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的思維模式,對加強記憶、提高學習效率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可和普遍應用。初中英語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最重要的一門學科,其中寫作是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最基本的要求,是英語語言輸出的重要環節,也是考核學生英語成績的重要標準之一。在傳統教學模式中,英語教師針對寫作環節教學,主要講解寫作技巧,要求學生背誦范文,很少對學生講解寫作思路、思維框架和結構,既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創新意識,也不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诖?,本文以初中英語讀后寫作教學為例,重點研究思維導圖應用的可行性以及應用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讀后寫作;思維導圖;可行性;應用
【作者簡介】江雪晴(1977.02-),女,福建福安人,福安市老區中學,中學一級英語教師,本科。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開展英語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利用英語語言進行正常的溝通與交流。聽、說、讀、寫是英語教學的基本內容,更是培養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基本要求。讀后寫作教學,顧名思義,就是在閱讀的基礎上開展寫作教學,根據閱讀內容靈活地設計寫作任務,不同的體裁設計不同的寫作方式,重點訓練學生從句到篇的寫作能力。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提高教學質量,而采取思維導圖方式教學,將讀和寫有效融合,促使閱讀內容和寫作內容有效銜接起來,防止出現斷層現象,既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提高寫作質量,對提升讀后寫作教學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一、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讀后寫作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
1. 滿足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最新版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初中英語教學活動,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包括教學條件、學情,科學合理利用各種傳統教學媒介,比如實物、模型、教學掛圖、簡筆畫、卡片、白板或者是黑板,并創造性使用現代各種先進的教學資源,比如網絡、多媒體和音像,從而有效豐富初中英語教學內容和形式,為學生營造出真實的語言語境,促使學生在語境中體驗、嘗試、模仿和觀察,體現出英語學習的交際性和真實性特征。思維導圖教學模式是一種先進、高效的教學手段,在初中英語讀后寫作教學中有效應用,正好可以滿足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
2. 符合語言習得的規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讀后寫作教學可以有效銜接閱讀和寫作兩大板塊,彌補兩者之間的斷層,不僅注重信息的輸入,還注重輸入信息的儲存和運用。從信息傳遞的角度看,思維導圖并非有此作用,而是將學習者現有的知識進行轉換,轉換成人的感官可以領悟的知識。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就是思維可視化的過程,將思維呈現出來,并進行傳播、共享、修改等。在讀后寫作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不僅對寫作過程具有指導意義,而且體現了圖式理論中的過程性知識和說明性知識。學生繪制思維導圖時,通過提取大腦中現有的記憶,然后根據寫作內容,思考寫作什么、寫作過程,對思考進程進行豐富完善,并構建成全新的圖式。這種將語言輸入和產出相互結合的方式,即滿足了初中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的基本規律,又滿足了讀后寫作教學的課程要求,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習得能力和寫作能力。
3. 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青春階段的學生,隨著身心的發育,思維更加活躍,好奇心更加強烈,但同時也伴隨著一些不利因素,比如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有效記憶時間短等。在初中英語讀后寫作教學中有效應用思維導圖,可快速厘清各級主題之間的關系,建立記憶鏈接,繪制隸屬層級圖,并充分利用學生左右腦的機能,促進學生左右腦協調發展。因此,將思維導圖應用在初中英語讀后寫作教學中,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二、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讀后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 在讀后縮寫中的應用。縮寫是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主要考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通常情況下縮寫主要是針對篇幅較長的文章,在把握文章主旨內容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對文章進行縮寫,縮寫成篇幅較短、內容較少的文章??s寫需要注意的問題有,中心思想和原文主題必須一致,必須要基于原文進行寫作。
例如,初中英語仁愛版九年級下冊Unit5 China and the World,主要分為三個章節介紹中國,讓讀者全面了解全國。其中Topic1:The Great Wall,是一種典型的介紹文。思維導圖應用步驟如下:①讓學生回顧整篇課文介紹的重點以及寫作目的。然后在草稿紙上繪出具有一、二級分支思維導圖(如圖1),其目的是了解學生對整篇課文結構的掌握情況,理解文章的寫作目的;②對學生進行配對練習,確認學生對課文片段的理解和掌握情況,然后進行分段復述,并在具有二級分支的思維導圖上寫出關鍵短語、句型或者關鍵單詞,這樣可以對整篇文章的主次關系進行梳理,實現對課文的有序分類。最后,讓學生按照思維導圖復述整篇課文;③以“Learn about China”為題,指導學生設計思維導圖,并完成課文縮寫。在此步驟中可以以分組的方式進行習作;④對已經完成的思維導圖進行評價,按照立意、結構、內容、語言等順序依次檢查思維導圖,最后完成寫作。
2. 在讀后改寫中的應用。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改寫重點培養學生求異思維能力。改編限制條件少,可以改編原文,也是改寫問題或者是改變人稱。
例如,在初中英語仁愛版八年級下冊Unit5 Feeling Happy教學中,Topic3有一篇文章主要講述了許多事物都會影響我們的感情,作者采用第一人稱進行敘述。根據這篇課文,筆者設計了“以第三人稱的方式講述哪些事物會影響到他們的感情”的讀后寫作任務。首先設計短文填詞,其目的是對原文中重點句式和重點詞匯進行練習,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然后,以小組討論的方式,根據文章主旨,深層次挖掘文本信息,站在作者的角度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向大家分享個人的觀點,并完成思維導圖,進行深入討論,以口述的方式進行語言輸出。
3. 思維導圖在讀后仿寫中的應用。仿寫,顧名思義,就是根據閱讀內容以仿照的形式寫一篇類似的文章,可以是仿寫句子、段落或是整篇文章。
例如,在初中英語仁愛版七年級下冊Topic3 My school life is very interesting Section D是一篇典型的應用文,是學生李梅寫給老師的一封信。在開展教學過程時,首先,要掌握書信的基本格式,并根據書信內容繪制出思維導圖一級分支,并寫出主旨和關鍵詞;接著,發散思維,填寫二級分支。此期間可以開展競賽活動,提高學生對課文內關鍵詞語和句型的掌握程度;然后,要求學生根據課文思維導圖繪制步驟,以每級分支重要內容進行復述,再現文本,實現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內化吸收,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最后,布置仿寫任務,以“我的英語課堂生活很有趣”為題,先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思維導圖設計,最后再開始習作。
三、結語
總之,在初中英語讀后寫作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不僅滿足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而且符合學生語言習得的規律和學生的認知特點,對學生寫作思維訓練、擴展思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等各個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運用思維導圖構建或者再現閱讀文本時,使用“移花接木”的方法開展針對性訓練,促使學生在寫作時能夠將目的、主題、框架結構以及重要句型和詞匯清楚地羅列出來,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取得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馬娟.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讀后寫作教學中的運用芻議[J].速讀(下旬),2019(7):140.
[2]郝淑榮.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讀后寫作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讀寫算,2019(4):148.
[3]于新華.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讀后寫作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才智,2019(9):23.
[4]盧正炎.芻議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讀后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雙語學習(烏魯木齊),2018(8):62,64.
[5]聶萬攀,周雪晴.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讀后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英語教師,2018,18(4):72-77.
[6]沈海紅.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17):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