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謙
摘要:隨著建筑行業逐漸發展成熟,建筑企業也需要在內部的財務管理上進行進一步的優化和升級。企業內部管理人員需要對財務問題進行更加精細化的管理和規劃,特別是對企業稅務問題進行細致的核算和管理。本文將具體分析建筑企業在進行稅務管理時需要遵循的原則,并探究如何在具體工作中做好企業的稅務管理,希望能為建筑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建筑企業;稅務管理;風險籌劃
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使得稅務體系需要不斷的改革和創新,各類企業的財務人員也需要對國家新政策和社會發展新環境進行不斷的學習和思考。特別是對于建筑企業的發展而言,財務管理人員需要對企業的自身特點和發展需求進行更加全方位和長遠的思考,綜合這些因素來制定更加適應企業長遠發展的稅務管理方案。
一、建筑企業所得稅稅務籌劃管理概述
(一)稅務籌劃管理原因
如今,稅收籌劃已經成為企業中必要的財務工作組成部分之一,關系到企業自身盈利。作為關乎企業經濟以及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企業中的稅務管理勢必要追求合理情形下的利益最大化。如何在合理合法且做到防范涉稅風險的情況下實現最低額度的稅務,一度成為困擾企業的難題。當前,稅務為納稅者提供了各種節稅的優惠政策,這些政策確實可以減輕納稅者納稅負擔,并毫無風險。但這些節稅措施于企業而言,往往并非最佳選擇。盡管節稅政策安全可行,但其優惠政策過于被動,喪失了主觀能動性,并不適合企業生產經營的多樣性。因此,縱觀當前眾多減稅方式,稅務籌劃無疑最適合企業,一方面,稅務籌劃能夠研究企業自身的經營特點和生產模式,從而制定合適的納稅方案。另一方面,稅務籌劃可以調節企業自身發展,促進企業利潤最大化。
(二)稅務籌劃管理意義
與大多數企業一樣,建筑企業是一項需要資金才能長久運作的企業,企業財務管理往往要承擔很大的工作壓力。當前建筑行業發展形勢一片大好,促使其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與此同時,國內施行的低價中標制度加重了建筑企業的讓利。這便意味著建筑企業不僅要擁有足夠金額的資金去啟動眼下的工程項目,還要承擔高額的稅費。由此可見,建筑企業的稅收籌劃往往比其他企業更為迫切。稅收籌劃不僅可以有效合理的降低稅負,使企業擁有能夠良性循環的資本,增強企業在建筑行業中的競爭實力,凸顯企業優勢,還能通過稅務籌劃,合法利用相關規定,延期繳納稅務,為企業的資金流轉爭取寶貴的時間,增強企業財務的靈活性。由于建筑項目的規模龐大,施工周期長,其中還存在多種資金風險,很多建筑企業并不能按照預期時間收回投入資金,而資金運轉的延誤極有可能對接下來的建筑項目造成影響。稅務延期繳納可以暫時緩解建筑企業的財務壓力,加強企業運作的穩定性。除此以外,建筑行業的稅務籌劃能夠主觀影響企業的規劃投資、生產決策等,明確投資目標,減少盲目投資的風險,加強企業的理財能力,從而能夠實現長足穩定的發展Ⅲ。
二、建筑企業所得稅務籌劃管理分析
(一)嚴格遵循稅務籌劃原則
