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衛平
【摘 ? ?要】語言表達能力是人類進行交流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語言的發展也是人類思維發展的必然產物。數學語言更具準確性、抽象性、簡練和符號化等特點。這些特點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概括事物的規律,同時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
【關鍵詞】少數民族地區 ?一年級學生 ?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3.119
在農村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本民族語言是人們交流的主要語言。由于條件的限制,學生剛入學讀一年級時,大部分學生往往表現為語言表達能力差,思考問題能力差,學習數學較困難。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尤為重要。下面談談本人在苗族地區農村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中的一些看法和體會。
一、堅持要求學生說漢語,有助于培養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我從1999年8月教書至今,帶過三批一年級新生。隨著知識經驗的積累和教學方法的改進,教學過程既有共同性也有差異性。
在過去很長時間,我們堅持雙語教學(我也是苗族,本地人),便于教學(教師好教,學生好學),教學成績不錯。但只局限于教師的翻譯教學(教師的主導地位),學生學習的依賴性強。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倡導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不斷加強,要求學生學會學習、交流與合作,數學語言表達能力亟須得到培養和發展。這就迫使我們從一年級開始,使用普通話教學,效果更佳。眾所周知,兒童語言發展的最佳時期為1.5~4周歲,剛進入一年級的新生,語言能力的發展刻不容緩。
1.在校園內,鼓勵同學之間,師生之間使用普通話交流。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最好的辦法是教師與學生定下班級公約,在校園里必須使用普通話交流,如果誰做不到,可“罰”他講一個故事或唱一首歌等,要求學生互相監督。有時,偶爾有學生“告狀”李XX在教室說苗話時,要引起教師的足夠重視,及時執行“班級公約”,并要做好引導。剛開始,學生會說幾句不太通順的漢語,要盡量鼓勵他們,表揚他們,學生說漢語的興趣越來越濃。沒過兩個月,學生可以用普通話進行簡單的交流了,為下一步數學語言交流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隨著學生漢語言能力的提高,我們可以慢慢地要求他們用一些數字編故事講給大家聽,還可以通過學生學過的一些數學知識開展數學活動。在活動中,學生通過聽、說、動手操作等環節,不僅培養動手操作能力,還可以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在數學教學中讓學生多說,促進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發展
1.多讓學生自己讀題目。一年級學生,還不認識幾個字,由老師念一道題做一道題。到了下冊,學生認識了五、六百個漢字。這時教師利用早讀課多讓學生讀數學,哪怕是讀題目。在多讀過程中又認識了一些常用的數學符號、數學俗語等,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數學語言。
2.教師備課要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說。培養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關鍵是讓學生有說的機會。學生的說與教師的提問不無關系。課堂提問要有目的性,所提的每個問題必須有利于啟迪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開動腦筋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來探索新的知識。如在學習10的認識時,教師提問:你們知道比9多1的數是幾嗎?10與我們以前學過的1~9有什么不同?這樣不僅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同時利用這個問題組織同桌、四人小組討論,在數學學習中培養學生數學語言發展。
3.精心組織學生分組說。分組學習是合作學習的有效途徑,教師在分組時不僅要明確組長,發言人還要考慮到小組成員的成績搭配。在進行分組討論時要明確好討論內容,留給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
4.讓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自己說。在課堂上采取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參與討論,最好的方法是小組競賽、男女生競賽等競賽方式。在這些過程中學生提問題,討論、解決問題。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和討論進行有效引導,讓他們的問題提得精確、簡練,有助于數學語言的發展。
總之,民族地區農村小學一年級的學生,通過“逼”說漢語言到愛說漢語言、說好漢語言,為培養數學語言發展打基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注重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討論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多說,說的精確。只有這樣,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才能真正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1]曾雪麗.淺談少數民族地區農村小學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方法[J].新課程學習(下),2014(4).
[2]何小蘭.淺談如何培養少數民族地區農村小學生的英語興趣[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2(4X):24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