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芙蓉
【摘? ? 要】小學數學是小學教學科目中教學難度較高的學科,學生受限于自身認知能力,對于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較為薄弱。而在小學數學中使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培養小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提高數學學習效率,其是小學數學教學提高教學效率行之有效的手段和途徑,本文就小學數學中小組合作有效性進行了專門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 小組合作?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6.147
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突破和有效嘗試,是發揮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教學理論的教學實踐,且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起到了較為不錯的效果。但是在具體的實踐中也看到了一些問題,本文就小組合作的重要性與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重點闡述。
一、小組合作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的重要性以及意義
(一)有利于學生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小學數學教師一般以講授法為主,好處是可以將小學數學知識點講精講透,可以成體系的方式將概念輸出。但是缺點是教師是這個教室里的唯一信息輸出點,學生的學習慣性就是聽老師講,而自身學習主動性不足,無法有效提升學習效率。而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中,學生既是老師,又是學生,要對自己進行“教育”。因此,學生更傾向于提升自己的學習動力,積極預習數學課本知識,積極準備,以便在小組合作中進行有效講解。小組合作倒逼學生做自己學習的主人,從而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動力,學生自己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提升對于數學的興趣,培養熱愛學習的良好習慣。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由于計劃生育政策,學校里的小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較為習慣一個人自己寫作業、考慮數學問題等。但是學習本身不是一個人孤獨的旅行,而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結伴出行,學習本身也是一種社交。通過小學數學教學中展開小組合作的教學形式,鼓勵學生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比如,一個數學小節,一共四個知識點,小組每個學生負責一個知識點,既節省了時間,又提高了效率,同時對于自己不會做的題目,想不通的問題都可以進行小組合作,以群策群力的方式進行解決,讓學生感受到團隊的力量。而團隊本身良好的學習氛圍,也會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別人都學了,自己又怎么能不學習呢?從這個意義角度來講,小組合作學習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提升了學生的學習動力,維持良好的學習狀態。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小組合作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
(一)小組合作學習存在形式化問題,要實質性展開小組合作教學
小組合作學習一個很重要的組成方面就是合作協調,但是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卻會發現存在形式化的問題,這主要表現在第一,小組內有的學生只重視自己負責的知識點,而對于小組的任務或他人的任務充耳不聞,使得合作難以實質性的有效完成。第二,有的學習小組擅長裝樣子、搞形式。教師在講臺看時,小組合作搞得如火如荼,彼此談論的熱火朝天,但是其實質討論的內容和學習沒有一點內容,而往往談論的是昨天玩的游戲、今天看的視屏等娛樂性方面,其沒有達到小組合作的目的,自己的學習成績也一落千丈。第三,小組合作沒有進行更有深度的討論,有的學習小組進行討論,其流程往往是自己講完自己負責的知識點后就沒有了后續,既沒有對知識點作進一步拓展,也沒有對他人講述的知識點表示疑問,所以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對于知識點一知半解,不知如何靈活運用等。
在小學數學中,針對小組合作學習要具有實質性的展開,教師在這方面要發揮重要作用。針對有小組成員對于他人學習成果不重視以及對小組合作學習充耳不聞的現象,教師要進行及時的批評教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集體合作,培養集體榮譽感等,同時在獎懲機制上進行一定的改動,以整個小組的成績進行評定,從而從機制上倒逼學生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培養集體精神。針對有小組背著教師,以小組合作的名義講悄悄話的行為,教師可以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在教室中進行巡視,發現學生有以上狀況,要及時提出警告。對于屢教不改的小組,可以將小組成員進行更換,從而讓學生在課堂時間進行學習。針對小組合作開展深度不夠問題,教師一方面積極巡查,對于小組合作展開詢問,鼓勵小組繼續探討。另一方面也可以布置一些習題,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以習題的方式提高對于知識點的理解,提升合作深度。
(二)學習小組內部成員具有差異性,教師要平衡組內關系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由于每個學生家庭環境、性格特點以及對于數學知識接受能力不同,所以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會有不同的體現。一般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會傾向于占據主導地位,會積極把對于知識點的思考表達出出來,而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有可能在小組合作中有小動作,或者對于問題見解較少,對于小組學習參與程度較低。另外,性格也是影響小組合作學習成果的重要方面,性格較為外向的學生,更樂于代替小組成員作最后的小組作業陳述,而性格較為內向的學生,在小組中往往一言不發,如同一個隱形人。因此,教師在進行小組合作教學方式時,要注意且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性,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首先在小組的選擇上,教師要注意每個學生在學習能力與性格上的差異,在了解不同學生不同的基本情況后再進行分組,分組要注意不要把學習好的學生排為一組,后進生列為一組,而是要注意學習成績的平衡性,最好可以以優帶劣方式促進小組良好學習氛圍的養成。其次教師要明確小組學習的目標與任務,如最后陳述小組成果的任務可以由小組成員輪番擔任,從而促進小組成員的學習興趣等。最后對于后進生,教師要以鼓勵為主,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幫助他們掌握學習方法等。
總而言之,針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的有效性問題,本文首先闡述了小組合作在小學教學中的重要性。第一有利于培養小學生學習興趣,第二有利于培養學生合作精神,促進良好學習氛圍的養成。其次本文重點論述了在小學數學中開展小組合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具體對策,針對合作教學形式化問題,本文從三個方面論述如何實現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實質化展開。針對小組合作中,學生差異性的問題,本文也從尊重學生差異這個角度進行了詳細的論述。最后,希望此文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的有效展開有些許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朱玉玉.探究分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數學大世界(中旬)(2).
[2]金玲玲.探究分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4(28):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