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佰泉
摘 要:隨著我國近年來對新課改的大力推動,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不斷地創新教學方式方法,致力打造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因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合作學習也就應運而生。合作學習可以減少學生“各自為戰”的思想,彌補學生的學習缺點,使學生在合作中提高學習水平。教師也可以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解決教學難點,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對數學知識點、難點進行深入理解,有效地提升高中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探究
一、 引言
合作學習法作為現階段新課改背景下小有成效的教學方式之一,它可以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突破教學瓶頸。通過合作學習,學生能自由地探索,討論對知識的理解和想法,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當中,教師要明確課堂教學核心,合理地對合作學習進行使用,加強數學課堂師生間的相互溝通與了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使學生成績得到明顯提升。然而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也存在較多問題,這也需要教師一步一步地進行解決,以加強教師的教學質量。
二、 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及組織結構
(一)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應用合作學習可以轉變傳統教學模式,突破傳統數學教學思維的瓶頸。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與差異性。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使學生之間可以進行積極的溝通交流,進而使學生進行優勢互補,使其能從彼此的身上學習到正確、優秀的學習經驗,并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其多元思維的養成,并充分地挖掘出學生的內在潛力,使其逐漸的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理念,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促進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開展合作學習具有明顯的優勢,它不僅體現在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上,同時還可以增加師生的溝通交流,使教師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心理變化,有助于教師及時合理地更改教學方案,有效提高自身的教學效果。
(二)合作學習的組織要點
合作學習的組織要點為:①合作體驗,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在體驗過程中探索反思,最終獲得成功;②了解知識和生活的聯系,教師引導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重視知識與生活實際的內在聯系;③學生在進行知識難點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將教學內容與生活結合,提高學生對知識難點的理解能力。因此,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地制定合作學習內容及利用課堂時間。對于簡單的問題,學生可以通過獨立思考就能完成的則不需要進行合作學習。而對于難度較大、探究性強的問題就比較適合合作學習。
三、 提高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性——劃分合作學習小組
(一)科學合理的劃分合作小組
要想保障初中數學合作學習的順利展開,那么就要科學合理的劃分初中數學合作小組。首先,教師要充分地了解班級內的所有學生,并對其進行正確的評價,以及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其次,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對其進行合作學習小組的劃分。教師在劃分合作小組的過程中,要合理的劃分合作小組人數,每個學習小組的人數為4~6人,同時教師要合理地將成績優秀與成績較差的學生進行劃分,讓成績好的學生帶動成績差的學生,縮小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使學習小組的成員能共同成長與進步。
(二)明確合作小組組員的分工
要想確保初中數學課堂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那么就要明確合作小組組員的分工。并選出各組的小組長、檢查員、記錄員、匯報員,使小組分工明確,維護合作學習小組的秩序,提高小組內的學習效果。合作小組組員的具體分工為:①小組長,組織合作學習小組內的各項學習活動,管理秩序,協助與領導合作學習小組內成員完成學習任務;②檢查員,協助小組長開展合作學習,控制合作學習時間及管理組內秩序,并收集學生資料,協助小組成員備齊學習中所需要的各種材料;③記錄員,負責記錄小組的討論結果、意見、建議、發言情況,以及記錄小組成員在合作學習中的紀律情況;④匯報員,負責整理合作學習小組的討論結果,并代表小組進行學習成果的匯報。當合作學習小組運行一段時間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組內的職務選擇,讓其輪流的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職務,并進行定期的調換,進而有效的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其健康發展更具全面性。
四、 提高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性——明確小組學習內容
在新課改背景下合作學習要重點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理解,即同學與同學共同學習、成長與進步。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任意的提出意見和建議,并要求學生學會求同存異,揚長避短。這也就要求教師合理地進行合作學習內容的設計,明確要培養學生哪些知識、技能、想法以達到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高。在設計初中數學合作學習教學的過程中,必須目標明確,并始終圍繞所涉及的教學目標,展開具有側重點的教學,促進合作學習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基于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也就導致其在學習數學概念的過程中,會出現解題思路不嚴謹、思路錯誤等現象的發生。而為了有效地規避這類問題的發生,教師可以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以及歷年學生出錯較多的習題,并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整理具有針對性的數學習題,然后將錯誤的解題思路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評價教師給出的解題思路,通過合作學習的形式來探究解題思路存在的問題,并將錯誤進行更正。
