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佳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創造能力、創新思維培養的關鍵期,很多學生在小學階段所培養的數學思維、形成的數學能力、塑造的數學意識對其終生發展都會產生積極影響。然而,在目前的很多小學數學課堂,由于教師對學生創造能力培養不夠重視,導致很多學生在數學學習方式、思維習慣、理解能力上出現嚴重問題,有的學生疲于題海戰術,有些學生苦于死記硬背,有些學生忙于應付差事。對此,教師應該引起重視,并以創造能力培養為導向,就教學措施進行優化、教學模式不斷革新、教學路徑予以拓展,以促使學生在科學方法的指導下創造性學習數學,全面提升數學綜合素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創造能力;培養;塑造
小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與塑造,是一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過程,離不開教師的科學指導,更離不開學生的強化訓練。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以靈活設計教學活動、科學優化教學對策為驅動,讓學生在靈活、多元、豐富的教學生態內學習數學,精準理解數學外延,深刻感知數學內涵,為實現創造能力的全面提升與充分培養而奠定基礎,提供保障。
一、不斷革新教育理念,全面提升教師創造性組織教學的能力
眾所周知,小學生數學創造力的培養和形成,與教師影響有著密切關系。故此,教師應該將創新理念、創造意識滲透至數學教學的方方面面,讓學生在教師引領下學會創新、懂得創造,實現數學創造力發展與教師創造性教學同步推進。
一方面,教師應該加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創造能力。通過學習、培訓、教研等方式,不斷為自己充電,讓自己的教學素養、創造能力與教學需要相適應,與學生發展夙愿相契合,進而為學生數學創造力培養提供源源不斷的科學指引。
另一方面,教師必須優化教法,使自己的教學方法能夠結合不同知識內容,靈活切換且永葆新意,給予學生以思想和意識層面的深刻影響。面對同一數學問題,教師應該率先垂范,采用不同方法去解答,并鼓勵學生充分調動創造潛能,和教師一道去研究,一起用創造性策略來解決。第三,教師應該學會放手,盡量將課堂交給學生,動員學生在自主探索、積極參與、協作互助,在充分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的過程中,為學生營造具有民主性、創新性氛圍的教學生態,促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得到切實開掘,為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效率得到切實提升而奠定基礎。
二、切實關注個性差異,不斷推進學生創造性學習數學的興趣
小學生數學創造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受到學習興趣的影響。唯有在濃厚興趣輔助下的學習活動,方可得到學生的積極參與,促使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無限激活。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多關注學生學習需要和個性差異,以數學興趣培養為抓手,兼顧學生數學創造力培養。首先,教師要加強對數學問題的利用,多創設有利于學生數學創造力培養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層層深入,不斷變化的問題引導下,增強深入探究、積極思考、創造性解答問題意識的培養。在問題設置時,應切實遵循由易到難、梯度適中的原則,使學生的求知欲、創造力得到激活與拓展。例如,面對數學問題:(6+2)+(8+4)=?教師在解答指導時,可以先引導學生按照常規加法計算法則進行計算,在確保所有學生可以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在指導學生進行創新,對原有算式進行整合變換,使原算式變為:(6+4)+(8+2)=?此時,學生的解答思路自會豁然開朗,計算難度也會得到切實降低,創造能力更會得到有效激活。
三、充分了解學習特點,適時激活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階段是學生思維能力最活躍,個性特征最顯著的時期。很多學生對于新鮮的數學問題,往往都有著很強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對此,教師應該切實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性,對于學生的好奇心給予更多關注和重視,讓學生在好奇心的刺激下,激活創造力,敢于打破常規,用具有創造性、前瞻性的思想和意識學習數學、解決數學問題。同時,對于學生基于好奇所提出的諸多超常規問題,應該給予肯定和贊賞,在確保學生好奇心得到保護、尊重、發展的基礎上,調動學生參與實踐,開展探索,進行思考的主動性,另外,對于一些與生活關聯比較緊密的數學問題、知識在進行解答、教學時,教師也應該靈活創新,鼓勵學生去探尋其生活原型,促使學生在學習方式上由抽象向具體遷移,以全面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
四、結語
總之,小學學生的創造能力是無窮無盡的,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該加強開發與激活,不斷優化教學措施、變革教學手段、創新教學形式,給予學生更多探索、體驗、感知的機會,鼓勵學生學會創造性學習數學知識、分析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以促使學生在積極參與、深度實踐、尋求創新中實現創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和切實塑造。
參考文獻:
[1]馬蓉.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與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9(16).
[2]王世俊.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途徑[J].學周刊,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