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
摘 要:科學思維能力是物理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中物理的教學重點。文章從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轉變課堂教學方法與重視實驗教學的過程三個方面出發,系統地分析和論述高中物理核心素養下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的方法和有效策略,希望能夠為一線的高中物理教師提供有益的教學參考。
關鍵詞: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科學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12-16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13-0100-01
科學思維能力是學生學好物理的基礎和前提,也是學生核心素養的重中之重。高中物理教師必須要順應時代發展和課程改革的趨勢,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和思想,并將核心素養作為教學指導,不斷探索科學、高效、創新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以真正促進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的發展。
物理本身是一門科學,學生要想學好物理就必須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對待物理知識,參與物理探究活動。所以,高中物理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使學生逐步樹立起對物理學科的正確認知。一方面,教師應以身作則,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科學思維能力,言傳身教,以此來影響和帶動學生,對學生形成正向的激勵,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科學態度;另一方面,教師應將科學態度滲透到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中,包括新知識的講授、實驗的具體操作等,保證教學的科學嚴謹,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例如,在教授“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這部分知識時,為了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筆者講述伽利略的事跡,讓學生了解伽利略進行實驗研究的經歷,并從伽利略身上學習科學、嚴謹的態度。通過這樣的人物事跡的講述,學生認識到在物理學習中要勇于探究。
教學方法是教師為完成教學目標和任務而采取的具體策略,直接影響教學的效率和效果。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往往采用信息單向傳遞的教學方法,這將阻礙學生思維的發展。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必須改變課堂教學方法,采用基于問題的探究性教學方法,向學生提出啟發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激活和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使學生能積極地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探究。例如,在教授“動能和動能定理”這部分知識時,為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筆者轉變以往的課堂教學方式,采用了問題探究式教學法,讓學生們通過問題的引導對知識進行學習,問題如下:在風力發電的過程中,哪些因素能夠影響風力發電的效率?龍卷風是一種極為恐怖的自然災害,它為何會具有如此大的能量呢?如何驗證物體的動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的關系?問題提出后,筆者將時間交給學生。隨后,學生對此展開了認真的思考與分析,經過認真分析,最終得出結論。最后,筆者對學生們的結論進行歸納、點評、修正。
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物理知識生成、發展的基礎所在,是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優化學生科學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高中物理教師應該重視實驗教學的過程,并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實驗機會,使學生能夠自主設計實驗方案、操作實驗設備、記錄實驗數據、驗證實驗結果,更好地深入整個實驗過程之中,更加清楚地認識科學世界的原貌,從中掌握物理知識的本質和規律,實現科學思維能力的發展。例如,在教授“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這部分知識時,筆者開展了實驗教學,在實驗開始之前,筆者先向學生提出了幾個問題,如“進行這個實驗需要使用到哪些實驗器材?重物選取的原則是什么?”隨后,學生通過問題的引導,開始依據實驗內容準備實驗器材,并根據已學知識設計實驗方案。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學生都積極參與,認真對待實驗的每一個步驟。這樣一來,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筆者通過重視實驗教學的過程,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總而言之,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是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核心素養落實的關鍵所在。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必須革新教學理念,并通過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轉變課堂教學方法與重視實驗教學的過程等策略的運用,來充分優化教學過程,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陳振珊.淺析高中物理教學中的物理核心素養培養方法[J].當代教研論叢,2019(4):63-64.
[2]張桂桐.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0):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