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曉妹
摘要:我國的農業現代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工業化發展速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向著城鎮地區轉移,準確把握各種機會,及時進行農村土地流轉問題的妥善解決顯得至關重要。我國農村土地流轉問題的產生原因十分復雜,關于有效對策的總結研究,需要相關人員付出更多的努力。本文主要從上述幾個方面出發,結合農村地區土地流轉的現狀,關于土地流轉問題的有效解決簡單提出了一些建議,并且總結了幾項對策。
關鍵詞:農村地區;土地流轉問題;對策研究
土地流轉指的是土地經營權的轉移活動。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關鍵時期,更好地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并且采取一系列的干預措施,有效解決農村土地流轉的相關問題,必須引起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同時獲得農民們的大力支持。為了規范農村地區的土地流轉,從而促進整個市場的健康發展,在農村土地流轉問題的改進中積累下豐富的實踐經驗,筆者就此闡述了幾點自己的看法,僅供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參考借鑒。
一、推進農村土地流轉的重要意義
為了實現勞動力、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創建更加安全、有序的土地經營權轉移環境,同時優化資源配置,進一步加快農業結構的調整,提升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水平,應該強調農村土地流轉舉措的科學應用。另外,要想緩解農業投入制約難題,加快農業規模化、標準化建設后,更好地促進特色產業的形成,最終突顯出新農村建設的現實意義,就必須從不同角度、新的層面出發,進行農村土地流轉問題的具體分析,實現相關問題的合理解決。土地流轉能夠增加農民收入,大大提升土地效益,在解放大量勞動力后,為了城鎮化建設進程的加快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維護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構建新型的經營主體,農村土地適度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更容易產生最大化的經濟效益,也有利于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
二、農村土地流轉中存在的問題
(一)農民思想過于保守
農民始終將“土地”視為基本的生存保障,當作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大多數農民都有著強烈的“戀土情結”,他們擔心土地的流失和土地經營權的轉移,自己就會失去生活依靠,農民畏懼土地流轉這種現象很是普遍,也在潛移默化中增加了農村土地流轉的難度。許多農民對于土地流轉的認識不夠,不能積極配合土地流轉,一方面擔心自己的土地流轉以后找不到其他就業門路,難以進行后續生活,另一方面則擔心土地流轉后所承諾的最終收益無法兌現,他們為了生活不敢冒任何風險。
(二)經營主體認識不夠
很多地區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的經營主體剛剛起步,普遍處于探索階段,因為基礎條件十分薄弱,規范化、標準化建設的成果尚未顯現,帶動作用難以發揮,不僅制約著農村土地流轉工作水平的提升,還限制著土地流轉計劃的具體執行,直接導致土地流轉工作的開展面臨著巨大挑戰。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作為農村土地流轉的主要對象,普遍存在信息化管理難度大,技術研發水平低,農業產業效益慢等問題,金融部門授予這些經營主體的農業貸款額度不高,農村土地流轉規模的擴大以及工作質量的提高因此變得阻力重重。
(三)服務體系并不完善
現階段,我國很多地區的土地流轉服務都存在著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建設滯后,相關制度不夠完善的弊端問題。不同地區的土地流轉管理機構難以發揮有效的監管作用,工作人員責任意識不強,綜合素質不高,未能組建專業化、技術型的農業科技隊伍,在這種情況下,農村土地流轉工作更難有序化推進下去,工作結果自然不盡人意嘲。不論是土地流轉前還是土地流轉后,經營大戶一旦出現了經營問題、財務問題,都可能給參與土地流轉的農民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這樣一來,農民參與農村土地流轉的熱情逐漸下降,不能從多個方面更好地優化土地流轉服務,農民對于農村土地流轉徹底失去興趣不過是個時間問題。
(四)各類權能所屬不清
農民依靠土地承包經營獲得生活保障,農民同時具有土地占有權能、收益權能、使用權能等。然而,農村土地產權的劃分存在所屬不清、面積不準、結構不完整等問題,各種爭議難以消除,直接阻礙著農村土地經營權的正常流轉,農民土地財產權益無法實現,農村經濟的發展困難重重、阻力重重。
三、有效解決農村土地流轉問題的對策研究
(一)改變做法,轉換形式
需要集中的、科學的化解農村土地流轉困難的局面,并且改變農民分散流轉的做法,可以利用一系列的鼓勵條件,更大范圍內實行整村、整社土地流轉,建立完善分配機制后,真正將農村土地流轉與增加農民收入結合在一起,通過宣傳教育,吸引更多農民放棄傳統的生產模式,并將視野直接轉向第二、第三產業。農民從生產工人變成了農業工人,農村土地流轉工作的推進空間更大,同時配合新型合作醫療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真正解除農民們的后顧之優,使他們更加信任土地流轉工作,積極配合農業規模化、標準化、現代化發展。
(二)重視宣傳,做好示范
政府應與土地管理部門進行溝通,實現農村土地流轉工作的協調配合,通過多種渠道宣傳農村土地流轉的相關政策、法律法規等,引起農民重視,加強群眾培訓。另外,政府人員、鄉鎮干部也要提升責任意識,主動學習法律知識,給農民群眾做好示范,使農民群眾更好地了解農村土地流轉的導向意義,積極配合農村土地流轉工作的有序推進,共同促進農村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
(三)完善服務,組建隊伍
通過完善農村地區的土地流轉機制,及時設立獎勵條件,有效運用鼓勵措施等,充分調動農民參與土地流轉的積極性。或與各大企業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為更多農民提供就業保障,使他們安心進城就業創業,土地流轉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需要組建專業化的土地流轉服務隊伍,來為農民提供周到的、全面的土地流轉服務,及時解決各類矛盾,妥善處理各類問題,農村土地流轉工作即可走向更大的成功。
(四)積累經驗,擴大優勢
進一步提高農村土地流轉工作質量,是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關鍵所在吲。應該創新工作方法,不斷積累實踐經驗,在完善了土地流轉相關制度、各項規則后,吸引各地區的龍頭企業積極加入,不斷匯集技術力量、人才力量等,進一步擴大農村土地流轉優勢,把握時機構建多種形式并存的土地流轉模式,最終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注入更多活力。
(五)加強培訓,分享知識
可以派出高素質、專業型的技術人才,及時向農民傳授新技術,確保農民熟練掌握新技術,在實際生產活動中合理應用新技術。定期組織集中授課,并且結合農民的實際需要、接受程度、認知水平等,有針對性的分享基礎知識,各類新技術和新方法的有效宣傳,幫助農民充分了解農村土地流轉的必要性,保障他們的土地財產權益,更好地解決農村土地流轉中的各種矛盾。
四、結語
總而言之,需要建立組織化、集約化、社會化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為了農業現代化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提供有利條件。農村地區全面推進土地流轉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針對土地流轉不規范、不合理的問題進行妥善解決,更好地實現農業規模化經營,成功開辟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農村土地流轉工作創造奇跡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