例如,講解“若實數x、y滿足(x+y+2)(x+y-1)=0,則x+y的值為( ?)”解題思路時,教師可先將存在問題及錯誤、不嚴謹的解題思路列出,讓學生進行小組交流,發現解題思路中的錯誤,然后再進行改進和完善。
五、 提高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性——構建合作學習情境
教師若一直使用單一宣教的模式開展課堂教學,是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所以在開展初中數學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為構建一個良好的合作學習情境,增加學生的互動積極性,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與提高。
例如,學生在學習“勾股定理”的學習過程中,如果教師提出“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兩邊長,求第三條邊的長度。”的問題。那么學生就會感覺到茫然,不知道從何處對問題進行解答。而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的內容,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為學生展示消防隊員救火的視頻課件,吸引學生注意力。教師再通過語言對學生進行引導,為其創建一個教學情境如:“現在火勢兇猛,消防員無法靠近大樓,但情況緊急消防員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火勢壓制住。已知每層樓高度為3m,消防員只有6.5m長的云梯。假設云梯的底部距離大樓墻基的高度是3m,那么消防員能否通過云梯到三樓滅火?”教師通過將勾股定理的問題轉變為與生活相關的問題,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然后再通過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去探究問題的答案,開發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并為接下來所要開展的“勾股定理”教學起到推動的作用,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應用相結合,也可以讓學生了解只有將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才能體現數學的真正價值,進而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六、 提高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性——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有效方式,在學生互相討論交流過程中,通過問題的提出、分析、解決可以讓學生逐漸加強問題意識。讓學生明白問題意識在學習中的重要性,一個簡單的知識點便可以延伸并加強到其他知識點的掌握。通過討論交流提出問題的過程,就是促進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過程。進而使學生在數學問題中,應用合作學習集合小組成員的智慧,解決疑難困惑的問題。學生在解決疑難問題時,也會在探索答案的過程中遭遇阻礙,這個時候教師要充分地發揮出引路人的作用,引導學生找出問題的重點,抓住相應知識之間的聯系,最終掌握解決問題的關鍵,從而快速地解決問題的疑難點。
七、 提高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性——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合作學習是一種同學之間為了完成共同問題而進行相互交流探討,進而共同解決問題的方式,合作學習組織方式的應用激勵學生共同解決難題。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要科學合理的應用合作學習,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相互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以提高學生發現、探索、解決、理解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產生好學的心理和提升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行程”時,教師可以將知識點與學生上學的路程、時間結合,讓學生明確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聯系,降低“速度×時間=路程”這一內容的理解難度。然后對展開相應的習題訓練,教師要讓學生自行解題,遇到問題后再進行合作學習,并提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然后進行合作分析、集體驗證、最終總結的流程,掌握正確的解題步驟與方法,最終得到正確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思考積極性,提升了學生的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綜合實力的提升,并有效地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效果。
八、 結束語
綜上所述,合理的應用合作學習開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并正確地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讓學生對數學產生學習興趣,從而更加配合數學教師。盡管合作學習給初中數學教學帶來了好處,但合作學習不能作為主要的教學方式,它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因此,教師要合理地設計教學,加強合作學習的實際應用,并不斷地對合作學習進行完善,創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張杰.試論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8(19):131.
[2]唐湘榮.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贏未來,2018(7):97.
[3]邵巖巖.合作學習有效性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及實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15):1.
[4]楊濤.合作學習視角下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探究[J].成功,2018(17):235.
[5]徐小華.基于小組合作模式的初中數學教學實踐研究[J].當代人,2018(24):79.
[6]蘭金耀.淺議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9(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