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目前高職院校的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過程中,存在項目選擇與專業結合度不高、指導教師和團隊學生經驗不足、項目訓練與教學活動沖突、對項目開展的困難預計不足等問題。作者總結鎮原縣塔李村電子商務服務點產品培育及服務提升項目實施經驗,對高等職業院校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實施提出了將創業訓練與專業教學充分融合、建設專業的創業訓練師資隊伍、保證創業訓練的開展條件、建立完善靈活的創業訓練管理機制等對策建議,認為只要高職院校充分重視、打造高職院校創業訓練新機制,就能真正實現創業訓練的意義和目標。
關鍵詞:創業訓練;項目;對策建議
課題項目:2019年甘肅省教育廳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鎮原縣塔李村電子商務服務點產品培育及服務提升項目”成果(編號:396)。
近年來,隨著國家、教育部、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大力支持,各高等職業院校大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將創新創業融入專業教育,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和畢業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隨著社會、家長就業觀念的轉變,畢業后創業成為很多高職院校畢業生的第一選擇,但是高職畢業生創業知識不足,創業經驗缺乏也成為制約創業成功的最大問題,因此,在高職院校開展大學生創業訓練計劃有其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高職學生創業訓練計劃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各高職院校都開展了大學生創業訓練,設立了大學生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但參與人數少、項目訓練不落地、與專業教育結合度不高、訓練效果不明顯等問題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一)項目選擇與專業結合度不高
就目前而言,高職學生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往往選擇學生或者指導老師熟悉的行業、課題,與學生所學專業沒有實質性聯系,也就談不上與專業教學的結合,背離了創業訓練的初衷,起不到促進學生專業素質和創業能力培養的作用。
(二)指導教師和團隊學生經驗不足
在大學生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選擇中,一般有三種情況,一是學生選擇感興趣的項目尋找老師指導完成,二是老師選擇項目組建學生團隊完成,三是為申報創業訓練項目臨時組建團隊,這三種形式各有優劣,但往往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學生或者指導教師是否具備完成項目的專業知識和創業經驗。當指導教師和學生均不具備創業經驗和相關知識時,創業訓練往往面臨著失敗的結局。
(三)項目訓練與教學活動沖突
在項目申報時,學校、教師、學生、創新創業管理部門均較為積極,但往往忽略了創業訓練與正常教學之間的沖突。就目前現狀而言,高職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時間較為緊張,到企業頂崗實習后又因工作任務繁重不能與指導老師進行充分的溝通,不能保證項目開展的時間和精力,使得項目實施的效果大打折扣。
(四)對項目開展的困難預計不足
創業訓練旨在實踐真實的創業過程,訓練學生的創業能力。創業過程中,心態、技術、資金、政策都是制約創業能否成功的關鍵要素,在開展創業訓練之前,團隊成員往往對困難預計不足。如項目計劃書紙上談兵的多,實際調研的少;盲目樂觀的多,遇到挫折的承受能力差;僅靠項目支持解決經費預算,資金存在較大困難;宣傳推廣手段單一,項目影響力較小等。
二、鎮原縣塔李村電子商務服務點產品培育及服務提升項目的實施
為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本人也開展了大學生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指導。通過項目實施,認為在項目選擇、可行性分析上必須下足功夫,才能保證項目實踐工作的順利開展。現就本人指導的“鎮原縣塔李村電子商務服務點產品培育及服務提升項目”情況作以簡要介紹。
項目以脫貧攻堅為切入點,選擇學院扶貧點實施電子商務產品培育及服務提升計劃,主要內容是借助電子商務平臺,將村莊綠色食品如胡麻油、黃花菜開發成標準化產品,并營銷銷售,給群眾創造經濟收入,同時為群眾提供網絡采購、票務服務等電子商務服務。
