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銀
摘要:受到各種因素干擾影響,少數民族地區幼兒教師專業發展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無法解決,直接制約著民族教育長遠規劃進程的加快,將導致幼兒教育現代化建設目標的實現阻力重重。針對少數民族地區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必須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鑒于此,本文特意進行了相關問題、解決對策的總結研究,希望能為少數民族地區幼兒教師們的專業化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關鍵詞:少數民族地區;幼兒教師;專業發展;問題分析;對策研究
少數民族地區幼兒教師專業發展不理想,專業精神有待提升,現階段從不同角度出發,具體分析相關問題,實施有效解決策略,促使少數民族地區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取得理想成效,并開拓出更大的發展空間顯得至關重要。這一目標的實現難以一蹴而就,實踐過程當中把握機會、突破創新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下面,筆者就結合少數民族地區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現狀,關于幼兒教師專業發展問題的有效解決,簡單闡述了幾點自己的看法。
1 少數民族地區幼兒教師專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1 缺乏政府監管
政府財政投入政策不完善,缺少專項資金的支持,導致少數民族地區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之路走得困難重重。另外,地方政府對于幼兒教育事業的改革缺乏有效監管,少數民族地區幼兒教師的就業機會少之又少,他們并不具備專業化發展、自主化發展的信心,不敢做出新的嘗試,無法積累實踐經驗。
1.2 缺少培訓機會
幼兒教師參與少數民族地區的幼兒教育教學活動,不僅面臨著巨大的心理壓力,與其他地區幼兒教師相比較,學習培訓的機會非常少,工作積極性明顯下降,不能很好地完成少數民族的教育任務,甚至制約著民族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1.3 忽視家園合作
少數民族地區的幼兒教育尚未建立良好的“家園共育”模式,幼兒教師承擔著素質教育的主要責任,需要關注孩子們的學習情況,并且了解他們的心理問題,還要溝通幼兒家長,負責聯系社會力量,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專業發展的熱情逐漸喪失。
2 少數民族地區幼兒教師專業發展對策的研究
2.1 建立經費保障機制
政府應該建立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經費保障機制,加大少數民族地區幼兒教育的經費投入,多為幼兒教師們提供進修學習、專業培訓的機會,使他們進一步提升專業水平后,更好地服務廣大幼兒,為廣大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內在潛能的深入挖掘等做出應有的貢獻。政府支持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任何部門不得私自挪用幼兒教育專項資金,少數民族教育事業創新發展、長遠發展有了前提條件,未來的發展前景勢必一片大好。
2.2 注重培養雙語教師
可以開發不同的校本課程,加強雙語教師的培養,同時激發幼兒教師們專業化發展的積極性。政府部門和教育部門必須建立合作關系,通過整理各方意見,針對少數民族地區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實際問題提出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重點培養雙語教師,鼓勵他們抓住機遇,學會根據少數民族地區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需求,不斷提升專業水平,主動學習更多知識,深入研究多元化的教學實踐辦法,引導著少數民族地區的雙語教學走出困境,順勢揭開現代素質教育的嶄新篇章。要為少數民族地區的幼兒教師提供各種培訓機會,方便他們補充知識,積累經驗,進而在實踐過程中一舉突破,自信成為少數民族教育事業的開拓者,不斷開拓雙語教學,積極配合學校管理,最終突顯出少數民族地區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最大優勢。
2.3 構建家園共育模式
少數民族地區幼兒教育的深化改革、創新發展等,僅靠幼兒教師的一方努力遠遠不夠,還需構建家園共育模式,提高幼兒家長對于幼兒教育的認同感,對于素質教育的關注度。比如,少數民族地區的幼兒教師借助“家長會”的機會,和幼兒家長們針對親情教育的要點難點等展開具體的研究,總結有效的策略,促使家長積極配合幼兒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共同為了幼兒們的思想教育、德育教育、社會化教育等提供有利的條件。再如,可以建立“家園聯系冊”,將幼兒們的平時表現直接反饋給家長,或者組建QQ群、微信群等,使得家長充分了解幼兒的成長進程,并且發表不同的建議,大力支持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達成一種共識,強調多方合作,妥善解決幼兒教育的相關問題。少數民族地區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民族教育事業真正迎來美好的明天不過是個時間問題。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妥善解決少數民族地區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問題,尋找有效的解決策略還需我們共同的努力。具體發展過程中,不斷積累實踐經驗,幼兒教師能夠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充分發揮專業作用,為了幼兒教育、民族教育的多元化發展付出更多的努力,有效改善弊端現狀,為社會培育出大批高素質、有理想的優秀人才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楊明康.新疆地區雙語教師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9(04):160-161.
[2]黃子龍.少數民族地區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對策的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27):211-212.
[3]吳順奇,沈澤.少數民族地區職業學校教師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職業教育研究,2019(03):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