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優
摘要:在高校教育階段,體育課程是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文化是體育歷史發展積淀下來的精神財富,不僅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也是促進人類精神文明的優質養料。因此,在立德樹人視域下,高校應該將體育教學與體育文化有機結合,一方面可以強健大學生的體魄,一方面可以培養大學生的道德修養和意志品格,從而充分發揮體育文化的育人功效。
關鍵詞:立德樹人;體育文化育人;高校體育;育人路徑
“立德樹人”是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的教育根本任務,它要求學校教育必須堅持“德育為先”的方向,必須著眼于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高校體育是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對高校體育文化育人路徑進行探析為高校落實立德樹人具有重要意義。
一、高校體育文化育人路徑探析
(一)建立健全的體育文化育人機制
雖然目前我國高校體育文化育人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教育機制還不夠完善,很大程度的增加了體育文化育人的阻力。健全的體育文化育人機制不僅可以提升體育文化傳承效率,也是完善高校體育教學體系的前提條件。因此,在立德樹人視域下,想要消除體育文化育人中存在的不利因素,高校首先應該將體育文化輸出放在和課程教學同等重要的位置,積極以總體部署、逐一細化的模式建立健全的高校體育文化育人機制,力求構建上下聯動、責權清晰的教學體系,使每個部門、每位教師都能各司其職,為高校體育文化育人工作創造有利的先決條件。首先,高校應該將體育文化和德育思想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學校各部門應合理分工、協同配合,共同為體育文化育人開路,從教材編制、活動策劃等多方面入手,全面促進體育文化育人機制的落成。其次,除了在體育教學中實施立德樹人策略之外,高校還應該積極開展與體育文化育人的相關活動,引導學生在多樣化的活動中領會體育精神,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提升自身的體育品格。最后,高校還應該建立與體育文化相匹配的考評機制,將體育文化考核納入高校評價體系中,不僅可以讓大學生更加重視體育文化的吸收,也能讓體育文化育人機制有始有終,從而促進高校體育文化育人工作的長效開展。
(二)滲透體育文化,促進體育文化的傳承
大學生雖然具備了基本的獨立思考能力,但是對體育文化的認知還是停留在較淺的層面,多數大學生只知其表、不知其里,不僅難以領會深刻的體育精神,也無法以體育文化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理論是實踐的基礎,也能為學生的言行提供有力的參考標準。因此,在立德樹人視域下,教師想要充分發揮體育文化的育人作用,所要開啟的第一個教學程序,就是在教學中積極滲透體育文化,幫助學生掌握扎實的體育文化基礎,既能提升學生的品格素養,也能促進體育文化的傳承。
比如,在“羽毛球課程”的相關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帶領學生了解羽毛球運動的概念、特點和作用之外,還應該適時的滲透現代羽毛球的起源、發展以及我國羽毛球運動等相關體育文化知識,使學生能夠掌握羽毛球歷史的發展脈絡,既能擴充學生的人文儲備,也能讓學生認識到參與羽毛球鍛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而培養學生熱愛羽毛球、熱愛體育的美好情態,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投身到羽毛球運動中,努力為我國羽毛球事業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實現體育文化傳承的同時,也發揮了體育文化的育人功效。
(三)融合體育文化,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
大學生雖然已經步入高等教育階段,但是人生觀和價值觀正處于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每個學生都有各自不同的成長環境,對人生和未來的態度也不盡相同。重點完善學生的人生態度,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個人品格,也能幫助學生更好的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困難,進而為學生開啟精彩人生。在傳統的高校教學中,教師大多向學生反復灌輸正確的人生理念,不僅收效甚微,也容易引發大學生的抵觸情緒。體育文化具有豐富性和拓展性,涵蓋了體育知識、體育發展史和體育事跡等多方面內容,不僅可以消除傳統教學中的弊端,也是非常優質的育人資源。因此,在立德樹人視域下,教師應該在德育中融合體育文化,讓學生的精神世界獲得更充沛的滋養,進而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體現體育文化育人的實效性。
比如,在高校體育“武術”課程中,教師可以先搜集關于武術運動的起源、發展及鍛煉價值的文化資料展示給學生,使學生對武術文化產生初步感知。接下來,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了解著名武術家葉問先生為傳揚國內詠春拳、為弘揚中國傳統武術文化奮斗一生的偉大事跡,引導學生感悟一代宗師的進取精神,使學生能夠深受感染,從而建立自強不息、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四)組織體育比賽,為學生樹立公平競爭觀念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競爭已經成為常態化局面。在不久的將來,大學生都要邁入社會,社會上既有殘酷的競爭,也有各種各樣的誘惑。雖然我們常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但是生存的前提應該是公平競爭。學生只有具備超強的自律意識和公平競爭觀念,才能更好的抵御社會上紛亂的利欲誘惑。體育比賽的核心精神是公平、公開、公正,這無疑為高校體育文化育人指出了明確的方向。因此,在立德樹人視域下,高校應該積極組織體育比賽,為學生樹立公平競爭觀念,使學生在校園階段就能夠適應競爭,將來踏入社會也能秉承道德至上的信念參與競爭。
