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文
摘 要 通過比較傳統教學模式與混合式教學模式,可知傳統教學模式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師生間的信息反饋不及時、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被忽視、學生的碎片化學習得不到整合、教學效果不好等等。為適應社會的變化和新的教育環境,教師應改變教學觀念,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將傳統的面對面教學的優勢與在線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
關鍵詞 傳統教學 混合式教學 優勢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5.057
Abstract By compar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with the hybrid teaching mode, we can see tha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e information feedback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not timely,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s ignored, the students' fragmented learning is not integrated, and the teaching effect is not good.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hanges of society and the new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teachers should change their teaching concepts, adopt the hybrid teaching mode, combine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face-to-face teaching with the advantages of online learning, improv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learning effect, and better meet students' learning needs.
Keywords traditional teaching; hybrid teaching; advantage
1 混合式教學模式概述
混合式教學是為了實現某一特定的目標,通過不同的課程、教學模式和學習風格相結合的學習,經常被應用于一個互動的、有意義的學習環境中。這些傳輸方法和策略包括在線、網上的課件或視頻、教室的課堂教學形式、講授形式(老師自己講或者是學生間的討論)、電子績效支持、使用黑板粉筆或紙筆的、正式或非正式的都有。
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的是,混合式教學模式是提倡對傳統教學模式的“翻轉”。學生通常是在課堂之外完成知識學習。在課堂的時間主要是師生互動、學生與學生互動的場所。當然這個“翻轉”也并不能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完全混為一談。混合式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會把理論知識整理出來按照邏輯關系發布到網絡上,學生則通常通過慕課等網絡資源進行線上理論部分的學習。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不同點之一就是學生線上學習的自主選擇可以不受教師單次課堂學習任務的內容和完成任務的時限的限制,混合教學不僅要發揮教師的指導、啟示、監察控制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而且更加能夠充分體現學生學習過程的主體性、創造性和主動性。
2 混合式教學模式是一個連續統一的流程
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教學活動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從教師教的方面分析,傳統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包括備課、授課、作業安排和批改、課后輔導、學業成績調查和評價。而混合式教學融合了傳統的面對面教學和在線教學授課模式,使教學模式更加靈活,改變了傳統單一的教師主導的課堂活動,其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更容易在課堂上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使其能主動去學習。
(1)課前:在線備課,在線學習。教師可以調用各種類型的文件、音頻、課件、視頻、語料庫、微課和慕課等資源來準備課程并將其在線推送;學生可以提前在線對授課內容進行預習,并在課前完成預習作業。
(2)課堂上:使教學資源與課堂互動同步。教師可以通過計算機設備擴大教學資源并及時同步課堂時間內的課堂任務;學生可以同步課程資源,參與問題討論、實時投票和其它教學任務。
(3)課后:數據分析和課后任務。教師可以設計并分析學習行為數據,為每個學生制定個人課外任務鞏固學習;學生也可以通過數據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并有針對性的改進和提升。尤其對于因基礎更為薄弱、學習效率較低、請病假事假等原因而沒有與班級同學同步完成教學任務的學生,多樣化的線上教學資源給了他們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反復學習、奮起直追的機會。
3 混合式教學模式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優勢
3.1 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傳授知識為直接目的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它形成了教師單方向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學生在教學中學習的主體性被教師忽視了。
(1)教師方面: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是教育活動的單純施教者和唯一主體。教師作為教育活動的主導者,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效果、教學質量評價都有嚴格的控制。它既不利于創造性思維和能力的培養,也不利于創造性人才的成長。
(2)學生方面:傳統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個性差異和人個性特點,造成了學生對學習的惰性,難以挖掘學生學習的潛力,使學生不能進行獨立思考和創造性的思維,不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的訓練,使學生逐漸形成不想問、不會問、不敢問的習慣,形成一種盲目崇拜教科書和教師的心態,使其在發散思維和想象力方面受到限制。
