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萬
【摘要】在傳統地理課程教學的影響下,部分教師始終堅持應試教育的教學觀念,嚴重忽視培養學生研究能力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喪失對地理知識學習的積極性,降低了高中地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是新時期整個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務,也是學習地理知識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方法。
【關鍵詞】高中地理;研究能力;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4-103-01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滿足新時期地理教學工作的需求,針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創新,充分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并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內容,進一步滿足學生對地理課程學習的要求。同時,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利用創新思維解決問題,將課程中復雜難懂的地理知識理解得更透徹,為學生有效學習地理知識創造空間。
一、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研究能力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課時較少
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高中地理教材和傳統地理教材在內容方面有明顯的出入,這樣的情況使教師不能很快適應新教材的教學要求,并且無法準確掌握新教材的教學內容,從而導致地理課程知識結構不夠完善。同時,與其他課程相比,地理課程的教學課時比較少,在學校安排下一個星期只有兩三節地理課,導致學生無法透徹的理解課程內容,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偏低,進一步降低了地理課程的教學質量。另外,新課程改革要求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融入豐富的教學活動,但受地理課程教學時間的限制,導致對地理教學進度的安排產生嚴重影響,這對高中地理教學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教學資源不足
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將豐富的課堂活動融入高中地理教學中,改變了傳統地理教學模式,有效地將抽象的地理知識轉變為動手實踐,使學生進行深入思考以及理解地理問題,激發學生對地理課程的學習興趣,進一步實現高質量的教學效果。但由于大部分學校嚴重缺乏地理研究方面的輔助工具,導致學生只能憑想象進行地理研究,使地理課堂活動的效率偏低,極大程度阻礙了高中地理教學的順利開展。
(三)教學模式創新度不夠
受傳統地理教學的影響,大部分教師始終堅持應試教育的觀念,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手段或使用就教材進行課堂教學,使高中地理教學無法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導致教師在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漏掉新知識點的情況,忽略對高度概括的詞語和概念的講授,使學生無法掌握全面的地理知識,進一步降低了教學質量和效率。
二、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研究能力的對策
(一)注重輔助教學培養學生研究能力的重要性
培養學生研究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正確引導學生建立創新能力、研究能力的思維模式,有效實現新時期高中地理教學的特色。在傳統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以教材知識為重點讓學生進行研讀,使學生對地理課程產生懈怠、厭惡等不良情緒,從而降低了教學效率。因此,教師需要注重輔助教學對培養學生研究能力的重要性,將輔助教學視為與自身心有靈犀的“合作伙伴”,根據學生的興趣點合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將地理課程中抽象的知識點轉化為生動的圖片或視頻,使學生能夠充分掌握復雜、抽象的地理知識,幫助學生對課程內容形成正確的理解和準確的記憶。例如,在學習《宇宙中的地球》時,教師可以在利用地球儀幫助學生對地球環境、地球運動以及地球結構形成準確記憶,為接下來學習自然地理環境做準備,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地理知識源于生活,因此,需要將生活的活水引入教學課程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生活實際制定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從生活中感悟到地理知識的奧秘,并將掌握的地理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同時,教師需要創新優化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以培養學生研究能力為目標為學生創造有趣化、多元化教學氛圍,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注重教學方法,靈活運用
地理課程包含了許多抽象、復雜的知識點,例如地理圖像、構造都是學生難以理解的重點內容。因此,教師需要將先進的信息技術系統與教學課程相結合,并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環境運用不同的現代技術系統。例如,在對《河流地貌的發育》這節課的講授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中的3D系統向學生全面展示河流地貌的平面圖和立體圖,使學生能夠更加清楚的了解河流地貌的結構,充分吸引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注意力,逐漸實現高質量的課程教學效果。
同時,教師需要引導和傳授學生識別地圖的方法,從基本的地理知識開始逐漸提高學生的研究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解釋不同地理圖標的意義以及地圖識別和繪制的基本規則,使學生在繪制地圖的過程中進行思考研究,促進學生研究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講解《冷氣不均引起大氣運動》這一節課的內容時,教師需要向學生說明不同圖標的含義以及繪制技巧,并教授學生識別和繪制圖例的規則,使學生在思考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為學生日后的地理學習奠定牢固基礎。
(三)面對問題,積極解決
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這就需要教師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各項功能進行輔助教學。例如,在學習《工業區位選擇》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工業位置以及附近具備的設施,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提升和鍛煉學生的研究能力。同時,教師可以尋找相關的圖片和資料,避免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找不到相應的解決辦法,并且教師需要根據不同學生對問題的看法設立不同的解決方法,使學生在對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
結束語
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教育發展的核心環節。因此,教師需要堅持以教材內容為基礎積極引導學生主動研究地理課題,使學生通過豐富的教學實踐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從而促進高中地理教學的發展和進步,并為我國培養創新型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陶艷紅.談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20).
[2]王玲娟.高中地理教學中加強學生研究能力培養的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2020(7).
[3]魏軍武.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研究能力的方法研究[J].學周刊,20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