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玖平
【摘 ? ?要】微課是一種廣泛運用于各科教學,運用于各階段、層次教學的重要素材。微課是一種媒體化的輸出,以易保存、易分享、易編輯的優勢在教師和學生中廣受好評,并有效推動了課堂教學效率與學生學習效率提升。因此,本文研究了微課在中職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情況。
【關鍵詞】微課 ?中職信息技術 ?實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9.155
中職信息技術學科涵蓋內容多,涉及領域廣,知識有深度,給許多教師造成了教學困擾與難題。再加上信息技術學科本身缺乏趣味性,具有明顯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因此給學生的學習也造成了極大的困難。而近年來廣泛運用的微課卻憑借其短小精悍的優勢,有效地幫助教師弱化信息技術教學枯燥感,提高學生知識信息接受度,優化教師教學策略的優勢,成為教學課堂中的寵兒。本文就以此為切入點,進行了相關研究和探討。
一、微課在中職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實踐意義
微課在許多學科的課堂教學中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推動了課堂教學效率、學生學習效率不斷提升。而針對中職信息技術教學課堂,微課的實踐運用更具有其獨特性的價值和意義,是廣大教師和學生愿意接受微課,主動學習和使用微課的基本前提。因此,積極探究微課在中職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中的運用意義,有助于教師充分把握微課使用方法,找到正確的微課教學實踐目標。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中職學生大多學習能力較低,學習基礎參差不齊,這就使得教師難以通過統一的標準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效果,難以通過統一的教學指導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取得相應的進步。但是在微課的幫助下,教師卻能夠高效地將一個知識點打亂,揉碎并重組,借助微課對一個知識點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為學生制造平等學習的條件,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而從信息技術學科本身的特點來看,信息技術學科與微課有著相似的本質和內涵,兩者均展現出了較好的現代性、科技性和媒體性特點,在形式、價值、運用上有著相似性。因此,教師借助微課進行教學,無疑能夠實現兩者優勢和效果的有效疊加,通過微課最大程度展示信息技術的特點,挖掘信息技術內涵,幫助學生了解一個廣闊完整的信息技術世界。
二、中職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
中職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著許多問題,但正是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推動了微課的廣泛運用。因此,教師深入研究中職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中存在的問題,能夠為微課的實踐運用找到更多的突破口,并有效指導教師的微課實踐策略不斷優化與完善。
(一)教學統一化程度高,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要得不到區分
正如前文所言,在中職學校中,不同學生在學習意愿、學習能力、學習基礎和受教育水平上都有著顯著的差異,每一位學生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和個性。但是在傳統的中職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之間的客觀差異在很多時候卻被教師忽略了。有的教師不注重考察學生的能力差異程度,不了解學生的差異性學習情感和態度而直接實施統一化的教學特點,從而導致不同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和條件被忽視。基礎好的學生難以在教師死板的標準下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而基礎較差的學生則甚至跟不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和節奏,學習負擔不斷加大。久而久之,教學課堂中優秀學生不優秀,落后學生更落后的情況就會逐漸浮現,學生差異化的發展受限,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和信心自然也就不斷下降。
(二)難點不易突破,過程繁雜,學生難以把握學習要點
信息技術學科本身就是一門具有難度的學科,它涉及到電子科技、多媒體、互聯網等多方面的知識,并且由不同領域的知識相互糅雜而成,更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增加了信息技術教學的難點。但是就實際的信息技術教學情況來看,教師帶領學生突破難點,把握學科要點的環節卻略顯無力和混亂,特別是由于信息技術操作過程復雜,教師一邊教學講解一邊操作演示的模式極大地拉低了課堂教學效率,并導致了學科教學重點模糊,難點突破過程混亂復雜等問題。久而久之,學生難點攻克情況不理想,學習問題不斷積累,對信息技術的學習積極性和理解能力也就不斷下降了。因此,教師必須要主動反思傳統教學中難點突破環節中存在著怎樣的不足,如何構建更具有邏輯性、層次性和完整性的教學策略才能幫助學生準確把握信息技術學習的要點與核心。
