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蓮
【摘 ? ?要】小學高年級語文課程中作文部分是語文學習的重點。寫作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出小學生語言和閱讀能力的高低,也能夠反映出小學生綜合能力的高低,是小學生語文知識能力積累的重要結果。教師要積極創新作文教學方式,在教學實踐中強化學生的生活體驗、語言積累、情感體驗、閱讀訓練,最終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高年級語文 ?寫作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8.171
作文不僅是語文課程的重點,也是難點。很多學生不能夠將自身的所思所想較好地表達出來,同時學生缺乏一定的寫作素材,寫作內容就會空洞、乏味,甚至寫不出東西來。這些情況的出現很大原因是源于學生的知識積累不夠,加上教師的教學策略較為傳統,導致學生寫作水平呈現下滑趨勢。為此,教師要積極研究出適合小學作文教學的創新策略。
一、夯實學生的語言基礎功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文教學應從小學起始年級就開始重視,一個詞一句話都是作文入門的開端。教學一定要注重學生的識字啟蒙教學。在漢字教學中可以舉行“一字開花”、“詞語接龍”等活動來豐富學生的詞匯量,不僅有利于學生對一字多義的理解,還有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開發和創新思維的培養,更能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為了提高學生對詞語的理解,練習口頭造句是很重要的??陬^造句更進一步地說,就是運用簡短的語言進行交際訓練。另外,讓學生背誦和摘抄自己在生活和學習中注意到的精美詞語、句子等,也是博取眾家之長的一種好方法。學生對字、詞、句有一定量的積累后,才能在以后練習說話、寫話中更自如運用所需之字、詞、句。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發展后,習作下筆時就很少有“實無一詞”的困苦和思維的混亂不清之癥。
二、生活是文學創作的源頭
小學生作文更需生活經驗的積累。小學生對一切充滿好奇,十分想探究事物的真面目,想得到最真實的自我體驗。多讀書可以讓學生養成思考的好習慣,既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又可讓學生增長知識和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教師可適時帶領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出真知”,學生雖生活在天然的環境中,學生對大自然過于熟悉而不專注留心觀賞,但是要想知道它的相關內容時,卻發現學生知道的很少。確實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覺。多讓學生參加戶外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身心放松和獲得知識的同時,激發學生更大的生活熱情,對生活充滿發現和探索的渴求,學生真實的體驗,才能溢于言表,寫作的思緒就會飛動起來。
三、掌握靈活的練習方法
寫作文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小學生從造句到看圖寫話,再到一篇三四百字、五六百字的作文,是需要一個漫長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更需要學生掌握靈活多樣的練習方法,這樣才能打破學生不會寫作文的僵局,克服學生對作文寫作的心理恐懼感。
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不會寫作文除了沒有豐富的素材外,就是他們不會寫,不知道怎么開頭,不知道怎樣把心中的素材合理地安排在作文中,更不知道怎么結尾。顯然,這是影響寫作文的關鍵,更不要說提高寫作水平了。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一些練習的方法。首先,結合某一篇課文,讓學生給它一個新的開頭或者結尾,看看自己寫的開頭和結尾,能否與中間的部分流暢地銜起來等。這樣的練習天長日久地堅持下去,學生自然就不懼開頭和結尾。有了好的開頭,中間的部分就順理成章了。其次,讓學生根據課文或者某一篇短文進行續寫,這樣跟著別人的思路,練習自己的構思,也是一種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方法。當然,練習寫作文的方法還有很多,如仿寫、續寫等,只要教師在教學中督促學生,培養學生勤練、多讀的習慣,幫助學生提高作文寫作水平就不是什么難事了。
四、作文課要精耕細作
學生有了一定的語言基礎和心理準備后,上好作文課對學生學會寫作就十分重要。教師要精心選好范文素材。范文一定要緊扣學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符合學生年齡,順應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可開發學生的寫作潛力。
學生習作時往往急于求成,寫出來的東西一片混亂。教師可先讓學生選好素材,仿范文結構模式,擬好構思框架,這樣學生才能有條不紊地寫作。可讓有寫作困難的學生仿寫,讓學生弄清范文結構,搞清順序,范文才能起到“拋磚引玉”、觸類旁通的功效。“仿”是為了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有創造“仿”。學生寫作時,不能對習作做過多要求,要為學生的寫作信心打足氣,讓學生有一種躍躍欲試之感。對學生習作要求不能很高,只要句子通順,都予以鼓勵和肯定,給學生充分的自信。習作的命題如果限制太多,學生的畏懼心理加重,寫出的文章會內容空洞,缺乏活力。放手讓學生寫。寫好后,要有良好的修改習慣。教師的恰當評價和修改建議,正是學生所需要的,而且快速產生影響,這個時候正是修正作文的良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先進行修改,然后同桌互換修改,最后小組內討論修改?!白孕蕖庇欣谂囵B學生的自學精神;“互修”可以給學生多種思維;小組修正多一次交流和提升的平臺。學生還要看教師是如何修改,如何評價。教師的修正和評價既要對學生的習作做到客觀周到,又能把學生的習作一筆點活。美文可學生分享,讓學生在分享中點評,天長日久,學生的寫作能力一定會有更大的進步和提高。
總之,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是小學生寫作的動力和興趣之源。教師須打好學生堅實的語言文字基礎,更要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讓學生深入生活,處處留心,寫作才能有言可發,有情可表。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學生的寫作能力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參考文獻
[1]王桂芬.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學周刊,2018(09):112-113.
[2]李寶梅.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淺析[J].學周刊,2018(22):143-144.
[3]于增勝.淺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8(23):136-137.
[4]張明.關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有效性提升路徑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8(38):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