增強工作的原動力,不斷提升專業素養,適應未來數學教育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邵光華,劉明海.數學語言及其教學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05,25(2):36-41,35.
[2]鄭毓信.語言與數學教育[J].數學教育學報,2004(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