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天明
摘 ?要:數學是人們生活中使用比較廣泛的學科之一。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老師需要不斷的創新教學方法。隨著新課程標準的發展,人們開始意識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解的重要性。但是數學中很多知識是比較抽象的,如果老師直接敘述,很難讓學生完全理解,因此將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探究思考
引言:
小學是培養學生正確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所以老師需要采用正確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真正喜歡數學并主動思考學習的內容。很多小學生思維都比較簡單,他們不能夠深入理解抽象的知識,所以老師需要將數學知識和生活結合起來,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內容。
1 小學數學生活化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學生理解鞏固數學知識
數學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老師將數學知識生活化,有利于學生理解有關知識。在剛開始上小學時很多學生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的數學訓練,所以很多定義和公式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因此老師可以將部分知識具體化,幫助學生更好地明白。例如很多小學生在剛開始學習時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加減的含義,老師就可以進行舉例說明。比如老師可以拿一些蘋果放在講臺上,并且讓學生自己數有多少個,然后拿掉或者增加部分蘋果再讓學生數。這樣能夠讓學生直觀的觀察到加減進行的過程,從而能夠更加深刻地明白兩者的內涵。同時將數學教學中生活化,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鞏固數學知識。因為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非常多,老師將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同時也加深了學生的印象,讓學生在生活中也會不斷地反思并鞏固數學知識。
1.2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很多老師過分重視課本內容,所以知識講解枯燥乏味,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數學生活化的教學中,老師多采用情境創設的方式,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課堂效率。小學時期學生比較貪玩,并且對很多事情都比較好奇,如果老師在教學中只是單調的講述各種定義,學生很難認真聽課,所以導致他們的數學學習的興趣降低。很多數學知識都是通過生活才被發現的,因此將數學知識和生活相聯系這是必然的。
2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和方法
2.1 樹立科學的生活化教學觀念
想要推動數學教育生活化的普及,首先老師應該樹立科學的生活化概念。小學生因為年齡小,所以沒有正確的判斷能力,而老師的言行舉止會對他們造成比較深遠的影響。在教學中,學生是主體,而老師是課堂的引導者。所以老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創設出正確的情境。老師可以先進行課本的梳理,并確定整體的教學目標,然后開拓思維將教學內容和生活相結合。老師需要注意的是,列舉的案例應該符合學生的年齡,不能為了體現教學生活化而將各種生活經歷生搬硬套,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
2.2 善于從生活中挖掘教學內容,加強生活與數學的結合
很多老師反映,很多時候不知道怎樣將數學知識和生活結合起來,這主要還是因為大部分老師并沒有善于觀察生活的習慣。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會向學生強調,讓他們注意生活中存在的數學知識,但是我們卻沒有貫徹到位。老師舉的每一個案例都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我們需要多發掘生活中的真善美,并且采用互聯網搜集更多的教學方法,讓整個數學課堂更加生動。
2.3 注重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為了提高課堂效率,老師需要先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讓學生能夠快速進行學習狀態。例如在學習《位置和方向》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先觀察學校并且繪制出學校建筑的簡化圖,然后在課堂上讓學生分別展示,并依次說出不同建筑的定位信息。而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老師,也可以找出城市中的著名景點的平面圖,例如動物園等,并且讓學生仔細觀察并且回答出不同的方位信息。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老師可以進行小組劃分,讓學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一般每一個班級有20個人左右,而每個老師需要負責多個班級,所以很難全面了解每一個學生。而分組教學的方法能夠提高每一個同學的課堂參與度,讓他們和同學進行激烈的討論,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同時老師也可以和學生配合,共同創設出不同的情境。因為每個人的思維方式是不同的,而老師的很多想法比較成熟不適合教學,所以老師可以和學生進行討論。讓他們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生活體驗,從中老師可以獲取新的教學思路。
2.4 進行生活化練習,做到學以致用
衡量學生數學能力的高低,不能只憑借學生的考試成績判斷,而應該看他們是否能夠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塑造出了很多高分低能的“人才”,而素質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可以做到學以致用。所以老師可以進行生活化的練習,從而加深印象,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老師可以在布置家庭作業之余,讓學生每天記日記,記錄自己在生活中發現的數學知識,從而做到溫故而知新。
3 結束語
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老師應該采用創新的教學模式——教學生活化。只有這樣才能夠將抽象化的知識具體,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目前我國的教學還存在一定的弊端,老師需要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正。
參考文獻:
[1]徐愛軍.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J].科技信息,2015,(22):253.
[2]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44.
[3]曹凱華.小學數學知識走向生活化,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J].考試周刊,2011,(35):82.
[4]于宏,宋延敏.分層教學中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及教學策略[J].當代教育科學,2014,(0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