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雪英
摘? 要:當前教育改革深入實施的背景下,我國教育事業正按照素質教育倡導的生本思想理念從多元化的角度探究高效課堂和學生能力提升的有效教學策略發展,在整個教育改革發展的過程中,美術教學不同于其他主科課程,教師在教學中要能夠充分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關注學生的審美教育和想象力等綜合素養發展,通過創新和改變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美術課堂中進行創作,以培養學生成為當前社會需要的全面型人才。
關鍵詞:小學美術;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是學生審美能力的初始階段,在學生美術啟蒙階段,教師采用創新性的教育方式引導學生積極探究美術學科的知識內容,對學生藝術感受力和審美素養提升有著極大的推進意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充分重視美術教學,掙脫過去應試教育思想的桎梏,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在有效教學實施優化的過程中促使學生積極投入到美術課堂中,為后續美術學習奠定基礎。
一、創設情境,營造趣味課堂
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利用情境教學組織呈現的課堂必然是和諧且生動的,能引導學生置身情境中積極探究美術知識內容,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以情境為依托,通過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創設情境為一年級的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通過豐富課堂內容有效調動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美術課堂中,踴躍探索未知的審美世界。
比如,在教學《漂亮的瓶子》時,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欣賞和感受活動引導學生了解瓶子藝術的造型特點和美化方法,能夠引導學生學會剪對稱形狀的瓶子,并能用自己喜歡的色彩進行美化。在實際實施優化的課堂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情境,通過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對瓶子的用途進行討論,從而引導學生去觀察和發現不同類型瓶子的特點,并讓學生動手操作根據瓶子的外形進行剪切。在整個學習活動氛圍的營造創設中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美術課堂中。
二、開展合作,彰顯主體地位
新課程改革始終強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充分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在教學中要能夠摒棄傳統的教學思想,轉變主宰美術課堂的想法,甘當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指路人、同行者和施助者,轉而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自主參與到美術課堂中,讓學生自主開展學習。
比如,在教學《奇妙的爬行》一課時,教師為了引導學生了解各式各樣的爬行動物的簡單構造,引導學生積極運用簡單的色彩和線條構成體現爬行動物的特點,可以在教學課堂中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呈現相關的學習任務,為了引導學生了解部分爬行動物,教師可以給學生呈現不同動物的圖片,讓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學習交流,通過分析不同爬行動物的特點,引導學生派小組代表對動物的爬行和爬行方式進行說明,并在講臺上講述一些小動物的故事,以此引領學生自主學習美術知識,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三、關注能力,開展實踐教學
在新課改有條不紊地推行過程中,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已然成為美術教學的共識,教師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要能夠充分關注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在有效實踐活動的組織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寫生活動中,在實踐中提升自我的繪畫水平和綜合能力,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比如,在教學《春天的色彩》一課時,教師為了引導學生了解春天給自然界帶來的變化,可以將學生帶到大自然中通過觀察去感受春天給自然界帶來的變化,了解和感受春天的色彩,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接觸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尋找春天,能夠有效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觀察方法,讓學生在色彩變化的積極呈現中提升自我的色彩審美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布置自由創作作業,讓學生在自由創作中展現自我想象力和創作力。
四、多元評價,激勵學生進步
在基礎教育改革中,發揮教育教學評價能夠促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教師在評價環節中要能夠更新評價理念,創新評價方法,在多樣教學評價的實施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轉變視角,發現自己和同伴身上的閃光點,促使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例如,學生在完成美術創作之后,教師可以讓同桌之間或者幾人一組展開“互評互改”的模式,這樣能夠有效活躍課堂的氛圍,并且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整體的美術創作能力提升。然后,教師可以在學生之間完成互評之后,再仔細對每一學生所畫的美術作品進行評價,這樣可以有效彌補小學階段學生在互評過程中的不足,還可以加深學生的美術知識掌握程度,有效避免學生在此產生同樣的問題。
綜上所述,教育要從小娃娃抓起,在學生美術啟蒙教育階段,教師要能夠通過創新美術教學的方式運用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引領學生積極投入到美術活動中,教師通過創設情境,營造趣味課堂;開展合作,彰顯主體地位;關注能力,開展實踐教學;多元評價,激勵學生進步,強化小學一年級美術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桑爽.優化課堂教學策略,構建高效小學美術課堂[J].美術教育研究,2016(04):158.
[2]李曼輝.小學美術課堂創意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0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