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輝
【摘要】 ?隨著我國信息化技術的不斷進步,基于新課程標準的指導,在初中生物教育教學中應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設備以及信息技術,能夠進一步推動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本文通過闡述初中生物教育融合信息化技術的重要意義,并提出初中生物教育與信息化技術培養策略,旨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 ?初中 生物教育 信息化技術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91 ?? ? ?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21-227-01
0
前言
當前在我國的教育領域中,新課程標準不斷落實發展,并且在時代前進的助推下,信息化技術逐漸滲透到初中生物教學課堂中,促使生物教學更加形象化、立體化和直觀化。因此初中生物教師要明確課堂教學與信息化技術融合的重要意義,采取有效的培養策略,提高生物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1. 初中生物教育融合信息化技術的意義
初中生物是初中學科教學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基礎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育內容。在現階段現代化教育理念的實施背景下,通過信息化技術融合生物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實現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其個性得到發展。同時利用信息化技術能夠在生物教育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有助于啟發和發散學生的學習思維,培養其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的精神以及習慣。
另外一方面在初中生物教育中融合信息化技術有利于滿足課堂教學需求,由于生物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傳統的課堂講授方式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而通過信息化技術能夠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打造飽滿立體的生動學習課堂,促使學生能夠主動接受知識,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利于高效完成教學任務和目標。
2 .初中生物教育和信息化技術培養策略
2.1 利用信息化技術導入課堂,調動學生興趣
在初中階段的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堅持“興趣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摒棄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單向知識傳授教學。要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以學生為主體,促使學生轉化學習方式,由被動轉為主動學習、主動探索。因此教師要積極采用信息化技術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從而保障知識記憶的長效性,加深掌握程度。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制定完善的信息化技術培養計劃,在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學習參與程度。比如在學習《食物的消化》一課時,教師可以制作網絡課件或者PPT等,直觀的展現食物在人口腔內的分解過程導入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發現人在咀嚼食物時會產生大量的唾液,在舌頭和牙齒的輔助下則能夠促使食物轉移到胃腸中。在信息化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可以將食物在人體內的消化過程進行直觀、全面的演示,幫助學生更加清晰的掌握食物消化的過程。利用信息化技術與生物課堂教學的融合,相比于傳統的講解更具有實效性,而且能夠充分吸引學生的興趣,調動其學習探究的積極性,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2.2 以教材為基礎,利用信息技術直觀展現抽象知識
在新課程標準實施的新形勢下,將初中生物教育與信息化技術相結合,還要以教材為基礎,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其中則是要依托生物知識學習,重點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和思考能力。在以往的口授教學過程中,教授的語言講解并不能保障學生能夠充分的理解。而通過生物教材與信息化技術的有效融合,則可以將教材中比較難理解的內容更加具體的展現出來。比如在學習《呼吸》一課時,大多數學生都認為呼吸即是通過口鼻進行吸氣和呼氣,而且這一現象只能憑借感受,而無法有效的觀察。教師針對這一現象則要糾正學生的錯誤看法,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以及信息技術等將人的呼吸過程進行直觀展示,通過演示咽、鼻、喉、氣管以及支氣管和肺等氣管的功能作用,表現人呼吸的全部過程。更加充分的幫助學生理解呼吸是指有機體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而不僅僅是簡單的吸氣和呼氣,其與身體的多個部位都有較為密切的聯系。利用信息技術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可視的、具體的表現形式,能夠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2.3 借助信息化技術開展實踐教學
初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存在很多知識具有抽象性,就學生當前的發展特點來看,對部分知識仍是難以理解和記憶。基于此初中生物教學中設置一些實踐活動和小實驗等,以幫助學生更好、更深刻的理解和記憶知識點內容。所以在新課標指導下,初中生物教師要在課堂實踐和實驗中引入信息技術,通過視頻資料可以引導學生更加規范的開展生物實驗,同時也可以通過動畫模擬演示來探究環境對實驗的影響等,保障實驗實踐活動的有效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水平。比如在學習《光合作用》一課時,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植物實驗時,短期內無法觀察到植物的變化,所以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模擬植物在不同環境下的光合作用,待學生栽植的植物出現明顯變化時,在對比模擬情境,找到植物出現枯死或者發展良好的主要原因,以便于學生探究光合作用的原理,并分析其對植物生長發育的積極影響,擴展學生學習視野和范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一步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核心素養。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生物教育和信息化技術的融合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當前現代化教育的重要要求。所以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信息化技術的積極意義。并通過利用信息化技術導入課堂,調動學生興趣、以教材為基礎,利用信息技術直觀展現抽象知識、借助信息化技術開展實踐教學等培養策略,對傳統教學進行補充,煥發生物教育教學的活力和生機,促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宋小雷.信息技術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6):135.
[2]楊新福.“微”應用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中學生物教學,2017(1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