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群安

摘 要 中職數學混合式教學分為課前學習,課堂教學,課后學習三個部分。其中,數學混合式課堂教學主要是學生完成課前學習后,進行拾遺補漏、鞏固提高的過程,是教師面對面教學發揮主要作用的環節。科學地組織混合式課堂教學能很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
關鍵詞 混合式教學 課堂教學 教學資源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5.049
Abstract The mixed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pre class learning, classroom teaching and after class learning. Among them, the mixed classroom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is mainly a process of finding and improving after the students finish the pre class learning, which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face-to-face teaching of teachers. Scientific organization of hybrid classroom teaching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to explore knowledge.
Keywords mixed teaching;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ing resources
中職數學混合式教學,是指借助各種網絡資源、學習平臺和信息技術,結合線上學習和線下教學,把傳統中職數學教學中的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改進為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知識的構建中來,使中職數學教學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學習能力,為促進學生終身發展、適應信息化社會的需要奠定基礎。中職數學混合式教學分為課前學習,課堂教學,課后學習三個部分。其中,課堂教學主要是學生完成線上學習,并進行師生、生生互動交流反饋的課前學習后,進行拾遺補漏、鞏固提高的過程,是教師面對面教學發揮主要作用的環節。混合式教學模式中,課堂教學組織跟傳統的教學類似,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學習新知識(新知探究),第二階段是新知識的理解應用(應用舉例),第三階段是新知識鞏固提高(鞏固提高),只是側重點有所區別。一般來說,中職數學混合式課堂教學組織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 合理選擇教學需要的互聯網平臺、資源
據調查,有66.1%的中職學生每天上網超過2小時,互聯網已經成為他們的主要娛樂、休閑工具。幫助學生合理選擇互聯網平臺,不僅是數學教學的需要,也是培養學生正確利用網絡的能力。中職數學混合式教學實踐離不開各種互聯網教學輔助手段,包括平臺及網絡資源,以及各種信息化教學輔助技術。課堂教學環節盡管是教師面對面的教學,但是合理利用互聯網,能實現傳統教學所不能實現的效果,較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新知識。目前中職數學教學線上學習平臺和軟件非常多,分為數學學習資源、信息化輔助教學工具、課堂教學輔助平臺三大類,常用的主要以下幾種。
教學資源選擇,首先要注意關聯性,能夠對新知識的學習有幫助,有利于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有利于把復雜的問題形象化,有利于把枯燥的理論變得生動有趣。教學資源可以是一張照片,一個動畫,一段視頻,一個社會事件等等,教學資源搜集的主要途徑是互聯網,也是最便捷的途徑,教師平時要注意積累。
教學平臺的選擇原則是方便、適用。常見的學習平臺有藍墨云班課、微助教、超星學習通、雨課堂等。這些平臺各有特點,大同小異。
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因人而異,簡單易學的有幾何畫板,電子表格等,稍復雜一點的是動畫、視頻制作等。
2 課堂教學的開展
傳統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是均衡用力,時間分布以學生掌握的快慢和內容的需要確定。跟傳統的教學相比,混合式的教學模式的課堂教學,是在學生已經完成了課前學習后,開展的拾遺補漏的過程,課堂教學重點在第一、二階段學生反映的共性問題及第三階段的學習,教學以學生的自主探究為主,教師適度引導為輔,引導過程往往需要借助互聯網輔助教學平臺,利用已有或教師自己制作的網絡資源配合講解。混合式教學模式既可以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適當融入線上學習,最大可能地發揮“互聯網+”環境的優勢,進行改進和創新;也可以結合翻轉課堂的特點,把需要學生自主學習的部分盡可能跟線上學習結合起來,在各個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圖1)。
