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英
摘 要:初中的數學學習對于整個數學學科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為小學基礎數學和高中難度較大的數學形成一種承上啟下的作用。為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和提升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而言。初中數學教學出現了非常重要的問題,使得初中數學教學陷入了泥沼,在對于學生數學探究能力的培養上無法做到有效的提升。所以,本文就目前初中數學教學狀況作出分析,對在此背景下的學生數學探究能力的提升做了一定的探討,希望能找出最適應當下教育背景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數學;探究能力
在最新的數學教學要求中提出,初中數學已經不能僅僅維持最初記憶和模仿的要求,而是要在原先的教學模式中逐漸融入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實踐能力等元素。由此可以看出,教師必須要將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加入到教學活動中。使學生能夠從最初的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的探究知識,最終使得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素養。
一、數學教學,激發探究興趣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一個求知若渴的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通常表現為興趣廣泛,思維敏捷。他們會有很多豐富的幻想,看待事物也有非常獨到的見解。但是,這一階段的學生通常還伴隨著學生心理狀態的不成熟,導致學生在課堂期間專注力較為薄弱[1]。所以,教師要在上課期間增加與學生的課堂互動。適當的增加學生進行數學探究的機會。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最終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產生樂趣之后自然會對數學的學習充滿主動性。所以,教師就應該通過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從而來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只有學生的探究精神月濃厚,數學課堂才會越活躍,數學的學習效果才會越顯著。
例如:在進行三角形的學習時,會出現一個這樣的問題,面對三角形中最為重要的角平分線、高線、中線的學習時,怎樣才能將其準確的畫出來。這時教師就可以先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然后引導學生親自動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一般會表現得非常有積極性[2]。最終在教師進行正確的講解示范時對于這一部分的知識點掌握的更加牢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常會表現得非常積極活躍,通過一系列主動的動手學習就將問題解決,這也是一種學習方法的提升。另外,還可以利用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探究學習,通過學生在討論中不斷的利用分類思想進行探究,使得學生在學會知識之余還學會了一種新的思維方式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又增加了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二、課堂教學,培養探究能力
另外,教師還可以將一部分的開放性的問題引入課堂,從而里實現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何為開放性問題,意思就是經過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獨立思考來將整個教學過程中所需要學習的內容進行共同學習共同領悟。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往往只是針對對于探究能力有了基礎的認知之后的學生。所以教師一般會將這種方法運用于對學生的數學探究能力提升上面。它不僅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數學探究能力,還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課堂效率[3]。從而鍛煉出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比如:在學習特殊的平行四邊形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開始之前就準備好相應的教具。然后對教具進行編號,其次再將學生進行分組,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將教具進行分類。這樣一來,學生可以在討論過程中通過對教具特點的簡單認識,來加深對于特殊平行四邊形概念、定義的印象。然后再通過課堂結束之前教師對于課堂重點的再次歸納,可以在鍛煉學生數學探究能力的同時,保證數學課堂的高效。
三、拓展思維,主動進行探究
對于初中數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教師的課后反思就顯得尤為重要。而課后反思,指的就是教師在結束當天的教學任務之后,在引導學生對于當天所學的課堂重點進行了再次總結概括,使學生能夠拓展思維,最終形成主動探究的意識。除此之外,還針對所探究的知識進行再次的總結,使學生通過課后反思進行知識點的再次鞏固加深[4]。通過學習反思,將自身所存在的問題和弊端進行進一步的改正。最終實現探究能力的真正提升。比如:在學習“立體圖形體積求解”的問題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后進行知識點的歸納總結。然后再將所獲得的想法運用到日常學習中,最終使學生能夠形成完整的數學思維。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學是基礎學習中最為重要的學科。數學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縝密的邏輯思維,完成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教師更應該更新教學方法,保證學生為學習主題。通過學生創新數學教學方法、課堂教學,拓展學生思維,最終實現學生數學探究能力的培養。使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可以得到提升。最終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 洪文才.淺談新課標下初中數學探究能力的培養[J].魅力中國,2019,(35):171-172.
[2] 洪文才.淺談新課標下初中數學探究能力的培養[J].數碼設計(上),2019,(5):73-74.
[3] 羅方斌.淺談新課標下初中數學教育探究能力的培養[J].數學大世界(上旬版),2018,(8):53.
[4] 羅方斌.淺談新課標下初中數學教育探究能力的培養[J].數學大世界,2018,000 (008):P.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