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德明
摘 要:基層黨建工作是高校事業發展的關鍵和基石,承擔著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注入“新血液”的重要使命,在新時代下如何契合新形勢,是高校黨務工作者面臨的重要命題。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高校基層黨建保持活力的法寶。要充分認識到高校基層黨建創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拓展更多路徑,才能促進基層黨組織向更高層次發展。
關鍵詞:新形勢;基層黨建創新;基本路徑
黨的十九大報告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對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作出新部署。新時代加強高校黨建工作,必須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增強高校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高校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和完善黨對學校工作的領導,積極推進學校黨建工作創新,切實履行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的使命擔當。而要加強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必須著眼于現實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用新的思維和視角來評價當前的新情況、新問題,用改革精神、時代精神探討如何實現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創新。
一、高校基層黨建創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建工作的迫切要求
基層黨組織建設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黨的建設的重要環節。只有不斷創新,使每一個基層黨組織都健全而充滿活力,整個高校黨的組織才能堅強有力、朝氣蓬勃,才能更好地發揮推動發展、服務師生的作用。新形勢、新挑戰要求我們創新,以適應學校事業發展的需要,適應黨組織、黨員隊伍建設的需要。
(二)實現凝聚人心、集聚信心的必然選擇
“凝聚人心”就是要進一步發揮黨的政治優勢,把黨員群眾的心思和精力凝聚起來;“集聚信心”就是要進一步加強對黨員群眾的引導,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堅定對未來的信心。如何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凝人心、聚人力”的堅強堡壘,如何做到“一名黨員一面旗幟”,是基層黨建工作的新課題。只有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創新能力,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的作用,使普通黨員全身心投入到黨組織的活動之中、投入到高校事業的改革和建設之中,才能實現“凝聚人心、集聚信心”的工作目標。
(三)激發黨員隊伍生機活力的重要保障
黨員是黨的肌體的細胞和黨的活動的主體,黨員隊伍的活力是黨組織活力的重要源泉。黨的基層組織負責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和監督,組織黨員學習,嚴格黨的組織生活。黨要管黨,一個重要方面是把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好,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改變“個別黨員把自己混同于一般老百姓”的現狀。只有進行基層黨建創新,才能激發廣大黨員主動性、創造性,增強黨員隊伍生機活力。
二、高校基層黨建創新的基本路徑
(一)理論創新
一是創新學習內容,加強基層黨員干部黨性修養及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基礎,黨性修養是升華,是一個逐步提升、動態的發展過程。黨員干部要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要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要繼承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保持清正廉潔、艱苦奮斗的本色,加強作風修養。提高黨員干部的理論素養和黨性修養,是開展學習型黨組織創建活動、推動基層黨組織理論創新的目標和指南。
二是創新學習形式,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通過專題講座、學習論壇、讀書沙龍、參觀考察等方式,增強學習的吸引力和實效性。以“微黨課”、云視頻、座談會等豐富組織生活的內容和形式,開展“讀一本好書”、論文征集和交流、撰寫學習心得、主題黨日、“我身邊的共產黨員”等活動,不斷創新學習形式,提高學習效果。
三是創新學習機制。一是學習制度。建立健全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黨組織集體學習、領導班子定期務虛等制度,明確學習時間、內容、目標、考勤、交流等要求。二是培訓制度。建立健全覆蓋全員的理論學習制度,包括領導干部學習培訓、基層黨員輪訓、個人自學等。三是調研制度。堅持干中學、學中干,黨員干部要帶頭學習研究,結合本職工作撰寫高質量的調研報告或心得體會。四是監督檢查制度。加大對基層黨組織理論學習的督促檢查,嚴格對黨員領導干部在職自學和脫產培訓的考核。
