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鵬發
【摘? ? 要】高中地理兼具理科與文科的思維特點,對學生思維轉換能力、要點整合能力以及理解分析能力的要求極高。因此,作為教師我們就要針對地理學科這一基本特征,結合學生在學習地理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改進自身教學策略,為學生構建更加高效的教學課堂。
【關鍵詞】高中地理? 高效課堂? 圖文結合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6.127
高效的地理課堂教學要求教師能夠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內,將豐富零散的地理知識,以一種更加邏輯化、整體化的方式表達出來,并最大程度保證學生的課堂時間使用效率以及課內理解效率。這個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需要完成的基本工作之一就是依據地理學科特征,根據學生實際學習需要來優化地理教學的相關策略,幫助學生快速適應地理學科教學模式,構建真正高效趣味的教學課堂。基于此,本文總結了以下一些方法。
一、形成圖文相互說明的教學風格,降低課堂的理解難度
相比較于歷史和政治這兩門文科性質明顯的學科,地理學科兼具了理科的邏輯思維性和文科的深厚文化底蘊。這是培養學生綜合思維的重要來源,卻也成為了學生學習和掌握地理知識時的難關之一,為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效率帶來了許多的阻礙。因此,教師要想突破地理教學這方面的困境,就必須要轉換教學角度,以地理學科的文科思維性和理科思維性為優勢,將其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形成全新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實現兩種思維的相互轉換和理解,從而不斷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提高課堂效率。
就以圖文相互配合、相互說明開展地理教學為例。教師在講解洋流的時候,可以先展示一幅世界地圖,接著一邊分析暖流和寒流形成的理論原理,一邊用筆在地圖上進行標注展示,從而將學生的抽象理解能力與圖像構建能力聯系起來,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這樣一來,教師就能夠改變傳統教學中純文字化講解造成的枯燥感和抽象感,克服純圖片分析造成的語言匱乏和深度過淺問題,幫助學生充分、深度、快速了解地理知識,推動課堂教學效率進一步提高。
二、善于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對于地理教學的價值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多媒體能夠對地理教材中零散的信息,抽象理論和形象圖片交雜的資料進行再整理和再分析,形成邏輯清晰、結構明朗的教學新框架結構。另一方面,相比較于一般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多媒體的加入能夠進一步優化教學結構,給純語言化的教學課堂帶來諸如世界地理圖片、地理數據表格、世界地理文化差異等的補充和完善,幫助學生從新的角度發現一個更加豐富多彩的地理世界,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地理學習積極性。例如,教師在講解不同季風區域種植業特征的時候,就可以先借助多媒體在網絡上收集相關的圖片資料和視頻資料,等到分析到這一環節的時候,再將這類直觀的資料展示出來,從而調和課堂的嚴肅緊張氛圍,重新制造課堂的焦點,幫助學生再度集中注意力專心學習地理知識。當然除此之外,教師借助多媒體制作教學課件、開展遠程輔導教學同樣能夠改革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好奇心,給學生帶去別樣的學習體驗。
三、強調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我們所期盼的高效地理教學課堂并不是從教師的角度來構建的,而要回歸到我們的教學原點,堅持從學生角度出發,通過加速學生吸收地理知識,豐富學生的學習方法來構建學生層面的高效課堂。這也就是說,教師必須要主動襯托學生在學習地理時的主體地位,吸引學生群體參與到課堂建設中來,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因此,教師要及時轉變自己的課堂角色,合理地讓出課堂主權,為學生創造更多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機會。
一方面,教師要構建互動型課堂,借助教學問題進行巧妙過渡,幫助學生逐漸適應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認真設計課堂問題,適當教學留白,將講解和思考的機會讓給學生,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方法。另一方面,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群體共同學習的價值,善于構建課堂內外的學生合作學習模式,布置探究性的地理課題,讓學生分別展現自己的能力和素養,并通過合作分享實現學習信息的交換與流動。這樣一來,我們的地理教學課堂才能夠真正從教師把控的課堂轉變為學生掌控的課堂,從而不斷推動學生高效主動學習。
四、開展即時的課堂檢測,打好高效教學新基礎
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教師分配給每一位學生的注意力也是有限的,所以我們教師要想真正了解學生在一堂課的學習中達到了什么程度,還必須依靠即時的檢測收集反饋信息,在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同時,高效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同時,即時的檢測還能夠對課堂教學進行總結和升華,將高效教學的課堂推上一個新的高度。因此,教師必須要將即時檢測的環節納入到備課設計過程中,不斷優化檢測的方式,提高即時檢測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另外,教師要豐富檢測的形式,既可以由教師展示設計好的地理問題讓學生完成,也可以是學生互問互答,學生向教師提問,最大程度豐富檢測的角度。借助這種方式,學生往往能夠在完成檢測和練習任務的過程中慢慢找到地理學習的難點和重點,從而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重心,為高效課堂的建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認真落實教學評價工作,積累教學改進的有效經驗
將教學評價環節與教學實施過程相結合,幫助教師和學生在總結、反思、實踐、再總結的過程中不斷積累教學和學習的經驗,有利于推動地理課堂新一輪高效教學潮流的出現。這個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對自身的教學情況進行評價和總結。教師要通過充分聯系學生、回顧課堂教學過程來了解自己教學中的得與失,從而為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找到突破口。另一方面要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和總結。學生始終是學習地理的主體,所以教師要通過對學生的正確有效評價來幫助學生找到高效學習的思路和方法。教師不僅要評價學生的地理學習結果,更要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具體表現、行為習慣、思路方法等,幫助學生不斷優化自己的學習過程,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為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積累更多的經驗。
總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學課堂高效與否將直接關系學生學習地理的心態、學習地理的成果以及未來發展的選擇方向。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更進一步適應地理教學,不斷提高自身發展和升學競爭力,作為教師的我們必須不斷創新有效的教學策略,通過趣化學生學習過程,改善學生學習方式來推動課堂教學效率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李逢春.多媒體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10):167-167.
[2]李善中.試論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發展[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