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昔瓊
【摘 ? ?要】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一直以來是我們眾多教師不斷思索的問題,隨著社會的進步,各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在教育教學當中,這些教學方法當中有無數值得我們教師借鑒學習的,尤其是在新課改背景之下,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一定要時刻反思自己的教學工作,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課改 ?小學語文 ?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3.167
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隨著科技的進步而不斷革新,身處于不斷變化不斷進步的現代社會,作為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前進,這樣教育才能越來越好,走向世界的頂峰。但就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而言,依然存在諸多問題,未符合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理念。接下來我將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其提出相應的對策,僅供參考。
一、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小學語文教師不重視備課
備課是指教師在課前熟悉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的,規劃教學步驟,讓課堂井然有序,不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備課需要教師進行三備,即備學生,備教材,備方法。但是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卻不重視備課,認為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簡單自己完全能夠一邊熟悉知識一邊給學生講解,或者是認為看了無數遍知識,即使合上課本自己也能倒背如流,因此有些小學語文教師不重視備課。在備學生方面不少小學語文教師上完課就走,沒有認真與學生溝通交流,沒有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對學生沒有正確的認知。在備教材方面,有些小學語文教師不夠仔細認真,或者對于知識的掌握僅限于書本教材,顯然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這樣的教學方式顯然是不可行的。在備教法方面,有些教師沒有施行真正的因材施教,沒有仔細探索適用于學生學習的方式方法。
(二)教師未有效導入教學內容,學生課堂注意力不集中
雖然許多小學語文教師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但是對于教學有效導入的認知依然很低。有的小學語文教師在講一個內容時往往直奔主題,不做任何鋪墊提示,例如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上課前一直不變的一句話是“打開第幾頁先自己讀一遍然后我們再講”,小學語文教師沒有有效導入教學內容,步驟永久不變使學生了如指掌教師的所有教學環節,這樣經常使得學生感到厭倦,不僅不能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而且不能讓學生明確該堂課的教學目標,這就導致教學課堂效率低下。
(三)教學模式單一老套,學生學習困難
教學模式是教師根據學生的理解領悟能力從而選擇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學習十分重要。但是目前依然有許多小學語文教師采用單一的“滿灌式教學模式”,先讓學生通讀全文,然后自己講解一些生僻的字詞,最后再講一下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就結束講解,全程都是語文教師一個人講,似乎整個課堂就成為了教師一個人的天地。我們都知道小學生的精力旺盛,是好動的群體,小學語文教師全程一個聲調講解不讓學生參與融入課堂,學生不僅不能快速理解知識點而且還會覺得課堂枯燥無味從而容易發呆走神,這樣課堂效率極低,不能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
(四)教師以布置默寫背誦等作業的方式鞏固學生知識記憶,學生壓力大
以布置默寫、聽寫等作業的方式逼迫學生去記憶背誦知識是大多數小學語文教師都會采用的一種方式,但是隨著時代改變,小學生增加了許多要學的科目,每一科都有作業每一科都需要記憶許多知識,積少成多小學生的學習任務增加,壓力也隨之增大,因此題海戰術法對于小學生而言并不是很好。而且教師一味地讓學生被動地完成大量的習題,死記硬背大量的知識不僅會讓學生感到有壓力而且還會讓學生對學習語文產生反感,從而扼殺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師這樣做不能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二、對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的相應解決策略
(一)教師要充分做好課前準備
小學語文教師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是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師在課前就熟悉教材內容,明確教學目標,了解班級學生情況,計劃好課堂中的每一個步驟,想出拓展知識點所要講的內容,還需要思考用什么方法能讓學生更快速理解以及猜想學生可能存在的問題,小學語文教師將這些內容都做好充分準備,在課堂上按照備課步驟一一進行,不僅能在課堂上講完知識點而且還能讓學生緊跟教師的思路。小學語文教師做好教學“三備”,能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
(二)教師豐富教學導入內容,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
有一個好的開端是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教師有必要豐富教學導入內容與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小學語文的課堂魅力所在。例如在講《充氣雨衣》這一課時教師開場可以先問學生是否見過雨衣,雨衣是比較常見的東西,因此學生會回答見過,然后教師又問學生“穿上雨衣會不會褲腿還被打濕?”學生回答“會”后,教師告訴學生讀完課文就能發現有一種雨衣不會將褲腿打濕,學生因此帶著極大的好奇心專心致志聽講尋找不會把褲腿打濕的雨衣,教師這樣就很好地將課堂教學內容優化導入,不僅吸引了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專心聽講而且還告訴了學生該堂課的學習目標,讓學生跟隨教師的步伐擁有一個清晰的學習目標。教師優化導入教學內容,吸引學生好奇心促進學生專心聽講,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有效提高教學有效性。
(三)教師將視、聽、教有機結合,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
目前大部分學校都配備有多媒體,教師就需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將視、聽、教有機結合,從而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如講《詠柳》這首詩時,許多學生可能沒有見過柳樹無法理解“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柳葉的圖片,在學生朗誦全詩時又借助多媒體播放相應的背景音樂,這樣不僅渲染了學習氣氛還能使學生有效理解知識點。
(四)教師優化作業布置,傳授技巧,提高學生記憶效率
題在于優而不在于多,教師應該挑選具有代表性的習題讓學生練習從而幫助學生鞏固知識記憶。教師優選練習題,讓學生理解性記憶,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有效性。
眾所周知,小學語文是學生接觸語文學科的起始點,也是學生學習所有學科的起始點,因此教師需要提高教學有效性,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領略語文世界的獨特風采。
參考文獻
[1]秦麗敏.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教學策略淺談[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7):102-102.
[2]張薇.淺析新課程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新觀念[J].科學技術創新,2011(21):23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