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澤民
摘要:疫情防控是一場沒有旁觀者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大考”,全國各高校接踵進入戰“疫”狀態,而在這場嚴峻的斗爭中又蘊藏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疫情當前,高校輔導員作為高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主力軍,應義不容辭地肩負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職責使命,鼓勵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在文化自信中強精神之根,在同心戰“疫”中鑄信仰之魂。高校輔導員更要堅守陣地,淬煉“教材”,聚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問題,講好戰“疫”的“思政大課”,勇擔時代使命,不負民族重托。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 思想政治教育 疫情防控阻擊戰
2020年1月20日,國家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乙類傳染病,并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疫情發生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一領導、統一指揮下,各地各部門各司其職、協調聯動,緊急行動、全力奮戰。當前,雖然國內外形勢仍舊復雜嚴峻,各方面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是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總體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不斷鞏固和拓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
疫情當前,國家教育部黨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并研究決策部署。五月以來,全國多省高校從容防控疫情,謹慎宣布錯峰、錯區域、錯年級開學,實行分批次返校,而從這個意義上說,高校的疫情防控工作仍然任重道遠。而身處校園抗疫的最前線,廣大高校輔導員在肩負起守衛學生生命心理健康安全的同時,更要圍繞學生主體,堅守教育陣地,既要抓好淬煉疫情大考中的生動“教材”,又要抓好疫情防控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契機,確保贏得高校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終勝利。
一、鑄就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堅定信心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全球多地不斷拉響警報,而中國疫情防控現階段已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向國際社會通報疫情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早同疫情發生遭遇戰的國家,但是在黨中央的堅強有力的領導下,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逐漸好轉,早在3月2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衛健委便宣布“現有確診病例降至3000例以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
高校輔導員首先必須要樹立“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必勝信念,要深刻認識到在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下,這場疫情防控的全民阻擊戰必將贏得完全的勝利,要做到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與此同時,高校輔導員也要充分認識到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已成為當前首要政治任務和最大共識,自覺主動地將學生的生命及心理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積極踐行高校疫情防控工作的初心和使命,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價值導向,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
此外,廣大高校輔導員也要因利乘便、因勢利導,教育并引導青年大學生在防疫抗疫的偉大實踐中樹立必勝信念,充分闡明這種信心既來源于我國完備的醫療救助體系和強盛的綜合國力,也來源于中國人民共克時艱、艱苦奮戰、戮力同心的民族精神和不畏艱險、勇于斗爭、敢于勝利的意志品格,更來源于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巨大制度優勢。正如復旦大學張維為教授所說,這是一堂開放式的體驗式的關于制度自信的公開課,“越是在艱難困苦和重大斗爭的時候,越能夠充分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深刻道理和巨大優勢?!泵鎸ν蝗粊硪u的疫情,高校輔導員要善于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機,始終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高度的戰略定力和必勝的堅定信念。
二、厚植戰“疫”的紅色記憶和愛國情懷
馬克思說:“我們知道個人是微弱的,但是我們也知道整體就是力量。”而疫情防控的偉大實踐正是一部具有現實意義的厚培愛國主義的生動教科書。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所展現出的“新型舉國體制”讓世界為之矚目,無論是舍生忘死、沖堅毀銳、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精準投送疫情防控物資的人民子弟兵;不畏艱險、“疫”線書寫忠誠擔當的公安民警,還是日夜奮戰、夕寐宵興、僅用短短十天便建成火神山醫院的建設者;嚴防細排的社區工作者和沖鋒陷陣的黨員干部,以及加班加點轉產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用品的企業等,都為高校輔導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豐腴的素材,生動地闡釋出愛國主義的價值意蘊和時代內涵,彰顯出無畏的赤子之心和深厚的家國情懷。
在親眼見證這些勇毅前行的中國力量的同時,高校輔導員也要始終把牢價值引領,深入挖掘疫情防控期間的新素材、新內容、新話語,對青年大學生開展紅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高校輔導員還要善于運用這些生動精彩的愛國主義鮮活教材,上好這堂感深肺腑的愛國主義大課,在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的同時,引導學生全方位、多角度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增強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讓學生深刻領悟普羅大眾抗擊疫情時所流淌出的愛國主義精神,鼓勵學生將拳拳愛國之心化作殷殷報國之行,“教育引導廣大學生從感性到理性、從自在到自為,激發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凝聚奮進新時代、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偉力?!?/p>