例如,在課題《正弦函數的圖像》的課堂教學中,課堂教學之前,學生可以借助洋蔥數學平臺的微課資源的應用,能夠直觀統計學生預習的狀況,并能夠及時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快捷、高效反映學生對該知識點的初步掌握程度,鼓勵學生利用互聯網學習平臺提出自己課前學習中的疑問,為本節課的課堂教學組織設計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將課前與課堂教學無縫對接。
課堂教學重點解決課前學習反饋出的問題,例如,周期函數的定義,可以布置學生搜集生活中的周期現象、圖片。使學生有了周期函數的直觀的知識信息,為下一步教學埋下伏筆;教師利用動畫,演示周期現象和周期函數及“五點法”畫正弦函數圖像,使枯燥的數學理論學習變得生動有趣。“五點法”畫正弦函數圖像教起來也省時省力,效率大大提高。課堂練習鞏固環節,讓學生拍照上傳自己作業作品,展示給其他同學觀看,由其他學生來指出優點和不足,促進學生間互相學習交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本節課把混合式教學和傳統教學做了有機融合,課堂教學運用了學習通學習平臺、智慧教室、多媒體教學等多種信息化的教學輔助手段和方法,合理采用了洋蔥數學資源,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穿插進行,提高了學習效率,增強了學習效果;實時實現師生、生生互動,共同探討學習問題。學生對于知識點掌握情況在平臺中會有詳細的統計,教師能夠及時準確地了解教學情況,既能整體了解到學生對于該課內容的掌握情況,又能關注到每一位學生是否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
3 課堂教學中的知識處理
數學知識可以分為很多種類,例如按知識呈現的形式,可以把它分為數學概念、數學性質及定理、數學習題及應用等。不同類型的數學知識,在數學混合式課堂教學中的處理策略各不相同,沒有可以通用的方法,同一類型的知識點,由于其抽象性、復雜性的不同,策略也不盡相同。一般來講,有以下的處理策略。
首先是數學概念的教學環節。中職學生多數抽象思維能力不足,數學概念理論性強,具有抽象性特點,一般不易被中職學生理解。借助網絡資源可以降低概念的抽象性,使其變得直觀、易懂。網絡資源在數學概念的教學中的作用最為明顯,網絡上存在的利用信息技術制作的各種數學模型是網絡資源的重要體現,合理的網絡資源可以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并理解和掌握所學的數學概念,使得讓很多學生以前感到頭疼的數學概念問題,用學生能夠理解的通俗的語言闡述,通過動畫、視頻等資源變得通俗、形象,更能被學生接受,提高了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例如,函數的概念比較抽象,理論性強,不易被學生接受,教學中,可以設計一個套圈游戲,用幾個人套同一物品和一個人套幾個物品的區別,可以有效幫助學生理解該概念。
其次是數學性質、定理等的教學環節。性質、定理的推導過程要求邏輯嚴密。學生必須首先對性質、定理有一定的認識,才可以做到去推理,這正是中職學生的弱項。一般比較多的是用動畫、幾何畫板等資源,形象、具體地幫助學生初步認識相關性質、定理,然后結合教師講解,達到教學目的。
最后是數學習題及應用的教學環節。數學習題及應用問題分為純數學理論問題和綜合性探究問題。對于純理論問題,可以選擇一些理論素養較高的專家、一線教師的理論教學視頻、文字,結合學生的實際進行取舍和再創作,設計一些線上、線下的討論環節,鼓勵學生提出問題,互相詰問,共同提高。這類問題適合象函數的性質、向量等的教學;綜合性探究問題可選用的網絡資源相對比較豐富,可以跨學科、結合中職學生的專業學習設計問題,適合分小組合作學習。根據學生情況可以把問題設計得更加細小,引導學生思考。這類問題特別適用于概率與統計、數列、排列與組合等應用性較強章節的教學。在網絡資源的輔助下,借助合適的互聯網學習平臺,可以實現令人非常振奮的教學效果。
4 需要注意的事項
中職數學混合式教學一定要結合教學實際,不一定每一個教學環節和內容都是一個固定形式,線上自主學習和線下學習沒有絕對或相對的時間比例劃分,它受到資源、平臺、學情、教學內容等因素的影響。例如教學資源豐富的、自學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適當增加學生線上學習的機會。在課堂教學組織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提前研究平臺、及各種網絡資源或其他多媒體資料,通過合理的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學會一步步探索數學原理,培養數學思維。
現在的中職學生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網絡資源雜而廣,互聯網誘惑較多,并不是所有互聯網和資源都適合提供給中職學生。以中職學生現有的自我分辨能力,還不能達到有效區分并加以利用的程度,需要教師的指導。
中職數學混合式教學效果受制于硬件條件和中職學生自制力,但中職數學混合式教學是互聯網發展下的產物,其中的課堂教學組織如果能夠發揮互聯網時代優勢,將很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翟國強.新常態下中職數學有效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職業,2019(28):108-109.
[2] 郭子鋒.混合式教學模式在中職課堂的應用思考[J].河南教育(職成教),2019(12):27-29.
[3] 黃迪君.關于中職數學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思考[J].亞太教育,2019(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