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青
【摘要】 ?伴隨著互聯網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之中,網絡技術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因此新的挑戰也出現在教學領域之中。在中小學教學領域,教師必須科學合理地運用網絡技術,借助網絡技術開展中小學德育教育,讓學生們了解到網絡不僅可以帶來新鮮的事物,還存在著潛藏的危險,中小學生必須依靠德育教育,樹立正確的三觀,從而讓網絡真正為教育服務。本文介紹了德育教育的內涵、對于中小學教育的重要性、對中小學德育教育產生的影響,以及相關應對策略,并希望本文為我國中小學德育教育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 ?網絡背景 中小學教育 德育教育 教育挑戰
【中圖分類號】 ?G632.4 ?? ? ? ?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21-069-01
0
前言
德育教育是中小學教育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的身心在學習中同時獲得進步,就是德育教育的教學目標。現階段網絡技術已經成為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中小學德育教育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在中小學德育教育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必須借助網絡技術,為中小學生構建一個全新的發展空間,從而使中小學生真正擁有健康的身心。
一、德育教育的內涵
德育的概念分為兩種。廣義的德育是制定一個可實現的計劃,并利用該計劃對一群人或者一件事,進行目的性強的教育活動,在此之中包括學校、社區、家庭乃至社會的德育;狹義的德育就是在學校中開展的相關教育。
教師將教學大綱作為依據,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并且以此為基礎,利用道德、思想、政治等因素,對學生進行影響,從而使學生獲得內容積極的體驗,最終形成社會所需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德育教育對于中小學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國現階段的中小學教育之中,學校和教師必須意識到,在教學活動中給予學生一定的人生哲理,從而真正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在中小學德育教育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必須將德育教育的核心任務進行明確,并且將德育教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其原因是德育教育是一項長久的、浩大的工程。
在中小學校園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德育教育和所教授的學科進行有機結合,從而真正發揮德育教育的相關功能,利用德育教育進行學科的輔助教學,結果自然是一舉兩得。不僅如此,中小學教師還要注重自身在課堂中的教學態度,真正做到為人師表,從而推動德育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三、網絡對中小學德育教育產生的影響
目前,網絡技術已經成為中小學教育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網絡技術帶來了全新的教學模式和教育理念,直接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在開展中小學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技術的優勢,將圖片、文字、視頻等元素進行有機結合,利用豐富多彩的內容引導學生學習德育。
四、網絡背景下開展中小學德育教育的相關策略
(一)教師必須及時轉變教學觀念
當下,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們不僅可以利用互聯網與他人進行溝通,還可以傳遞各種信息,進行情感上的交流。中小學教師必須重視德育教育,因為德育教育能夠有效促進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更是我國中小學德育教育化的基本要求。
(二)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
中小學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德育教育,自身也應當以身作則,成為學生學習的道德榜樣。尚處于中小學的學生,在學校中免不了和教師打交道,因此教師必須做到為人師表。然而現在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中小學教師的網絡技術水平普遍偏低,有一部分教師上了年紀,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弱,導致此類教師的網絡技術水平甚至沒有學生強大。現如今各種新思維在網絡中層出不窮,教師必須及時學習,與時俱進,避免被時代淘汰。
所以中小學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主動學習網絡技術,以及計算機操作的相關知識,從而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一個良好的教師,必定會擁有強大的信息素養,因為現在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素養強大的教師才能夠促進網絡德育教育的順利開展。
(三)構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平等關系
德育教育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進行平等交流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放下思想包袱和心理防線,主動向教師敞開心扉,從而完成真正平等的對話交流。然而目前我國的應試教育的影響依舊存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依舊被很多教師所沿用,因此在現階段的德育教育開展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依舊處于不平等的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舊采取“填鴨式”教育。還有一部分教師認為,網絡德育教育只要操作計算機就可以。所以在中小學德育教育中,教師必須構建出一個真正平等的對話環境,同時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
(四)營造專門針對中小學生的上網環境
在進行網絡中小學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考慮到,網絡環境是一個五花八門、多種因素共存的環境,中小學生分辨不良信息的能力普遍較弱,在使用網絡的過程中,很容易被不健康的信息所影響,如果教師沒有對此進行及時管理和引導,學生肯定會誤入歧途,甚至可能做出悔恨終生的事情。因此教師必須在學校內部構建校園網,將真正健康、安全的網絡提供給學生,并且對學生的上網行為進行實時監督,杜絕中小學生接觸不健康信息,真正做到德育教育。
結論
中小學德育教育,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發展過程,因此中小學教師在進行網絡德育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要做到對知識的教育,更應該教給學生在網絡環境中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師自身也需要加強綜合素質,尤其是對信息素質的加強,在總結過去的教學經驗的基礎上,不斷開拓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以身作則,成為學生們學習的榜樣,真正培養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綜合素質高的人才。
[ 參 ?考 ?文 ?獻 ]
[1]黃志利.談網絡背景下的小學德育教育[J].中國新通信,2020,22(01):189-190.
[2]孫恒盛,張婷.核心素養下中小學德育教育的創新[J].課程教育研究,2020(04):77.
[3]秦秀鳳.淺談網絡背景下的小學德育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9(0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