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妍
摘? 要;高速的經濟發展給我國污水處理市場帶來了新的挑戰。EPC總承包項目通過承包設計、采購、施工、運行等全過程,既可以降低項目的成本,又可以充分發揮項目各技術的優勢,因此得到了廣泛的使用。本文分析EPC總承包項目承包管理中存在的風險和可能的問題,并提出積極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 EPC總承包項目;成本管理;污水處理廠
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工程總承包)總承包工程已協商的合同總價承擔包括承包設計、采購、施工、運行等全過程,總承包商對工程的質量、進度、安全、成本等全權負責,以滿足業主的需求。EPC總承包工程項目有兩個方面的優勢:一方面更方便業主方確定EPC工程的成本和工期,降低協調各項工程施工的難度,使業主能夠獲得最大的投資收益;另一方面,總承包商以EPC工程項目的形式進行施工建設期間,更能夠統籌協調各項技術,充分發揮各項技術的優勢,在總管理和協調上自由度也較大。但由于工程項目的復雜度較高,所以承包商需注重成本管理,做到保質、保量、高收益。
一、EPC總承包項目中存在的成本管理風險
(一)總承包商面臨的風險
第一,不熟悉項目環境帶來的風險。承包商在開始施工前,如果沒有對現場施工環境開展詳細周全的調查分析工作,就很有可能因疏忽而沒有發現可能出現的成本風險,這不利于后期施工,將直接增加人力、管理成本等。
第二,總承包商缺少在工程設計、設備采購上的主導權。例如分包商在開展分包項目時,具體的采購由分包商具體負責,但分包商最終的采購價格通常會超出總承包商的預算,使得采購成本上升。
第三,在設計、采購、施工方面存在協同風險。總承包商的施工建設,一般要同時推進設計、采購、施工這3個環節,一旦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到其他兩個環節,造成停工,而工期延誤是導致成本增加的重要因素。
第四,總承包商缺乏對現場的有力組織和管理。由于沒有合理配置現場施工的人力、材料、設備等,也沒有將技術和安全交底,所以前后工序的銜接出現問題,進而增加成本。以某污水處理廠的合同為例,工程范圍包括勘察、設計、設備供貨、設備及管配件安裝、土建施工、組織調試、試運行、運行階段指導培訓、項目竣工驗收等,合同的范圍比傳統承包范圍要廣很多,內容也更詳盡,持續時間長。在此工作范圍內,總承包商需承擔所有費用。
(二)污水處理廠面臨的成本風險
污水處理廠存在的成本管理風險主要包括:一是總承包商無法對污水處理新提出的設計或要求尋求索賠,就會增加工程成本。例如在炎熱的地區,總承包商為確保施工人員的身心健康,需要承擔高溫補貼費用或者空調補助費用。二是污水處理廠不能及時提供足夠的資金,會使施工延期,產生風險。過長的施工建設周期會帶來人工費、材料費、分包價格的上漲等,這些也會帶來不少的成本負擔。三是污水處理廠因不履約,在建設場地、基本物資保障的供應上無法及時提供基礎必要的施工條件,項目的成本自然就會增加。
(三)外部環境面臨的風險
通常來說,稅率、匯率、通貨膨脹等是面臨的主要的外部環境風險。舉例來說,境外EPC總承包項目一般建設周期較長,相應會增加匯率的風險,如果人民幣大幅度增值、美元到賬遲滯,就會出現經濟損失。此外,稅率風險是可能的風險,它主要由不同地區采取不同的稅收政策導致地區之間存在差異造成的。如在某些地區增值稅、銷項稅額可以免除,但在另外一些地區則不會免除,在這種情況下,這些款項就無法得到彌補。最后,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會導致通貨膨脹,這將增加那些有較長的施工周期工程的人工、材料、設備等成本。
二、EPC總承包項目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如何使收益最大化
降低成本使經濟收益最大化是污水處理廠進行成本管理的最終目標。但它有一個前提條件,即確保總承包項目的價值鏈完整。然而在實際的項目管理中,很多因素容易導致成本增加,進而影響預期收益。這些因素包括總承包項目的總體范圍和具體內容、項目延期導致的違約、提前完工需花費的獎勵、項目提前運營導致的利潤分配、總承包商的形象和品牌信譽等。如果沒有綜合考慮這些影響因子,工程項目的成本管理工作就會受限,進一步影響工程的收益預期。
(二)如何實現動態管理
