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彩虹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構建伙伴式課堂,引導學生展開古詩詞學習。針對學生鑒賞能力差,閱讀不夠深入,對意象和典故的探究不深刻等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展開自主探究,在誦讀中體會情感,在交流中深化思想,通過練筆活動體現(xiàn)個性。這些方法都有助于學生突破古詩詞學習的瓶頸,提高賞析能力。
【關鍵詞】伙伴式課堂;古詩教學;小學語文
伙伴式課堂指的是在教學中充分引導學生展開多元對話,通過小組互動討論等方法增強感悟和認知的能力,促使學生積極展開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由于作品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距離較遠,學生的理解常常不夠深刻,而且不少教師采用的是直接灌輸?shù)姆绞剑詫W生很難深入挖掘意象、體會情感,對古詩詞的感悟不深刻。這造成古詩詞教學陷入瓶頸。教師要基于伙伴式課堂引導學生圍繞古詩詞展開討論,促使他們全面提升鑒賞能力。
一、自主探究,做好鋪墊
構筑伙伴式課堂要建立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上,要促使學生充分閱讀,自主思考。傳統(tǒng)古詩詞教學常常采用灌輸式的方法,所以教學陷入瓶頸,而在伙伴式課堂中,教師給學生提供一些問題,引導他們通過閱讀感悟,自主搜索背景資料等方法加以感知,這樣就為下一步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比如,在教授六年級下冊第10課《古詩三首》的《竹石》時,筆者鼓勵學生展開自主探究的活動,通過伙伴式探究對作品獲得初步理解。學生各自分工,如,有的學生上網搜索了一下和作者有關的信息,了解鄭燮的性格具有怎樣的特點,和詩歌進行對比。還有的學生尋找了其他展現(xiàn)竹子的詩歌,看看這些作品展現(xiàn)的是什么內容,他們發(fā)現(xiàn)不少寫竹子的詩歌都會寫到竹子象征堅韌不拔的性格。學生在各自搜索了資料之后,就進行小組討論,在總結歸納后提出對作品的理解,他們都認為這首作品展現(xiàn)了作者對自我的評價,寫了對人生的思考,有借物喻人的特點。通過這樣的合作學習,他們對作品獲得了整體感悟。
在伙伴式課堂中,學生能圍繞古詩詞展開自主預習,這樣就提高了他們對古詩詞的整體感知能力,此時再鼓勵他們探究細節(jié),學生就能突破瓶頸,獲得更多的閱讀感悟。
二、誦讀競賽,調動情感
不少教師只專注于解釋古詩詞的意思,但是卻忽略了誦讀,導致學生在理解古詩詞情感方面陷入瓶頸。在伙伴式課堂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小組互動誦讀比賽,先自主誦讀,然后在小組比賽中評選出誦讀效果最好的學生,并說說這首作品中蘊藏著怎樣的情感,這樣就能突破瓶頸,讓學生獲得更多感動。
比如,教授四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詞三首》時,筆者組織學生在伙伴式課堂中展開古詩詞誦讀的活動,圍繞《四時田園雜興》《宿新市徐公店》《清平樂·村居》等作品展開誦讀活動,看看誰能更好地展現(xiàn)古詩詞的情趣。在誦讀后學生還要各自說說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如有不同觀點則要進行討論。如,有學生在誦讀《四時田園雜興》的時候表示要讀得緩慢一些,這樣能展現(xiàn)出農家閑適的生活特點,但是有學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認為要讀得歡快一點,因為詩歌中有兒童的形象,要展現(xiàn)出兒童活潑的狀態(tài)。在誦讀和討論中,學生對這些作品中蘊藏的情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誦讀競賽中,學生在團隊伙伴的提醒下對作品進行深入感悟,這樣的課堂沒有直接灌輸,沒有枯燥的講授,學生卻能在互動學習中掌握古詩詞的情感,體會作品的獨特魅力。
三、互動交流,深化思維
在伙伴式課堂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圍繞各種特定的問題展開互動討論,起到深化思維的效果。古詩詞的特點就是富有意象、意境深邃,但是這些內容可以意會,不能言傳,教授難度很大,這樣也讓課堂講授陷入瓶頸。若能在伙伴式課堂中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挖掘討論,就能讓他們碰撞思維,找到突破口。
比如,教授五年級下冊第9課《古詩三首》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時,筆者組織學生圍繞作品展開深入討論,通過伙伴互助的方式體會古詩詞的深刻韻味。“有學者說這首作品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詩,你覺得這里的‘快主要體現(xiàn)在哪方面呢?”學生嘗試從不同角度入手展開分析。有的學生從詞句入手展開分析,認為:“喜欲狂、放歌、縱酒”等詞句都展現(xiàn)了歡快之情。有的學生認識則更為深刻,試著從作者一貫的風格入手分析,認為作者一向寫的是民眾在戰(zhàn)爭中悲慘的生活,而這首作品則寫的是戰(zhàn)爭勝利的喜悅心情,和作者慣常的風格不一致,在對比中能更好地展現(xiàn)出歡快喜悅之情。學生交流互動,對作品的理解也更深刻。
在伙伴式課堂的時候要采用異質互動的方式,讓不同能力的學生在同一個小組中展開討論。這樣學生就能相互啟發(fā),激發(fā)學習探究的動力,從而更好地解決作品的難點。教師也要在伙伴討論中進行引導,促使學生明確探究的方向。
四、新解練筆,張揚個性
讀寫結合也是古詩詞學習的好方法,能幫助學生深入賞析作品,并展開創(chuàng)作,有助于突破學習的瓶頸。但是小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的能力較弱,所以要采用伙伴式課堂的方法,引導學生圍繞練筆主題展開討論,思考怎樣創(chuàng)作才能寫出個性。這樣能讓學生得到啟迪,比孤軍奮戰(zhàn)的效果更好。
比如,筆者在教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的《十五夜望月》后,引導學生展開小組討論,首先思考一下作品如何展現(xiàn)出對于親人的思念之情,為何能展現(xiàn)出哀婉凄涼的感覺。此后再進行小組討論,進行創(chuàng)新練筆。學生在討論中決定尋找其他更新穎的寫作方向,展現(xiàn)中秋節(jié)的場景。如,有學生提出:“桂花很香,是中秋的獨特風物,我們可以寫一下。”還有學生提出:“為何說到中秋就要寫相思?我們寫一下團圓的場景,不是更有新意嗎?”在這番討論后,學生的感悟更深刻,他們展開了寫作活動,并交流創(chuàng)作成果。如有學生嘗試寫了團圓之樂:“中秋團圓共賞月,全家老少樂哈哈。”
在伙伴式課堂中,學生相互啟迪,找到了不少新穎的練筆方向,對于古詩詞的理解也更深刻。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互動討論,并碰撞思維,合作展開多元化的讀寫結合活動。
伙伴式課堂體現(xiàn)出了交際性和互動性,能讓學生在交流活動中展現(xiàn)出生命力,促使他們在討論中強化理解,語感變得更加敏銳。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也要積極運用伙伴式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在團隊合作中大膽探究,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進而提升古詩詞賞析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雯雯.建構伙伴式課堂突破古詩教學瓶頸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6(32):57.
[2]雷石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分析[J].新作文:教研,2020(07):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