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杰 任翔





中圖分類號:G843?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0)02-079-02
摘? 要? 分析研究甘肅省殘疾人足球運動開展狀況,可以為我省殘疾人足球隊的組建、訓練、比賽提供參考依據;也可為增強殘疾人體質,改善和增強身體機能提供理論數據。本研究不僅具有理論上探索的意義,而且具有更重要的應用價值和社會價值。
關鍵詞? 甘肅省? 聾啞學校? 足球? 訓練現狀
一、學校環境中盲聾啞足球訓練的開展
甘肅省內共有14所盲聾啞學校,據調查得知,現階段依托盲聾啞學校發展體育運動的項目主要涉及田徑和排球等,然而,從足球運動的發展角度來講,今后在盲聾啞學校開展足球運動也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因此,足球在學校環境下的盲聾啞人足球運動為我國高水平盲聾啞人足球運動發展可以起到基礎保障作用,就現階段而言,依托于盲聾啞學校資源開展盲聾啞人足球運動也是我國高水平盲聾啞人足球運動的發展策略之一,因此,盲校是作為高水平盲人足球運動發展的最基層的依托力量之一。其中隴西特教學校、白銀市聾啞學校、蘭州市盲聾啞學校在盲聾啞學校足球訓練方面尤為突出。
二、盲聾啞人足球運動員的基本情況
(一)年齡結構比例
從被調查的18名隊員來看。年齡最大的來自白銀,16歲;最小的來自隴西,年僅9歲。在年齡分配上可以看出我省盲聾啞人運動員年齡比較輕,在13至14歲期間所占比例最多,占據了55.57%。大多數隊員處在從事盲聾啞人足球訓練的初期年齡段,見表1。
二)訓練年限
在被調查的運動員中,參加訓練年限3年以上的占33.3%,其余66.7%的隊員是近一兩年才開始接觸盲聾啞人足球,這與我省盲聾啞人足球項目的發展情況相符合,盲聾啞人足球在我國起步較晚,近幾年才開始在我省盲校普及,見表2。
(三)訓練動因
表3顯示:以“強身健體”為動因的占44.4%,說明運動員對訓練的認識不夠,還沒具備拼搏、進取的思想。有16.6%的運動員參加足球運動的目的是為了“增強自信”,是最積極的群體,也是在心理特征上與普通人相差無幾。還有39%的運動員是為了“消除社會歧視”,屬于最悲觀的群體。
三、甘肅省盲聾啞學校足球教練員基本情況
(一)年齡結構與學歷程度
通過對我省盲聾啞人足球4位教練員年齡的調查得出(見表4),在30歲以下的有2人,40歲以上的教練員有2人,可以看出我省盲聾啞人足球教練員人數較少且年齡較大。
通過對我省盲聾啞人足球教練員學歷的調查可以看出,有本科學歷的3人,占總數的75%,大專學歷的有1人,占總數的25%,見表5。從學歷結構來看,我省盲聾啞人足球教練員隊伍中本科學歷教練員較多,占據83%。可以看出我省盲聾啞人足球教練員隊伍是高學歷隊伍,這一條件有利于我省盲聾啞人足球運動的發展。
(二)足球訓練每周課時情況
足球訓練每周課時數是反映特殊教育學校基本數量情況,是足球訓練的基本指標,可以反映學校對足球訓練是否重視以及足球訓練工作開展的程度。在訪談過程中我們得知,我省盲聾啞人足球訓練率無法達到百分之百。每周進行一到兩次的足球訓練,總的來說,蘭州市盲聾啞學校體育開展情況較好。
四、甘肅省盲聾啞學校的場地、器材及經費情況
(一)體育場地、器材情況
體育運動場地和器材是學生進行體育活動、鍛煉的場所及工具,其設計應符合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特點,滿足體育教學活動的基本要求。為了規范蘭州市盲聾啞的裝備建設,提高盲聾啞學校裝備的整體水平,促進盲聾啞學校裝備均衡發展,創設有利于聽力障礙、智力障礙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良好環境,規定了學校配備的設施、設備應體現聽障學生的生理、心理的特殊要求,遵循適用、安全、舒適和衛生的原則。經調查,甘肅省盲聾啞學校的場地及器材的實際情況和標準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偏差。
(二)體育經費投入情況
據了解,蘭州市教育局專門制定了高于普教學校的特教學校公用經費標準,確保特教學校有充足的辦學經費。然而學校對于訓練所投入的經費是否能夠保證日常體育工作的開展是值得關注的問題。實際中,體育經費非常充足但由于地理條件因素,經費的投資于器材方面受到限制。
五、結論與建議
(一)我省盲聾啞人足球項目由于開展較晚,從歷屆的全國殘運會成績中可以看出,我省高水平盲人足球的整體水平處于我國第二集團的位置。
(二)我省高水平盲聾啞人足球運動員盲人足以男性運動為主;年齡結構合理,青年運動員居多;身高較矮、體重較輕,對抗性不足;學歷不高;訓練年限較短;孤獨感、自卑感、猜疑感是盲人足球運動員特殊心理特征。
(三)我省高水平盲聾啞人足球教練員隊伍存在人員短缺情況,缺乏一定的專業性,少部分來自兼職從事盲聾啞人足球訓練的專業足球教練員,但執教時間最長的不超過5年。
(四)經濟因素的制約影響了我省盲聾啞人足球運動的發展。由于資金缺乏,各隊普遍是在賽前臨時集訓,訓練時間短且缺乏系統的長期規范訓練。同時,盲人足球訓練需要在場地周圍設置擋板,資金的短缺使得各省市在普及該項目和組織大周期集訓方面產生了制約的影響。
(五)我省高水平盲聾啞人足球運動正處于起步階段,各方面發展主要依靠政府部門的扶持,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教育部聯合主導。
參考文獻:
[1]張軍獻,談欽.近二十年來我國殘疾人體育研究述評[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7.
[2]馬維平.特殊體育論探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0,24(4):79-81.
[3]莊茂花.殘疾人參與體育運動的心理健康狀況分析[J].哈爾濱體育學院報,2004,22(4):22-24.
[4]劉美奮.我國特殊教育體育師資隊伍培養體制與模式的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5,23(8):78-80.
[5]劉永風,何金,湯衛東.論殘疾人體育權利的發展與保障[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8,24(12):30-33.
基金項目:課題編號;甘肅省盲聾啞學校足球訓練現狀研究,編號GST2018104。
作者單位:蘭州城市學院體育學院?張掖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