(3)課程方面:傳統教學方法以課堂為中心,課程標準比較死板,教師授課的實施過程大多機械地遵守預定的授課計劃,缺乏靈活性,無法顧及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和需求。這種教學方法過于程式化,看起來平穩,其實教學藝術性和規范化方面都存在缺陷。它直接影響著學生對問題的洞察和理解,進而影響教學效果,無法實現教學目標。
(4)課本方面:以課本為中心,忠實的執行教材,教材上怎么寫,教師就怎么講,照本宣科。教師只把學生當作知識的接受者。對于教師來說,最理想的課堂教學過程就是完成教學計劃,而不是“課外分支”。使教材成為學生自由創作和大膽創新的桎梏,使教材成為禁錮學生自由創造、大膽創新的枷鎖,除此之外采用重閱讀、死記硬背來記憶課本內容,夸大課本的實際的作用。
(5)模式方面:由于教學過程中固定的時間和地點,教師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內容。在這個過程中,教學是單一的,教條式的,靜態的。黑板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工具,學生長時間盯著黑板會讓他們感到視覺疲勞,甚至在聽覺上,從頭到尾都是老師的聲音,這很可能會使學生感到整個教學過程沉悶無趣,因為學生對知識的接收處于被動狀態,因此影響創新思維的訓練。
此外,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的常規教學勞動強度較大,重復性較高,尤其是大量的黑板板書占用了有限的課堂時間,容易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有的教師書法技能不夠高,板書分辨效果差,學生看不清黑板。同樣,使用粉筆容易使課堂塵埃飛揚,污染了教學環境,對教師和學生的身體健康受到一定的影響。
3.2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勢
混合教學模式中,教師將課堂上的教學內容和相關拓展學習內容通過課外時間傳達,課上將有更多的時間來用于開展課堂活動,如高階討論、現場實踐等。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都有更大的靈活性,學生也有更多的時間來安排他們的學習,他們獲得知識的機會更加多樣化。同樣,這種在線多元素課堂教學方式更加容易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網絡和信息技術的引入也讓傳統教學課堂擁有了更多的可能。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勢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集合優勢。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有效結合傳統教學模式和新教學模式的優點,相互學習,系統思考,整合各種方法和學習、不同課程、教學策略、傳統方式。這樣不僅能充分挖掘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還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地位和主動性。同時,教師集合先進的教育技術和教學設施設備,可以為學生提供更高效、方便的學習手段和學習環境。在某種程度上說,混合式教學模式對教師的教學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及時反饋。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很難從全部學生那里得到準確、全面的教學反饋。在混合教學模式下,通過利用教學軟件平臺,結合在線和線下教學環境,能夠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及時、全面的教學反饋,幫助教師快速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學生的疑惑進行解決,使教師提高教學效果,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3)強調互動。傳統教學模式主要以課堂教學活動為主,教學內容也主要是教師向學生的單向知識轉移。學生在學習和教學過程中更少的參與課堂,也很難參與課堂的互動。教師傳授知識過程顯得過于模式化、缺少靈活性。在混合學習模式下,教師運用先進的教學設備和軟件工具進行課堂教學和課后輔助,可以實現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種交互模式。有機會解決更多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4)靈活選擇。學生可以用自己的學習方式選擇適合自己的個性化學習方法。更好地激勵學生參與課堂,能夠為學生進行協作,從而創造更多的時間,擴大到更大的空間和更長的時間軸,拓展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這是教學變革和發展趨勢的潮流,同樣靈活選擇也是一種深度學習,而且這是一種創新的學習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在學業上取得更好的成就。
4 小結
綜上所述,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不能適應社會和市場的變化,更跟不上微課、慕課、云課堂、雨課堂紛至沓來的大數據時代的要求。而混合式教學模式則可以將傳統教學的面對面優勢與在線學習優勢結合起來。教師們應負起建設教育強國的偉大使命,改變教學觀念,提升教學能力,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自主、協作學習,整合學生的碎片化學習,最大程度地開發學生的學習潛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積極性,培養出更多能夠承擔民族復興大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英語教學研究專項課題“新媒體應用于高職院校大學英語翻轉課堂實效提升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編號:XJK16BYY28)
參考文獻
[1] 陳衛東,劉欣紅,王海燕.混合學習的本質探析[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0(5):30-33.
[2] 彭燕妮,劉清堂,李世強,趙呈領.混合式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1(7):57-60.
[3] 何克抗.從混合式學習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J].電化教育研究,2004(3):3-4.
[4] 孫眾,尤佳鑫,溫雨熹,等.混合學習的深化與創新——第八屆混合學習國際會議暨教育技術國際研討會綜述[J].中國遠程教育,2015(9):8-9.
[5] 梁九義.論混合學習對我國遠程教育教學模式改革的影響[J].中國遠程教育,2012(5):43-47.
[6] 黃榮懷,周躍良,王迎.混合式教學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2-45.
[7] 錢宇華,魏磊,田嵩,袁曉琴.基于混合式學習的教學設計與學習評價體系構建[J].中國大學教學,2012(12):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