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金蓮
【摘? ? 要】實驗構成了初中化學教學體系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能夠達到調動學生學習情緒、引發學生學習興趣以及優化化學知識傳遞通道,增強教學講解效率和趣味性的雙重目的和效果。因此,如何構建高效的實驗教學法基本運用策略也就成為了我們教師必須攻克的難關。
【關鍵詞】初中化學? 實驗教學法?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6.034
在經過大量的總結后我們教師不難發現,運用了化學實驗的教學課堂往往在一開始就能夠牢牢抓住學生的眼球,并保證整個教學過程的氛圍活躍,學生情緒高漲。這是因為化學實驗所具有的展示性、動態性和趣味性遠比一般文字教學來得更為突出,從而極大地迎合了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學習特點。因此,我們教師要做的就是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構建高效實用的化學實驗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在領略趣味化學的同時,不斷積累學習的動力和信心。
一、初中化學教學中實驗教學法實施的原則
1.實驗過程具有科學性。由于實驗條件的限制,我們所操作的實驗有時候往往達不到標準的結果,這也就是所謂的實驗誤差。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為了簡化教學而無視實驗誤差,直接將有偏差的結果或者數據展示在學生眼前卻不加以分析講解,從而導致實驗過程缺乏科學性和真實性。因此,我們教師必須要考慮到化學實驗教學的這一基本原則,堅持實驗步驟操作科學合理,實驗數據錄入真實有效,實驗結論分析客觀準確,避免為了教學方便而篡改數據等行為的出現。同時,針對實驗中出現的誤差,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實際環境和條件進行科學分析,提升實驗教學的真實性與科學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科素養。
2.兼顧趣味性與實用性。初中學生容易被新鮮有趣的事物所吸引,故而為實驗教學法的落實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但是,我們教師在進行實驗操作的時候也不能夠一味突出實驗的有趣好玩,而更要形成趣味為皮,科學為骨,實用為肉的教學精神,利用實驗的趣味性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凝聚力,緊接著引出實驗教學的根本目的和價值,幫助學生自然過渡到專業性的學習過程中。這樣一來,教師的實驗教學課才能夠兼具過程趣味性和結果實用性,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
3.教學過程具有互動性。化學實驗法教學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轉換學生的思路,以一種更加趣味生動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要充分發揮實驗教學過程中每一個步驟的價值,最大程度向外向上發散拓展,挖掘其中濃縮的化學原理、公式和結論等重要知識點,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化學要點。因此,教師在運用實驗進行教學的時候,一定要避免埋頭做實驗,而是要從實驗設計環節開始,設置科學有效的實驗問題,引導學生參與到實驗環節的互動中來,成為實驗步驟的優化者,實驗結論的得出者。譬如教師在選用化學試劑的時候,就要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和回答試劑滴加的順序是否會影響實驗結果,會出現怎樣的實驗誤差等。這樣一來,課堂的氛圍就能夠被較好地調動起來,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實驗和學習理論知識。
二、初中化學教學中實驗教學法實施的方式
(一)教師講解演示與學生操作練習相結合的模式
教師講解演示的過程是為學生打造一個學習模板的過程,對于初學者來說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在借助化學實驗進行教學的時候,必須要為學生講解透徹其中的原理,基本的操作過程,重要現象和結論,引導學生在現階段聽懂百分之八十以上,并且保證學生脫離教師輔導的時候能夠同樣完整地復現實驗操作的整個過程并講明白其中的理論知識要點。當教師的任務完成之后,就要留出一定的時間,給學生創造豐富的機會來嘗試實驗操作和理論分析,從而幫助學生將教師的演示講解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儲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要扮演好指導者的角色,指出學生自主操作過程中的問題,引導學生反復練習并最終提高自身化學實驗水平。
(二)組織學生完成探究性的化學實驗
除了按照教材進行的實驗教學之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組成探究學習小組,改造課堂實驗或者根據個人興趣自主設計化學實驗,擺脫課內實驗教學的約束和框架,發掘更加多元化的化學實驗類型。譬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觀污水處理廠、垃圾焚燒廠等,引導學生自主設計簡單的化學實驗流程,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探究意識與探究精神。
(三)拓寬實驗教學的場所,展現化學別樣魅力
在初中階段,實驗教學不僅僅要培養學生基本的應試能力,更要培養學生長期的化學探索興趣、好奇心和基本素養。但是在傳統的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場所卻局限在教室、實驗室等相對封閉和狹小的空間內,從而給學生造成了一定的學習負擔和壓力。這種背景下,學生的學習成果能夠較好的應付考試升學,但卻很難給學生留下影響終身的印象。因此,我們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之外,開辟出更加廣闊、自由和趣味的化學實驗天地,幫助學生領略別樣的化學魅力。在教學時間內,教師可以設計室外化學實驗,帶領學生在廣闊的大自然中進行實驗操作,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感。在教學時間之外,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手邊有的試劑、器材等,依據課內學習到的知識,自主設計趣味化學實驗,譬如醋和碳酸鈣的反應實驗,食鹽、味精、白砂糖的對比溶解實驗等。借助這種方式來擴大學生的學習領域,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培養學生觀察實驗的能力
學會觀察實驗是學生真正理解一個實驗的第一步。不同于其他學科的實驗,化學實驗的現象更加激烈、多樣且引人注目,如果教師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實驗的能力,那么學生往往能夠得到更多的收獲。舉個簡單的例子,在進行金屬鎂的燃燒實驗的時候,教師先要引導學生觀察燃燒實驗的條件,觀察金屬鎂的物理性質。接著教師點燃金屬鎂,再引導學生感受燃燒時候的溫度變化,觀察火焰的大小和顏色。最后教師再帶領學生觀察燃燒產物的軟硬、顏色等。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抓住整個燃燒試驗過程中的細節和重點,從而幫助學生最大程度將理論和實驗結合起來。
總之,我們教師要想將化學實驗教學法的運用價值最大化,首要做的就是區別于傳統生搬硬套的教學風格,根據自身教學特色與實際需要形成規范化的教法運用原則,保證實驗教學的效果與自己的教學目的相契合,從而最大程度發揮化學實驗的教學作用。在此基礎上我們再進一步思考如何將實驗與教學環境、學生情緒、立體教學格局等結合起來。只有這樣,化學實驗實施的過程才能夠真正展現出高效、趣味的效果和特色。
參考文獻
[1]楊宗池.論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原則[C].2010.
[2]葉娜.探究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15(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