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瑤
【摘? ? 要】在教學高中地理的過程中,很多教師都不知道該如何把控環境教育。這不僅使得很多班級的地理教學質量不斷下降,還不能有效地體現出地理教學的意義。在本篇文章中,我將簡要介紹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一些實用方法。
【關鍵詞】高中地理? 環境教育? 滲透理念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6.123
在高中時期,很多學生不僅要面臨著學習內容繁難且學習任務艱巨的學習壓力,所以很多高中生都會選擇性地進行學習。據統計,很多學生在高中時期都會忽視地理學科的學習,并且近些年高中地理的教學質量也處于跌降的狀態。而產生這一現象不僅包含學生們對地理學習不感興趣的原因,還因為教師在地理教學中并沒有有效地滲透環境教育。
一、教師應始終持有在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理念
通過分析高中地理教材,我們會發現其中包含著部分和環境有關的教學內容。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會忽視給學生們滲透環境教育,因為很多教師都只關注地理專業知識的講解,并且他們認為滲透環境教育就是在無端浪費教學時間。我極其不贊成這種做法,相反我認為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始終持有滲透環境教育的教學理念。因為通過分析教材內容,我們會發現環境方面的內容也隸屬于地理教學的范圍,倘若教師缺失環境教育,則會使得地理教學缺乏一定的完整性。并且進行環境教育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還為了能讓學生們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如若不進行環境教育的滲透,則不能體現地理教學的意義。我認為教學地理不僅是為了給學生們講授相關地理知識,還為了能夠引導學生們關注環境的保護。并且分析近些年的地理測試卷,我們會發現其中包含著許多和環境有關的試題。如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重視環境教育的滲透,勢必會使得很多學生在解答環境試題時產生失分嚴重的現象。因此,重視環境教育的滲透不僅能助力于教師的教學,還能讓學生們積極地參與保護環境的活動。持有滲透環境教育的理念不僅能讓教師提高對地理教學的認識,還能給學生們樹立保護環境的榜樣。如若教師不重視環境教育的滲透,我相信很多學生都不會有保護環境的意識。由于高中生的接受能力較強,所以只要教師能正確地引導學生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很多學生都會漸漸地形成保護環境的習慣。這就要求教師應在教學中給環境教育留有“一席之地”,并且有效地進行環境教育。
二、根據教材內容進行環境教育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便知道地理教材中包含了部分和環境有關的內容,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會忽視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雖然對于大部分高中生而言和環境有關的內容較為簡單,但我認為教師也應該認真地教學這部分的內容,因為很多高中生都會忽視課本上簡單的教學內容,這就使得很多學生并不能在環境試題上得到高分。因此,我建議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先依據教材內容進行環境教育,這樣才能讓學生們高度重視環境內容的學習。由于很多高中生都能形成自己的認知和判斷,所以他們都會根據教師的教學態度選擇性地學習,倘若教師忽視有關環境內容的教學,學生們也會由此不重視環境內容的學習。只有教師認真且嚴謹地教學教材中和環境有關的內容,學生們才會有效地學習這部分內容。要想讓學生們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我認為教師應先引導學生們學習有關保護環境的內容,因為只有在學生們深入了解保護環境的內容時,他們才能慢慢步入保護環境的軌道。因此,在教學教材內容時,教師就應該給學生們滲透環境教育。并讓學生們知曉保護環境的益處以及損壞環境的危害,這樣學生們才能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這就要求教師應將教材內容和保護環境有效地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環境教育的效果。
三、開展保護環境的實踐活動
在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不僅要引導學生們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還應該鼓勵學生們養成保護環境的習慣。然而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教師應引導學生們參加保護環境的實踐活動。由于很多高中生的自覺性較差,不能自覺地參與保護環境的活動,教師可以在班上開展保護環境的實踐活動。這樣不僅能為學生們創建保護環境的氛圍,還能讓學生們知道保護環境是每一位學生都應該參與的活動。要想開展保護環境的實踐活動,教師應在班級上給學生們普及保護環境的必要性。為了保證環境教育的效果,教師可以以專題講座的形式提高學生們保護環境的意識。當然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意識到環境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引導學生們保護環境,并且開展保護環境的活動也是環境教育的一種體現,為了讓更多的高中生參與進保護環境的活動之中,教師可以引導班上的學生書寫有關環境保護的標語。如“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以及“愛護花草,環境更美”等標語。這些標語雖然簡單,但卻能潛移默化地督促學生們保護環境。當一個校園里充斥著保護環境的標語,我相信很多學生都會養成保護環境的習慣。并且要想使環境教育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們先從保護身邊的環境做起。即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們愛護教室環境以及校園環境,讓學生們養成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以及不踐踏花草的習慣。
當然要想體現環境教育的專業性,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們參加環境保護的實踐活動,這就需要教師利用業余時間帶領學生們實地走訪當地的工廠。讓學生們了解工廠在生產過程中對周邊環境所造成的污染,并引導工廠的相關負責人投入到環境保護的活動之中。一般情況下,在生產的過程中都會造成廢氣以及廢渣的污染,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研究并記錄廢氣和廢渣對周邊環境的污染程度,這樣才能為保護環境提供相應的數據。當學生們深入分析工廠生產過程中對周邊環境所造成的污染時,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們研究一些能減輕污染的方法。這樣不僅能有效地減輕空氣污染,還能讓工廠的相關工作人員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
在教學高中地理這一學科時,每位教師都應該重視環境教育,因為在新時代的大環境之下,國家相關部門已經開始呼吁全民進行環境保護。只有在良好的環境中,人們才能安心地工作和學習。這就要求教師應始終持有滲透環境教育的教學理念,這樣才能保證他們能在教學中融入環境教育。同時教師也應該依據教材內容進行環境教育,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們學習到和環境相關的知識,還能讓學生們重視環境保護。如果時間和條件允許,教師還可以開展環境保護的實踐活動。
參考文獻
[1]周德英.高中地理教學中環境保護理念的滲透[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6):33.
[2]張琦.高中地理“環境保護”模塊活動案例研究[J].地理教學(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