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倩倩

摘 要 “在拔節孕穗的時期為廣大青年學生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第一個扣子”。本文嘗試以高職院校學科課堂教學為育人主渠道,貫穿課前、課中及課后等環節,引進復旦大學張學新的“對分課堂”教學模式,關注學科課堂各教學環節中德育和思政元素的挖掘,落地國家關于“立德樹人”的育人方針和策略。
關鍵詞 立德樹人 教育戰略 對分課堂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5.019
Abstract "In the period of jointing and booting, we will plant the seeds of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for the majority of young students, and guide them to buckle up the first butt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take the subject classroom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the main channel of educating people, through the links of pre class, in class and after class, introduces the "split class" teaching mode of Zhang Xuexin of Fudan University, pays attention to the excav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each teaching link of the subject classroom, and implements the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and strategy of "cultivating people by virtue".
Keywords cultivating people by virtue; education strategy; bisection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本文嘗試以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實訓課堂為載體探尋、構建課程思政的實施流程和體系,力求實現育人與對分課堂模式高度融合,課堂上滲透立德樹人的育人觀,貫穿課前、課堂及課后等環節,以對分課堂組織教學模式構建計算機實訓課堂的育人流程。
1 創設計算機應用基礎思政課堂教育環境
明凈的教室,整齊的桌椅,動靜相宜的學習環境是學生成長的必要條件。機房是計算機實訓課的主戰場,通常上午兩節課后,顯示器和主機因不被愛惜拉扯的面目全非,端口接觸不良,導致下午上課的同學苦不堪言……針對這種現狀,筆者選錄 “優秀班級”教室環境的視頻聯播,通過畫面和講解向各班級展示了整齊、絲塵不染的學習環境對學習的重要意義,引導學生學會換位思考、自律,認識到行使權力的同時應增強主人翁的責任意識。愛護公共財物和維護學習環境平時考察的結果也成為平時成績的考量標準之一。
2 計算機實訓課堂中教學內容中實現滲透德育元素
項目技能實操是計算機實訓課堂教學內容。教學項目選擇方面筆者以華師大出版《計算機應用基礎》教程為藍本,并根據一年不同的節氣和國家法定節日尋找素材增加相關主題項目的策劃及學習。
Flash模塊項目教學中,筆者針對時下網絡 “看到老人跌倒應該如何處理”尖銳討論話題為動畫構思主題,以小組為學習單位,布置學生搜集素材,運用各種類型動畫為技能制作相關主題的動畫并展示,通過個人和小組投票評比分數最高的一組作為學習示范小組。此外,筆者還選用了“垃圾分類” “團隊與個人”“國慶節”……主題構建動畫設計主題迎合學生學習興趣,潛移默化熏陶學生,引發共鳴,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啟迪豐富了學生情感世界。
3 對分課堂教學模式解決了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諸多頑疾
讓學科教師頭痛的學生學習興致不高,玩手機,睡覺或竊竊私語、曠課、遲到現象屢見不鮮。同時也嚴重影響了任課教師的上課熱情,造成了師生雙方教與學中的倦怠和被動應付。筆者引入的“對分課堂”教學組織模式有效緩解了多年來高職課堂的諸多頑疾。筆者所帶大的學生全部參與了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學習。
3.1 建構計算機實訓課堂對分課堂教學育人模式
2014年,復旦大學心理學教授張學新提出了“對分課堂”教學新模式,對分課堂需要教師精講一半的時間,一半時間是學習主體知識內化及小組討論環節。其中學生內化環節中需要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解內化,結合教材相關部分的知識點的內化和吸收,主動學習,找出通過自身學習的難點。該環節需要個體安靜、不干擾其他同學。小組討論環節要求成員協作學習、組間合作學習,每位同學必須參與到討論和解決問題環節中。學生中由于自身氣質、性格和成長環境、自身修養和能力的異質特性,參與討論程度差異性很大。因而在分組討論時不能盲目地按照學號或地緣的相近性而劃分,在實施過程中,小組的劃分需要注意不同特質和活躍程度的學生比例盡量均衡,盡量確保每個小組既有善于表達帶動小組討論學習氛圍的學生,也有不善于表達,被動型的學生。通過引導和帶動,多數同學內化吸收后能通過“亮”“考”“幫”三個教學策略和環節,輸出自己在學習中的收獲。并通過“考考你”這個環節陳述內化的知識,并學會主動分享知識;“幫幫我”這個環節,學生拋出問題通過集體研討學習解決大部分學習時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