動態管理是EPC總承包項目工程建設的一大特點,它不是一個靜止的過程,因此在對其進行成本管理時要依照動態性原則,實行全面性和全過程管理。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一方面要實事求是,另一方面要強化改革創新,使管理方案逐漸完善、具有新意。與此同時,要充分利用項目之間相互關聯的特點,對其進行分析和管理,使精細化管理成為可能。要做到這一點,運用EPC總承包項目實施成本管理時,要把各個部門、各個管控點統籌協調起來,迅速發現其中的問題,并果斷采取措施進行處理、糾正。從項目的規劃到竣工驗收,都要納入成本管理的范疇。但在管理項目時,出現管理意識不強、方法老舊等問題,使得動態性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難度。
(三)如何解決參建方爭議
污水處理廠使用EPC總承包形式,目的是推進水質達標。傳統的總承包模式,在設計、施工和采購等各環節都各自為政,沒有凝聚力。而EPC總承包模式則由總承包商統一進行設計、采購和施工,進行協調和全過程處理,具有很大的優勢。但這要求EPC總承包商對合同條款約定十分熟悉,能明確使各參建單位按約定的工作范圍。它同樣要求花費更多的精力整合資源,處理各參建單位的協作問題。但實際施工中,EPC總承包單位很難保持設計、施工、采購等各方面的高水平高標準狀態,這就可能使各參建單位存在爭議。解決這些爭議需要額外支出,導致項目成本增加。
三、EPC總承包項目成本管理的措施
EPC總承包項目成本管理存在各種各樣的風險,在成本管理的過程中,應該抓住重點,想好應對措施。
(一)重視市場調研
總承包商應提前做好EPC項目成本管理的各項準備工作。首先,要積極進行市場調研,熟悉和了解項目環境,同時識別和規避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如在設置成本管理費用時,可分為可預見的費用成本和不可預見的費用成本。按以往的經驗,如果總承包商沒有充分做好對市場風險、項目風險等的評估工作,合同一旦簽訂,后期出現風險則由總承包商負責,這會影響成本管理的實效。因此,總承包商要將調研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分析和研究調研結果,在合同中規避合同風險、定價風險或約定共同承擔風險,提高成本管理的有效性。
(二)進行限額設計
發揮投資估算的作用是限額設計的重心。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報告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初步的設計方案。在此基礎上,以初步設計方案計算出成本,計算和把控施工方案。在實操過程中,要把控好批準后的投資估算,在審批的投資金額中對整體工程資金加以控制,計算出實際支出的工程總成本,最后綜合后依次分解總成本,形成對多個項目的投資測算。在限額設計時,必須使設計盡可能滿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在后期盡可能不進行設計變更,以免后期施工超出預算。
(三)謹慎進行審核設計的變更
在實際施工時,EPC總承包項目進行設計變更、工程簽證變更等事宜不可避免。這就對總承包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一方面,總承包商需要與設計方和施工方多加溝通,落實圖紙會審,如期完成設計交底等工作。另一方面,總承包商還要加強與業主方的對話,清楚地了解業主的設計意圖,避免出現理解錯誤而影響后續的施工。后期只要出現設計變更,總承包商首先要做的是審核變更的合理性,并對工程量進行準確計算。執行變更時更要加強監督和管控。例如,當分包人提出變更申請時,總承包商要指派專業人員嚴格審核變更的范圍,依照規范的流程完成變更手續。工程的參建方也要參與進來,對變更的部分進行確認,同時修改合同內容,確定變更后的工程量。
(四)提高成本管理控制能力
EPC總承包項目的成本管理主要集中在設計、采購、施工這3個環節。總承包商要自始至終把握好對成本進行控制的主動權。例如進行談判,就要將設計權以合同的方式清晰地規定下來,以精湛的設計能力提前做好準備工作。此外,還要相當熟悉國內外的技術標準,促進自身技術能力提高。總承包商還要能夠有條理地分析社會、經濟、自然因素等,制定較為完善的管理計劃。
四、結語
當前,隨著市場競爭的需要,EPC總承包項目管理模式在許多行業中出現,污水處理廠的EPC總承包項目模式既是借助項目的優越性,也是基于我國對污水處理的市場需求及處理的有效性。要充分發揮EPC總承包項目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優勢,積極應對存在的風險和問題。
(作者單位為唐山市東郊污水處理廠)
參考文獻
[1] 張君平,王丹. EPC工程總承包項目的合同管理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21):2604.
[2] 郭念,萬曉輝.淺析全地下式污水處理廠EPC總承包的進度控制[J].低碳世界,2017(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