隨著稅制改革,國內的稅收體系越來越成熟,且呈現出復雜的趨勢,在此環境下,稅務政策要求各大企業合理合法地進行稅務籌劃。稅務籌劃在目前企業環境中仍有一定的博弈成分,其籌劃原理是通過現有稅法的部分不完善之處進行交稅,從而降低稅務,而伴隨著體系的完善,稅法只會日益趨于完善,這對企業稅務而言無疑增加其負擔。稅務籌劃必須在了解稅法的基礎上進行操作,具有極強的實操性,在企業稅務籌劃中,需要遵循下列原則:其一,籌劃過程必須按照現有法規進行操作,倘若出現違背稅法,則構成偷稅行為。再者,遵法實際上是為自身行為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執法合法在某種程度上也受到法律的保護。其二,稅務籌劃必須具備相應的資金和成本,其籌劃必須要履行成本效應原則。其三,每個企業自身經營管理特點不同,即便是同為建筑企業,企業之間所承包的建筑項目性質不同,規模不同,各自企業所涉及的納稅不一致,因此企業稅務籌劃不能彼此照搬,重視自身企業的特點,結合相應發展形勢,找到適合的籌劃方案。其四,法律未來的發展形勢仍然是當前稅務籌劃項目關注的重點,從事稅務籌劃的工作人員應該及時關注國家所頒布的最新法律消息,了解稅法動態。建筑行業自身特點十分濃郁,建筑企業的稅務籌劃應當洞悉行業內相關法規,為企業制定與其發展相符的稅務籌劃。
(二)實踐中具體操作要點分析
1.組建小集團。建筑企業也可以通過組建小的公司集團來適當減少繳納的稅務費用,利用組織形式的不同來進行稅務的分攤。建筑母公司通過建立子公司的方式來進行分塊投資,既能夠更加廣泛地占領市場份額,又能夠對整體企業的稅務支出進行削減。根據稅務法的明文規定,新成立的企業或單位在開業之初的執行口徑應當統一為納稅人取得營業執照上所標明的成立日期。例如,企業取得的營業執照上所標注的日期是6月30日之前則應當作為一個納稅年度,該企業應當享受定期減免稅的優惠政策。如果該企業取得營業執照上所標注的日期是在6月30日之后,那么企業可以向主管稅務的單位提出申請,使得企業能夠按照當年所繳納的企業所得稅進行定期減征和免稅等優惠政策的延期,使得減免企業所得稅的執行研制下一個年度開始計算。如果企業在按照這一方法進行納稅之后在下一年度發生虧損情況,那么上一年度已繳納的稅款不會予以退還。因此建筑企業在選擇納稅優惠方式時應當進行更加細致和全面的考量,對子公司的盈利情況進行更加精準的考察,在保證總公司的經營情況穩定的前提之下進行稅務政策的調整,以此來制定出最符合集團利益的稅務方案。
2.成立低稅下級機構。當前部分經濟發展較快的區域實現的稅率一般為15%,對部分經濟發展較慢的區域實行鼓勵減稅政策,例如西部大開發區域的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而這一政策必然將在短時間內保留。因此,建筑企業根據這一優惠政策考慮在部分低稅地區投資建設下級機構。再加上建筑企業本身具備下級機構建立的優勢,西部開發通常對建筑行業等基礎設施需求量較大,建筑企業可以通過分擔國家西部建設所需要的建設項目贏得享受低稅區域的優惠政策的權利。另外,處于建筑企業工作項目范圍涉獵較廣的特點,即便是在西部待開發區域,也能擁有較多的潛在建筑項目。同樣,國家在鼓勵殘障人士就業的同時對招收該類社會弱勢群體的企業單位予以降低稅務的優惠政策,建筑企業也可以利用這一優惠政策,一方面,幫助這群社會人士就業,維護社會和諧;另一方面,降低稅務,達到更優效益。
三、結語
建筑企業內部的財務人員在進行納稅的規劃管理中,需要對企業的整體運營情況進行精細的考察,結合自身企業的發展特點和發展需求來進行納稅方案的策劃。財務管理人員需要融人多元化的管理理念,以創造更大的企業經濟收益為目標來進行企業的組織形式規劃和財務管理規劃。企業的財務人員需要重視內部的稅務改革,對國家政策進行更加細致深入的研究和學習,不斷地提升自身在稅務管理方面的專業能力,使得企業的稅務管理形式能夠跟上國家政策和社會發展環境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