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連花
【摘 ?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有效性的表現不再僅僅是學生的學科成績,能力的培養更是重要的外在表現,基于這一點,教師要注重教學形式的革新,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生的能力水平進行針對性教學,確保學生學識與能力的雙重發展,實現教學課堂的高效展開。
【關鍵詞】高中物理 ?教學有效性 ?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9.113
從當前課程改革的形勢來看,物理教學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越發重視,但在實際開展的過程中,很多教師卻忽視了這一點,沒有為學生的能力培養提供充足的環境和條件,自然,教學有效性的實現會存在一定的難度。明確這一點后,教師則要把教學重心轉移到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上,這就要求在教學模式和課程結構上要進行一定的創新,力求在學生自主參與的情況下實現教學目標。另外,課堂教學的氛圍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樣是檢驗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方面,教師同樣要引起重視,實施恰當的教學手段。
一、注重教學氛圍的營造,為學生的高效學習創設良好環境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物理教學給學生們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沉悶難懂的,凝重的課堂氛圍一度給學生們施加了過大的壓力,使學生的思維與想法得不到發散與實踐,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很低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環境因素的重要性。針對這一點,教師要通過教學手段的創新和課程結構的調整來實現融洽氛圍的營造,力爭為學生的高效學習創設良好條件。首先,教師要改變傳統“灌輸式”的教學形式,由單方面的傳授轉變為與學生雙向溝通的教學方式,如互動教學、提問教學、探究教學等,以學生的積極參與來打破沉悶的課堂氛圍,推動輕松融洽氣氛的營造。其次,借助外部教學工具來進行情景實驗也是緩解緊迫氛圍的有效方式,教師可以結合物理教學的具體內容進行有效創設,鼓勵所有學生都參與進來,消除學生緊張難耐的心理壓力,在融洽的課堂教學中進行思維的廣闊發散,促進創新能力的有效培養。
二、注重分層教學的融入,縮小兩極分化
兩極分化現象在物理教學中是普遍存在的,畢竟,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更多的是對學生思維與應變的考察,如若教師采用統一式的教學方式,那對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是很不友好的。且長期處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是對學生心理與生理的雙重考驗,甚至可能導致部分學生產生厭學心理,這是教學中最不愿意看到的。故而,有效緩解甚至是消除兩極分化勢在必行,分層教學的融入能夠很好的實現上述教學目的。一方面,分層教學面向的對象包括學生、教學內容、考察標準、作業難度等,它的施行能夠保證學生在自身能力范圍內進行合理學習,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更加容易,促使學生在心理上探尋到物理學習的自信心,自然,在教學效果的提升上有著顯著效果。另一方面,分層教學充分考慮了學生的能力差異,通過分層分組的形式能夠實現教學的精細化與全面化,在明確的分工下,學生的學習任務也更加明確,這對學生后續的深入學習是有很大幫助的。另外,教師在開展分層教學的過程中要遵循下述幾點要求,保證教學開展的高效性。其一,分層標準要進行綜合考慮,包括能力水平、個人意愿、性格特點等。其二,分層具有一定的可調性,分層分組可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來進行合理的調整。其三,分層教學的水平應逐級遞增,在確保學生能夠完全掌握的基礎上,實現更深層次教學知識的攝取。唯有保障分層教學的高效開展,物理課堂的有效性才能夠得以實現。
三、通過多媒體的應用,確保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齊驅并進
基于物理教學的特點,實驗操作與理論教學是同等重要的。但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教師都偏重于基礎教學,在實驗講解方面存在一定的忽視,這往往導致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部分物理概念和物理現象的理解存在偏差,這都是需要教師引起重視的。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就我的經驗而言,我認為,實驗與理論教學齊驅并進的實現離不開多媒體的應用。一方面,多媒體能夠實現與時俱進,在基礎知識的教學上,它能夠摒棄落后的教學內容,融入現階段的物理發現與成就,解決物理教材滯后性的問題。另一方面,多媒體能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機整合,且在展現方式上多種多樣,能夠打破時間與空間的約束,實現實驗課堂的展開。就以自由落體實驗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通過視頻播放的方式讓學生感知自由下落現象,并組織學生通過現象的解讀,進行相關結論的分析與論證。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理論與實踐的有機整合,在應用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實現應用的熟練性,這個教學過程都是相輔相成的。
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推動學生能力的培養
學生的能力培養是物理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師要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與發展。從我以往的教學經驗來看,高中生都存在一定的惰性心理,如若教師不通過外部約束來對學生進行有效管理,那他們展開自主學習的可能性很低。基于這一點,教師要創設有關的教學條件,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良好環境。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問題探討,通過在問題的探討與分析中,實現學生分析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有效提升。當然,這個相互交流的探討課堂需要教師加強監督,防止學生出現偷奸耍滑的情況,并通過長期的應用實踐,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自然,自主學習能夠得以實現。
五、加強物理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增進物理教學的親近感
物理課程是一項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系的學科,基于這個特點,教師要注重生活現象的應用與講解,增進學生的親近感,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就以常見的三線插頭為例,教師就可以借此引入電的講解。再比如,生活中常見的碰撞現象,教師就可以引入力的講解。多種物理現象的融入能夠使教學概念更加的生動形象,學生理解起來更加容易。基于這一點,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多通過細致的觀察來探尋生活中趣味的物理現象,為后續的深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教師要切實結合物理的學科特點和學生的能力水平進行教學課堂的開展,同時也可以融入分層教學、合作教學、互動教學等形式來推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最終實現多方面能力的培養與發展,包括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分析能力等。
參考文獻
[1]蔡琳輝.分層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教學與管理,2007(3):125-126.
[2]冉龍江.淺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J].亞太教育(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