三、解決學生實際困難幫扶學生成長成才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是當前頭等重要的大事,為保證青年大學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全國各高校紛紛采取延期開學的重要舉措,堅決防止疫情在高校擴散蔓延。與此同時,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斗中,各高校也積極響應教育部“利用網絡平臺,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的號召,線上教學成為大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徑。
面對新形勢和新問題,高校輔導員要預先考慮到部分農村地區和邊遠貧困地區無網絡或通信網絡比較滯后等情況,將學生遇到的問題及時向教學管理部門反映,全力幫助學生解決學業上遇到的難題,引導學生在線上學習的過程中相互鼓勵、共同進步,主動參與到教師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成為教師實施課程思政的助力者。高校輔導員還要細致深入摸排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狀況,尤其要密切關注身在疫情較為嚴重地區的學生,主動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集聚守護學生的正能量,畫好思政抗疫的同心圓,筑起堅不可摧的防疫屏障。
“認識規律、把握規律,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前提,也是提高領導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必然要求?!痹趲椭鷮W生解決學習及生活困難的同時,高校輔導員也要進一步深刻認識青年大學生的成長成才規律,既要積極開展輿論引導,引導廣大青年學生理性科學看待疫情,把握主動權并牢牢占據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堅決捍衛意識形態領域的安全,又要切實做好特殊時期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特別是要做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家庭經濟困難同學的資助工作,要利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向學生宣傳資助政策,始終心系學生,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服務,把關心和愛心傳遞到每個受疫情影響的家庭。
此外,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全社會重點關注的問題,因為其直接關系著廣大畢業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關系到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高校輔導員首先要給予畢業生以足夠的關注,主動協調相關方面,組織實施好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基層項目,落實好基層就業等優惠政策,鼓勵畢業生找準自身定位、多渠道就業創業,做好疫情下畢業生的擺渡人。
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激發責任錘煉品德
理想信念是人們所信仰、所向往,并愿意為之不懈努力的奮斗目標,是人生價值的直接反映,也是人生的精神動力和精神向導,更是個人價值觀的核心形態。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上下涌現出大批勇于擔當、甘于奉獻、感人至深的戰“疫”事跡,他們發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始終堅守在自己的職責崗位上,為抗擊疫情抒寫不凡之筆,形成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作為高校輔導員,應當把握住加強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契機,從疫情防控的宏觀敘事中,講好中國的抗疫故事,并將其作為加強青年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動案例和鮮活素材。高校輔導員要講好“最美逆行者”的感人故事,尤其要貼近學生實際講好青年群體在戰“疫”中的青春蓬勃故事,激發青年大學生從移情到共情,從共情到共鳴,從而加深共抗疫情的強大內驅力。高校輔導員也要講好中國共產黨戰“疫”的精彩故事,以世界交口稱譽的中國速度和中國力量,引導學生堅定不移聽黨話,矢志不渝跟黨走,將個人的青春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理想之中,爭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除此之外,高校輔導員還要講好中國戰“疫”的國際故事,“盡管就目前態勢來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任重道遠,但疫情已經昭示:除了同舟共濟并肩前進,人類不存在其他選擇。”特殊時期,中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且身體力行,在中國疫情最危急的時刻,國際社會紛紛表達溫暖與善意,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而當中國疫情趨緩之際,中國同樣盡己所能,分享防疫經驗,協調防控措施,為國際社會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彰顯了負責任的大國作為和擔當。
高校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戰場,這場關鍵戰役在很大程度上對奪取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全面勝利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高校輔導員要肩負起特殊時期的使命擔當,要善于挖掘并用好戰“疫”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引導大學生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勵志篤行,凝聚高校抗擊疫情的蓬勃青春之力。
參考文獻:
[1]疾病預防控制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告[EB/OL].http://www.nhc.gov.cn/jkj/s7916/202001/44a3b8245e 8049d2837a4f27529cd386.shtml,2020-01-20.
[2]周昭成.制度優勢是我們必定戰勝疫情的法寶[J].時代主人,2020,(02):1.
[3]中共教育部黨組.教育系統關于學習宣傳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的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