比如,學校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校園籃球友誼賽。在賽前,教師應該向學生細致講解比賽規則,并根據規則設立明確的獎罰制度。對于違反規則的隊員,要先給予警告,如果仍然出現嚴重的違規行為,不僅該隊員要退出比賽,整個團隊也會因此減分。在嚴明的比賽規則下,學生深刻的認識到任何競爭行為都不能凌駕于公平和規則之上,學生會充分體會到自己在團隊中的責任,必然會遵循公平原則約束自己在比賽中的行為,既為學生樹立了正確的公平競爭觀念,也有效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從而大幅度提升了學生的道德修養。
(五)利用體育文化,培植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主義精神是每個高校學生都應該具備的品質情操,也是高校在體育文化育人中需要重點培養的內容。體育是國之根本,學生強則體育強,體育強則國家強,三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自1932年我國劉長春成為中國第一位參加奧運會的選手以來,一代代體育人都將青春和熱血奉獻給了體育事業,不僅推動了體育文化的發展,也讓我國的體育事業在世界范圍內崛起。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基于對國家的熱愛和信仰。因此,體育文化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的有力武器,高校應該積極開發和利用體育文化,培植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使學生深刻明確自己身負的時代使命,從而身體力行的為祖國之富強奮斗不止。
比如,中國女排一直是國人的驕傲,她們用汗水和淚水鑄就了一塊塊閃耀的獎牌,也為祖國贏得了尊重和榮光。高校在體育文化育人過程中,可以經常組織學生觀看女排比賽視頻,帶領學生領略女排隊員的颯爽英姿,使學生在緊張激烈的比賽氛圍中獲得視覺和心靈的震撼。在頒獎儀式上,我們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我們的《義勇軍進行曲》鏗鏘奏響,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油然而生,必然養成堅韌不拔的意志品格,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也會揮灑內心的愛國熱情,事事以祖國榮譽為重。
(六)打造校園風尚,營造和諧的立德樹人環境
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多數是在校園中進行的,校園也是開展體育文化育人的主要場所。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也同樣適用于校園環境對學生德育品質的影響。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環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也能顯著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因此,在立德樹人視域下,高校應該大力打造校園體育文化風尚,為學生營造和諧的德育環境,從而體現環境育人的卓越效用。
比如,高校可以在教室、教學樓走廊墻壁上張體體育文化宣傳標語,學生在學習和行走時都能看到這些標語,久而久之也會在意識層面深刻領會不懈進取、勇于創新的體育精神,進而將這些思想感悟落實到實際學習和生活中,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文和道德修養,真正將體育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七)提高教師素質,強化體育文化育人的師資隊伍
教師是鑄造學生德育修養的工程師,也是高校開展體育文化育人工作的領軍人物。只有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才能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指導思想,保障高校體育文化育人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在立德樹人視域下,高校應該重視提高教師素質,強化體育文化育人的師資隊伍,以期發揮教師在育人工作中的主導作用。
比如,高校可以邀請教學專家到學校開辦講座,建設優良的師德師風,使教師能夠在體育文化育人工作中為學生樹立正面的榜樣,利用學生的“向師性”,從根本上提升體育文化育人質量。
(八)建設新媒體平臺,拓寬體育文化育人的渠道
隨著移動設備的普及,新媒體教學形式屢見不鮮。新媒體平臺不僅具有高速高效、資源豐富等特點,也是開展高校體育文化育人的新興途徑。因此,在立德樹人視域下,高校應該充分開發和利用新媒體的優越功能,積極建設新媒體平臺,拓寬體育文化育人的渠道。比如,高校可以建立與體育文化相關的微信公眾號,在公眾號上定期推送體育知識和運動員事跡,學生瀏覽之后不僅可以增長見識,也能領會其中的體育文化精神,對完善學生的體育素養和道德情操大有裨益。
二、小結
體育文化育人不僅可以為大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是立德樹人視域下高校教學必然的發展趨勢。因此,高校應該積極滲透體育文化、組織體育比賽、打造校園風尚、強化教師素養、引入新媒體教學形式,多角度提升大學生的德育素質,全方位落實立德樹人指導思想,從而讓高校體育文化育人取得驕人的成果。
參考文獻
[1]邵天逸.“立德樹人”背景下學校體育的育人價值[J].體育學刊,2017,24(04):63–67.
[2]王文.高校體育文化環境育人功能及實現路徑[J].體育文化導刊,2018(05):99–102–146.
[3]袁威.高校體育的育人功能及育人環境構建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40(15):62–64.
[4]馬德浩.具身德育:學校體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個理論視角[J].體育學刊,2020,27(04):1–6.
[5]高鵬飛.具身道德:學校體育何以“立德樹人”的困境與治理[J].體育與科學,2020,41(02):8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