(三)課后學習指導結構不完整,學生獨立學習受限
在微課尚未流行于信息技術教學課堂的時候,一方面,教師能夠與學生面對面進行問題交流的機會僅僅存在于課堂上。而當下課鈴聲響起時,學生想要與教師進一步探討信息技術問題的機會就十分珍貴了。另一方面,教師課堂教學講解的即時性高,但是講解內容的保存和分享效率低,學生在課后回憶教師的教學講解進行復習或者在獨立學習的時候常常遺忘程度高,使得學生在課外學習復習的時候學習指導結構不完整,學習助力不夠,學習指導建議不足。久而久之就越發造成了學生課堂問題不斷積累,課后學習效率不斷下降等問題。
三、微課克服中職信息技術教學問題的實踐對策
針對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中存在的不同問題,教師形成針對性的微課實踐運用策略,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不斷積累正確使用微課的經驗和技巧。
(一)構建差異教學基礎,滿足不同學生實際學習需要
傳統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中,教師忽視學生差異性特質的問題可以通過教師正確運用微課來有效克服。微課具有內容豐富多變等優勢,能夠有效結合課內教學內容與課外拓展內容,提高教學的靈活性和生動性,滿足不同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和興趣需要。因此針對這個問題,首先,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層次差異和實際發展訴求,以此為基礎奠定有效的微課實踐基礎。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談話交流、多方向了解學生考試作業情況、關注學生課堂表現譬如實踐操作能力、思考和回答問題積極性等來充分把握學生的客觀學習條件與主觀學習意愿。其次,教師要借助微課合理構成教學層次結構,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指導方式上逐漸形成層次化特色。比如組織教學內容的時候要根據學生的差異選擇具有不同難度、不同特色以及不同風格的微課視頻,以豐富和擴大教學素材來幫助不同學生挑選并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風格,滿足不同學生的差異性需要。長此以往,教師勢必能夠借助微課逐步克服統一化教學的不足,不斷提高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專注性和效率。
(二)專注學科難點突破,優化學生的理解過程
難點突破是中職信息技術教學中極為關鍵的一個環節,教師幫助學生將難點知識和困難問題理清、想透,能夠幫助學生迅速有效地把握學習的要點,找到理解和學習信息技術的突破口與關鍵點,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術知識理解與運用能力。因此,教師要用對用好微課,專注服務于信息技術教學難點突破,幫助教師理清教學思路,幫助學生優化理解過程,提高難點突破效率。舉個例子,學生在初學vb編程的時候,常常會因為定義錯誤數字的類型導致編程結果出現問題。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提前收集數據類型與編程意義相關的微課素材,為學生集中播放講解,并通過實時暫停、在線編輯等方式對微課進行相應的處理,最大程度滿足學生的理解需要。借助這種方式,教師能夠有效避免教學注意力分散造成的問題,借助微課專注功課難點,幫助學生及時發現和改正自己的問題,最終實現信息技術難點突破。
(三)拓寬教學指導范圍,輔助學生課后自主學習和實踐
及時解決學生課后學習缺乏輔助力量,缺少指導意見等問題,給予學生豐富的學習素材,幫助學生在課后保持與課內相同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是有效提高學生信息技術學習效率的重要環節。教師要充分利用微課來彌補單純口頭講解、板書分析或者操作演示造成的局限,借助微課保存效果好、分享效率高以及遠程指導的優勢合理延續教師的課堂教學指導效果,拓寬教師的教學與管理范圍。
一方面,教師要及時保存課堂教學過程中所使用到的微課,認真錄制課堂教學視頻,并將這些微課視頻通過網絡互動平臺分享給學生,指導學生在課后進行科學復習或者自主學習。另一方面,信息技術學科具有領域廣、內容多的特點,教師在課內教學的時候很難完全覆蓋。因此,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信息技術拓展需要,結合學生現階段的實際學習情況為學生整理和收集相關的拓展性微課視頻,鼓勵學生利用周末或者節假日自主觀看學習和實踐操作,及時由課內向課外延伸,不斷豐富個人對信息技術的了解和理解,幫助學生進一步接觸信息技術世界。
總而言之,微課的特征優勢、主要價值、運用形式等都極大地契合了中職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需要,為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提升知識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因此,現階段教師要理清中職信息技術教學中實際存在的問題,聯系微課的主要運用特質和價值,形成微課指導下的中職信息技術教學新策略,幫助學生近距離感知微課,掌握正確運用微課學習的能力和方法。
參考文獻
[1]梁慧儀.微課在小學中高年級學生自主學習教學的應用[J].珠江教育論壇,2017(4):50-51.
[2]成海艷.利用數學微課促進學生課后自主學習的實踐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5(24):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