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亮
【摘 ? ?要】新課程標準的提出,推動了高中音樂教學的改革和發展實施。在當前教育新形勢的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學理念逐漸改變,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成為了教師們需要面臨的新挑戰。音樂素養的培養是一項長期任務,旨在通過音樂學科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賞析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讓學生成為具備較強綜合能力和素質的人才,因此,教師們必須從實際出發,從音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入手,提出科學的教學策略,優化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保證音樂學科教學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高中音樂 ?音樂教學 ?音樂素養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7.008
在素質教育理念深入推進之前,高中音樂學科一直不為教師和學生所重視:傳統的教學模式既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無法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提出,高中音樂教學迎來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學校開始加強對這一學科的重視,教師們積極探索新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模式,企圖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有效提升音樂素養。
一、當前高中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缺乏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
由于高中生普遍面臨著高考的壓力,因此在高中學習階段,學生的課業壓力往往十分繁重,日常學習內容以高考考試科目為主。因此,學生們往往會忽視音樂的學習,在課堂上進行其他科目的學習。許多音樂教師出于對學生學習壓力的理解,會放松學生對本學科學習的要求,更有甚者,會主動將課程時間安排交給其他學科的教師,嚴重影響音樂教學的正常進行。長此以往,學生沒有接觸音樂學習的機會,會缺乏對音域學習的情趣。除此之外,長時間、高負荷的學業壓力,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1]。
(二)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設計不科學
一直以來,高中音樂學科都被視為“副科”,并沒有受到教師和學校的重視,以至于許多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直接參照教材“照本宣科”,缺少明確的教學目標和科學的教學內容設計,致使課堂效率低下,無法幫助學生獲取音樂知識。因此,如何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提出科學的教學設計,是教師們急需解決的一大難題。
(三)教學方式落后
教學方式落后是當前高中音樂教學中最值得關注的問題,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理論教學的手段,強制讓學生學習音樂理論,缺少音樂播放和賞析,使得學生無法將理論與實踐結合,無法吸取知識。除此之外,許多高中音樂教學設備陳舊,缺乏音質良好的播放設備和樂器,使得音樂課堂教學內容單薄,既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和綜合素養[2]。
二、如何在教學中采取策略提升學生音樂素養
(一)將流行音樂與教學內容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應當從激發學生興趣這一點著手,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進行教學內容的規劃。流行音樂是大多數學生都會接觸的音樂類型,因此教師可以將流行音樂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利用流行音樂作為教學的切入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進行柴可夫斯基的音樂賞析時,可以將S.H.E的《Remember》作為切入點——該首歌的副歌旋律為《天鵝湖》——從而讓學生將流行樂與古典樂聯系在一起,幫助他們更好地對教材中的音樂素材產生共鳴。
(二)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加強師生互動,改善課堂氛圍
高中生大多個性較強,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保證學生身心正常發展。比如有的學生天生“五音不全”、或者性格較為內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是聲樂課教學時,應當盡量避免讓學生在公開場合進行表演,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從音樂賞析等方面入手,讓學生能夠有效提升思考能力和鑒賞能力,從而提升音樂素養[3]。
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師生互動環節。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的理論講解為主,學生缺少思考的機會,沉悶的課堂氛圍會消磨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者,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主動進行思考,從而提升欣賞和評鑒能力,提升個人音樂素養[4]。
(三)注重教學資源的導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盡管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依托,但由于教材篇幅內容有限,因此,如果高中音樂教師想要拓展學生的知識層面、引導學生進行高質量的學習和音樂作品賞析,就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適當引入教學資源,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在進行《草原牧歌》的學習時,教師可以以草原相關的影像作為導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音樂賞析過程中導入其他有關草原的音樂素材,通過對比賞析幫助學生拓展視野,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提高教學效率[5]。
(四)進行教學方法創新,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
高中音樂教師想要提高教學效率,就要從教學方法入手:傳統的教學手段形式單一、內容枯燥,因此教師要進行教學方法創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高中生心理發育趨近成熟、具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和一定的音樂學習基礎,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選擇更易于激發學生思考的教學方法,比如情景互動教學,教師可以借助動畫、表演等手段,幫助學生加強對音樂素材的認知,提高學習能力。以《孟姜女哭長城》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短劇表演,在掌握故事情節的基礎上進行作品賞析,能夠提升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想要更好地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推進對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就要正視當前高中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實際出發,提出有效的教學策略,改善教學現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流行音樂與教學內容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加強師生互動,改善課堂氛圍;注重教學資源的導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進行教學方法創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高中音樂教師只有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提升音樂素養。
參考文獻
[1]雷蕾.新課程標準改革形勢下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路徑探究[J].華夏教師,2019(24):74.
[2]劉曉曼.對新課標下的高中音樂模塊教學及學習單元的探討[J].北方音樂,2019,39(15):171+175.
[3]崔金花.高中音樂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路徑[J].北方音樂,2019,39(10):222+225.
[4]俞振發.高中音樂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的策略分析[J].當代音樂,2019(05):80-81.
[5]朱夢莉.新課標下縣級普通高中音樂教學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D].鄭州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