在項目團隊組建時,選擇塔李村鄰近區域生源的學生組建團隊,指導教師包括學院教師、駐村第一書記、相關企業負責人,組成了一支專業高效的項目團隊。項目實施前開展了充分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政策分析、市場需求分析、目標市場定位、產品和服務前景分析、困難預期、SWOT分析等,為項目實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項目實施過程中,與當地企業開展合作,與塔李村開展充分溝通,組織學生開展了產品開發和便民服務的工作。以開發胡麻油產品為例,團隊成員完整完成了原材料收購、產品加工、產品包裝、產品送檢、網絡銷售等環節,熟悉了整個流程,為今后開展相關創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尤其是租借了食用油商標,以企業為載體,學習了食品企業注冊、基本賬戶設立、食品生產許可證、食品流通許可證的辦理、物流存儲運輸知識,使得學生創業團隊得到了充分的實踐訓練。
項目的實施達到了助力塔李村脫貧攻堅,服務群眾和訓練學生創業能力的目標。但是,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了團隊學生專業背景與項目內容不符,資金和時間條件不足影響訓練效果等問題。
三、對高職院校學生開展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的經驗總結和對策建議
對高等職業院校而言,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就創業訓練項目而言,既可以促進專業技能的培養,又可以有效解決學生就業困難,應該在學院領導高度重視的基礎上,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更好地開展項目實施工作。
(一)將創業訓練與專業教學充分融合
在創業項目選擇上,既要保證學生的創業興趣,又要有充分的知識儲備。這就要使訓練項目與學生專業背景、生活背景能夠充分吻合,可以采取學生自主設計與學院統籌設計的模式設計訓練項目,將訓練項目寫入學生創新創業教學大綱,并在專業教學過程中做好相關知識的教學。在學生頂崗實習環節,可以將創業訓練項目作為實踐內容,代替到企業頂崗實習,既訓練學生的創業能力、又訓練學生的專業技能,避免學生畢業后直接創業的巨大風險。
(二)建設專業的創業訓練師資隊伍
以專兼結合的模式建設一支專業的創業訓練教師隊伍。每個創業訓練團隊必須配備項目相關行業企業負責人員,并聘用為學院創業訓練導師;發揮校友的傳幫帶作用,項目指導團隊中聘請校友開展經驗傳授;以創業培訓、頂崗實踐等形式培養學院專業教師的創新思維、創業能力和指導水平。
(三)保證創業訓練的開展條件
建設良好的創新創業校園文化,組建學生創新創業社團,開展創業訓練論壇,樹立創新創業典型,宣傳創新創業知識,營造良好的校園創新創業環境。將指導教師指導學生開展創業訓練納入工作量,解決教師授課任務與項目指導之間時間沖突的矛盾。學院投入創業訓練資金,建立創業訓練基金,同時引入企業資金支持,如采用設立企業創業獎學金、風險投資等形式,保障較為充分的創業訓練資金。
(四)樹立正確的創業訓練計劃思路
在高職院校學生創業訓練項目開展過程中,要樹立正確的項目觀。就學院而言,要建立以學生收獲為考核重點的項目考核思路和措施,破除以項目總結、項目路演為形式的項目評價機制,堅決杜絕紙上談兵;就教師而言,要充分審視創業訓練計劃在學生培養中的作用,堅決杜絕為項目而做項目的急功近利思想;就學生而言,要樹立以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為目標的項目觀,堅決杜絕開展項目實踐僅為評優評獎、獲得學分為目的的不正確思維。
(五)建立完善靈活的創業訓練管理機制
在學院內部建立多部門聯動,高效運行的創業訓練管理機制,創新創業中心牽頭,教學部門積極配合,人事部門、財務部門、后勤服務部門等發揮自身優勢,在配合工作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專業咨詢和保障服務;與企業建立創業訓練合作關系,開展短期階段性的模塊訓練,為學生開展整體項目訓練積累經驗;將就業指導充分融入創業訓練全過程,開展政策建議、政策咨詢和普遍性創業指導等等。
創業訓練充滿挑戰,也充滿機遇,只要高職院校從學院、教師、學生、合作企業各層面做好整體設計,管理方、教師、企業齊心協力,以培養社會急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創新創業型人才為目標,打造高職院校創業訓練新機制,為創業學生提供便利條件,就一定能真正實現創業訓練的意義。
作者簡介:
劉娟(1982年7月-),甘肅建筑職業技術學院講師,慶陽寧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