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摘 要:從實施新課程教學以來,小學的音樂教學已經出現了很多的變化,具體表現在新課程標準的有關精神與思想切實的融入到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來。使得,小學音樂教學形式更加的豐富多彩。在新課程標準中明確的指出,音樂鑒賞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就是說想要更好的切合課程標準,那么就需要增強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在當前課程標準精神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探究“聲勢律動”在音樂教學中的創設與應用勢在必行。
關鍵詞:小學音樂;音樂審美;聲勢律動
一、“聲勢律動”的含義
所謂聲勢,就是把自己的身體當作樂器,通過各種不同的動作和姿勢來制造出不同的聲響,比如拍手、拍肩、拍腿、跺腳以及捻指等。聲勢是人類表達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學生可以借助自己所熟悉的肢體在已有的音樂基礎上進行節奏的訓練,這個過程充滿了好奇和挑戰,不僅促進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還能促進學生開發創造性思維。
而律動指的是借助有律動的身體動作或者姿態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和體會。律動教學是奧爾夫和達爾克羅茲都提倡的教學方法,是培養學生感受音樂和理解音樂的良好途徑,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同時對培養學生的音樂節奏感、肢體協調性也有著積極的作用。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利用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基于音樂本身進而不斷創造律動的機會,鼓勵學生借助自己喜愛的肢體語言表達對音樂的感悟和體會,以此達到靜動結合的目的,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的體驗和學習過程中。
二、以“聲勢律動”培養學習能力
節奏感是人與生俱來的,人的動作本身就帶有節奏的能力,從最簡單的行走到日常最基本的動作,都為節奏教學提供了相應的素材。例如,在小學音樂三年級欣賞課《在鐘表店里》的教學過程中,當學生第一次聆聽樂曲時,大部分的學生就會隨著音樂的節奏自然地動起來:有些同學或用腳掌或用腳跟不斷地點地;有些同學的手指不由自主點擊著桌面;還有些同學不斷在點頭或是晃著腦袋,這就是人與生俱來的音樂節奏感。他們就會在音樂節奏中顯得更加活躍更加自然并且毫無約束。
因此,在實際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根據音樂中的旋律、節奏及速度等音樂要素不由自主地通過身體動作積極地反映出來。這種教學方法不但可以激起學生學習音樂的本能,更可以喚起學生的音樂細胞,培養學生聆聽音樂的能力以及對音樂的節奏感。
音樂教學的重要目的是為了音樂審美,而審美主要就是建立在欣賞音樂的基礎上。聲勢律動使得肢體與音樂相融合,在欣賞音樂作品時抓住音樂要素,利用多姿多樣的律動方式來體驗音樂速度、力度以及情感的變化,從而增強學生欣賞音樂的能力。一般而言,活潑歡快的樂曲情感采用的音樂節奏速度較為明快,而相對的難過、悲傷等情緒就需要慢節奏來展現,代表內心的凝重與深沉。因此,我們在采取聲勢教學時也應該根據作品的速度和情感來選擇與之相匹配的律動方式。
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樂曲節奏,能變化出多種不同形式的聲勢律動方式。在音樂教學中,我們還可以根據音樂節拍來使用聲勢律動。如在小學三年級音樂《小白船》一課的歌唱教學中,我們可以讓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跟著音樂節奏做拍手和拍肩膀的聲勢律動來體驗歌曲三拍子的節奏特點,并在律動中掌握其強弱規律。
聲勢律動可以肢體與音樂有效結合,在音樂的速度、情感、節拍上變化出多種不同的律動方式。當然,我們還可以抓住音樂的旋律來進行聲勢律動,比如上行的音樂旋律可以使用身體從下往上傾的律動,而下行的旋律就可以讓身體從上往下蹲。或者,我們可以用雙手去體現旋律的流動。當學生在隨著音樂做相應的聲勢律動時,無形中能掌握音樂的基本要素,深入品味音樂內涵,提高音樂欣賞能力。
傳統的小學音樂教學是將知識的傳授,技能的訓練放在首位。而現在,新課標則要求將音樂審美作為教學的核心內容貫穿于音樂課堂的始終。音樂審美不僅僅指的是欣賞音樂,更應該是心靈與音樂意境的合而為一并且能表達音樂作品所呈現的情感。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當學生在學習或聆聽音樂時,往往不滿足于安靜地聽音樂,有時會情不自禁地加上一些動作。還有的學生在聽到音樂的速度變快,力度變強,音樂情緒變得熱烈時,控制不住內心的澎湃,個個激動得拍打起身邊的同學。這一現象說明大部分學生都擁有表達音樂的本能,他們的內心是隨著音樂的起伏而波動的,然而要求學生端正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聆聽音樂卻限制了他們想要表達音樂的那份沖動或者使用了不恰當的方式去表達音樂的情感。我們應該順應學生的本能,對學生加以鼓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將自己的心靈與樂曲的意境相互融合,采用合適的聲勢律動來表現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提高表達音樂作品的能力。
總而言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適當地引入聲勢律動教學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需要。因此,作為音樂教師,我們應把握機會將聲勢律動合理地應用于小學音樂教學中,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引導學生動靜結合,愉快學習,主動學習,使學生對音樂作品有著更為深入和透徹的理解,體會音樂的獨特魅力,提升音樂素養和音樂鑒賞能力,從而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葉恬恬. 淺談聲勢律動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 都市家教月刊, 2017(3):25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