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琳
摘要:建筑行業的發展對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使我國經濟綜合實力更加強大。建筑工程技術的不斷發展創新,讓我國在全球化發展的進程中不斷展現新的樣貌,使中國的形象與世界先進水平接軌。然而建筑行業因其勞動密集及復雜的工程項目系統和傳統理念的影響,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其中比較突出的就是建筑企業所得稅相關問題,以下重點針對該部分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思路。
關鍵詞:建筑企業;所得稅;問題探討
國家經濟的發展推動著建筑企業的不斷發展,而建筑企業的發展同時也帶動了國家經濟的發展。在建筑行業發展過程中由于管理結構復雜、人員流動性比較大再加上技術對行業整體發展的影響,造成資金鏈容易出現斷裂,進而影響企業所得稅和財務核算,這些都給企業的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困擾。以下主要針對建筑行業的所得稅相關問題邊彳亍分析和討論。
一、建筑企業所得稅涉稅問題
我國建筑產業作為傳統的行業,在發展中經歷了漫長的變革和改進。但是由于建筑行業的特殊性,其項目工程施工地點繁多,且存在施工地點和總部機構所在地不一致的情況,再加上勞務用工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導致企業在進行所得稅繳納時出現了很多不可避免的問題。
(一)地區征稅政策的差異導致的總分機構的異地征稅問題
各個地區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的不同,征稅政策和流程細節存在一定的差異,從而導致建筑企業異地經營出現的所得稅征收問題,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稅源管理的問題,建筑企業通常都在跨地區設立項目部或者分公司,不同地區征稅政策和稅率都會有一定的差異。例如:貴州和湖北等一些省份要求省內的建筑企業在經營當地預交收入的0.2%的企業所得稅,但在廣東等省份企業總項目部匯總繳納,不需要預繳。這樣的差異會導致企業納稅程序和成本的增加,給企業帶來一定的負擔。其次,稅款在退還流程上的差異。因為稅源和稅率的差異問題,經常會出現由于預繳制度的企業管理問題,項目部需要繳納稅款,而這種情況下到總公司又存在退稅的問題。不同地區的稅務機構稅收制度和執行情況不盡相同,有的稅收機構要求在預繳當地退還多出的部分,但有的地區又要求在總公司進行退稅操作。這樣加大了企業所得稅繳納的復雜程度。
(二)人力資源市場和原材料市場的不規范造成的稅務執行問題
建筑行業的人工成本上漲,而建筑企業的人力主要來源于小型的勞務隊或者勞動派遣公司,而這些勞務隊或者派遣公司往往存在登記信息缺失和沒有合法進行稅務申報等情況,這就造成企業的人力成本支出無法取得有效的發票或者虛開發票的情況,因此很多情況下支出人力成本的費用無法進行稅務的抵免。另外還有的勞務公司沒有進行合法的稅務申報,導致稅務機關無法進行成本支出真實性的比對,而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稅收壓力。
除了以上兩個比較普遍的問題外,關于建筑企業所得稅同時還存在海外經營導致的征稅問題、融資模式不同出現的稅務成本認定等問題以及建筑工藝導致的征稅問題等,都對建筑企業的稅務征收問題產生了很多的影響。這些問題無疑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稅務負擔,而且由于稅務問題的復雜性,增加了企業管理的難度和企業人力成本的支出,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阻礙。因此合理的認清問題并尋求解決之道是建筑企業迫切面臨的問題,以下提出幾點解決思路。
二、建筑企業所得稅問題解決思路
(一)企業渠道協調稅收政策調整
隨著建筑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企業的跨區域經營是發展的必經階段。針對跨區域納稅出現的政策和流程的差異問題,可以成立專門的行業協會或者團體為建筑企業的跨地區納稅問題提供溝通平臺和反饋渠道,把行業稅收出現的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和反饋,在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基礎上不斷優化稅收政策和流程,另外通過這種方式也可以很好地避免稅收中出現的漏洞,降低企業稅收風險的同時也為政府部門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參考依據。
(二)規范勞務市場秩序井然有條
勞務問題一直是建筑企業面臨的比較重大的問題,鑒于目前出現的勞務公司或者人力資源公司不正規的情況可以加大勞務公司和人力資源公司的整頓力度,同時通過政策迫使企業選擇專業的勞務管理渠道。通過這樣的方式緩解企業勞務管理上的壓力,使企業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提升建筑質量上,同時避免了稅務成本認定給企業帶來的困擾。另外,對不正規的勞務公司或者團體加大整頓力度,防止出現虛開發票或者違規開票給建筑企業帶來的損失。
(三)設立專業化海外部門降低納稅難度
針對海外業務拓展出現的問題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改善:首先,針對拓展海外業務的公司一定要建立海外運營機構,并且通過專業的機構幫助系統的了解當地的稅收政策和優惠政策,根據企業開展的建筑業務特點和方式制定企業稅收繳納流程。通過這種方式避免企業出現被重復征稅的問題和收入成本核算分配出現的不清楚的問題。其次,建立專職處理海外稅務問題和國內相應的對接專職處理集中核算中的稅收減免問題。最后,設立相關的稅務機關解決海外稅務爭議問題。這就需要國家相關的政府機關加強國際合作,為海外稅務糾紛問題提供解決渠道。
(四)稅收策劃與融資并行
建筑企業融資中也會出現相應的稅收風險問題,針對該問題首先可以通過小微企業的融資政策,借助專業的金融機構得到保證金貸款從而避免稅收風險。其次,針對某些特殊的融資企業,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和稅務機關及時登記備案,系統的了解融資的方式和方法,掌握核心的稅收政策,對于有爭議的條款及時明確其操作流程。最后,借助非銀行的金融系統融資,通過銀行托管的方式,得到相關的稅務扣除憑證的取得。
(五)小微企業折扣和高科技企業優惠
針對規模較小的建筑企業,一方面借助與勞務公司的合作盡量減少企業員工人數,另外在經營的過程中通過租賃的方式獲得施工所需的設備,減少企業的資產規模,從而取得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另一方面企業借助技術的提高取得高科技企業的資質,不斷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和響應國家政策的號召提升企業的環保水平。同時不斷提升企業技術上的研發生產,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同時享受相關的納稅優惠政策。
(六)收入確認模式
建筑單位通過與稅務機構探索新的征稅模式。例如,利用建筑企業的預繳清算的納稅模式,根據實收款項開增值稅發票的預繳所得稅,在項目竣工后結合實際的情況進行再次核算,防止出現成本收入的偏差。同時針對前期稅負比較大的情況,適當減少稅款的申報和退稅的實際工作量,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
三、結語
稅務問題是每個企業都面臨的重要的問題,特別是針對比較復雜的建筑企業稅務問題直接關系到企業的良性發展。因此對建筑企業的所得稅的研究和改善刻不容緩,特別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不斷根據政策的調整建立完善的稅務體系,并且依靠專業的稅務機構及時了解最新的稅務政策,結合自身的發展特點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同時通過相關的優惠政策減少企業的稅收壓力和稅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