(二)管理創新
一是加強支部民主集中制建設。進一步貫徹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完善班子議事和決策機制,營造濃厚的民主氛圍。明確規定議事和決策的形式,推行重大決策票決制,建立重大決策征求意見制度,建立健全黨內事務聽證咨詢。
二是加強支部書記隊伍建設。選好配強黨支部書記,切實把政治強、業務精、善管理、懂黨務的人選拔到支部書記隊伍中來。加大對支部書記培訓的力度,強化“一崗雙責”意識,增強黨務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健全對支部書記的考核管理制度,按照職責分工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
三是尊重黨員的主體地位。根據高校中黨員比例大、青年黨員多、文化程度高、積極性強的特點,提高參與度,確保黨員的知情權、選舉權、監督權。創新管理方法,嚴格“三會一課”制度,使每個黨員都納入有效管理、參加組織活動、得到組織關懷、發揮主體作用。積極推進黨務公開,重點包括黨支部工作目標、決策內容和程序、民主評議、組織生活會、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情況等內容。進一步拓寬意見表達渠道,鼓勵和保護黨員講真話、講心里話。
(三)工作方式創新
一是開展爭先創優活動,推進黨內激勵。在基層支部中開展爭創“五好”支部活動,加大評選表彰力度,對在重大活動和急難險重任務中表現突出的黨支部和黨員進行嘉獎,探索“黨內評選表彰”與“行政評選表彰”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黨員示范崗、先鋒崗評選活動,推進“黨員亮身份”,推行黨員承諾制,展現良好形象,強化黨員意識。
二是創新教育培訓方式。加強活動陣地建設,設立黨員活動室。開展談心活動,支部書記做到談話全覆蓋,隨時了解情況。組織好社會實踐活動,加強愛國主義教育,開展重溫入黨誓詞、暢談黨史等活動,使廣大黨員不忘初心、牢記宗旨。
三是以黨建帶動群團組織工作。發揮以黨建工作統籌工會、團委工作的作用,支持其在各自領域發揮優勢。將解決實際問題與建立人文關懷長效機制相結合,邀請專業機構對干部職工進行測評,加強心理疏導;發揮團組織的作用,為青年師生的專業成長、素質拓展等提供服務;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滿足廣大師生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做好幫扶濟困,為群眾做實事、解難題,增強黨組織的感召力和向心力。
三、推進高校基層黨建創新需注意的主要問題
(一)基層黨建創新要從實際出發。
創新是一種手段,旨在創造能夠有效研究和解決新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因此必須從解決實際問題的角度去尋求創新,必須以實際問題的解決作為衡量標準。基層黨建創新要從本單位實際出發,客觀分析問題產生的背景、原因,探尋問題實質和解決方法。要實事求是的創新,決不能過分標新立異、做表面文章,不能片面追求形式新穎。
(二)基層黨建創新要做好繼承完善
創新不能否定一切,也不能割斷歷史,而是對過去的一種揚棄、一種升華。要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系,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繼承。例如優秀黨員和黨務工作者評選、雙帶頭人制度等,被證明是行之有效、深受廣大黨員群眾歡迎的,要繼續發揚完善,完善本身就是一種創新。對其他的黨建創新項目,也要由實踐來檢驗,有效的繼續進行、及時推廣;失敗的要堅決摒棄、從頭再來。
(三)基層黨建創新要更加關注“細節”
老子曾說:“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以往,很多同志在基層黨建創新中習慣于貪大求全,或者滿足于務虛,卻很少有“于細微處見精神”的細心和耐心。制定的規章制度不可謂不細、不嚴、不實,但往往說在口上,定在紙上,釘在墻上,就是落實不到行動上。現代公共管理非常強調執行力,就是在好的方針政策基礎上如何做到位。在基層黨建創新工作中我們更應該強調把細節做到位,確保執行力不存在問題。只有更加關注“細節”,把握住細微的變化規律,才能取得有效的創新。
高校基層黨建創新對于高校發展意義重大,尤其在人才培養方面更要持續加強和改進,切實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要以更多的智慧,因地制宜地結合學校特點,找出最適合的創新路徑,從而有效提升高校基層黨組織的工作質量,為國家和民族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楊聰林,蒲清平.偉大工程視域下新時代高校基層黨建的新矛盾與新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18):21-24.
[2]黃海波.高校基層黨建創新的基本路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7(20):10-11.
[3]鄒靜思.習近平新時代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創新探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0(1):1-2.
[4]宋輝,廉歡,張良.新時代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的創新[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9(10):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