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彬
【摘? ? 要】當代教育倡導要對學生進行全面培養,使其在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都能夠獲得良好的發展。其中德育作為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在整個高中教學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基于此,本文主要從德育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滲透展開討論,希望借此機會能夠探索出更多有益于推動德育教育發展的教學思路。
【關鍵詞】德育教育? 高中歷史? 教學探討? 滲透融合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6.032
歷史是一門人文學科,學習歷史能夠幫助學生很好地陶冶情操、凈化心靈、深化思想境界,這對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具有很好的作用。青少年學生作為國家的未來,其道德品質素養的高低,關系到國家和社會未來的發展與進步。因此,在高中教學中加強德育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同時基于歷史學科在德育教育方面具有的獨特作用,筆者認為將德育教育滲透進高中歷史教學中,對于促進德育教育工作必定能夠起到很好的助力作用。
一、師生高度認識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是前提
德育教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整個學校教育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與各個學科的教學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在培養人才,塑造學生品格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大一部分師生并沒有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在他們眼中德育教育屬于教學的附屬內容,是次要的。這樣的認識和思想觀念是不正確的,非常影響高中德育教育的質量,也嚴重影響到了德育教育在歷史教學中的滲透。
教師不僅是學生學習上的指導者,更是學生人生路上的引導者,教師在教學中的一舉一動都會給學生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應當加強德育教育方面的學習,讓自己能夠對德育教育有更全面的了解,更好地認識到開展德育教育的意義和價值。同時在教學中要進一步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想辦法減輕學生對德育教育的抵觸情緒,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到參加德育教育的好處。以這樣的方式做好師生兩方面的工作,切實地提高師生對德育教育的重視度,從而為促進德育教育滲透進高中歷史教學中奠定一定的基礎,為開展相關工作做好鋪墊。
二、巧妙結合課本內容,發掘德育教育資源
在教學中不難發現,德育教育的資源比較有限。因為是思想教育類工作,因此,德育教育經常都是以主題班會、口頭教育等形式開展的,教育的內容一般都是圍繞著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主題展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到的教學資源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長此以往,就導致了德育教育教學資源的匱乏,教學缺乏新鮮感,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與高中德育教育十分有限且利用重復率高的教學資源相比,中華民族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歷史知識文化浩如煙海。在德育教育滲透進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將歷史教學的課本內容有效地利用起來,深挖德育教育資源,相信一定能夠給德育教育帶來巨大的改變。比如高中德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教育主題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通過各種資料、視頻向學生闡述愛國主義精神,學生可能會覺得比較空泛,難以引起他們的共鳴。而在歷史教學的課本內容中,擁有無數的愛國主義人士,有著數不清的關于他們的愛國事跡,這些歷史事件和故事更加具有趣味性和波折性,同時具有非常好的教育意義。將其作為德育教育中愛國主義教育的教學內容,可以極大地豐富教學資源,同時也能夠促進德育教育與高中歷史教學的進一步滲透。
三、立足史實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促進德育教育的發展
在促進德育教育與高中歷史教學的滲透時,教師一定要做到一點,即立足史實對學生進行正面誘導,這樣可以更好地促進德育教育的發展。歷史是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活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研究和詮釋。同時歷史是客觀存在的,是不可改變的,它具有真實性和不可逆性。然而近些年來隨著網絡的發展和西方文化的入侵,歷史泛娛樂化和歷史虛無主義等現象越演越烈,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學生對歷史的學習和認識,也或多或少地影響到了學生道德品質的養成。
因此,將歷史教學拉回正軌,立足于史實,讓學生能夠對歷史有更加客觀全面透徹的了解,使其通過歷史文化知識,更好地感受到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擺脫歷史虛無主義和西方思想文化侵略的影響,接受更為有效的德育教育,成為道德品質更加純粹的社會主義新青年。
四、深挖教材開展情感熏陶,進一步加深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工作絕對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好的,學生良好道德品質、思想觀念的形成也絕非是一日之功。因此,想要切實地做好高中德育教育,教師在促進德育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滲透時,應當要深度地挖掘教材,在教學中形成濃厚的德育教育氛圍和環境,對學生進行情感上的熏陶,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從而達到進一步加深德育教育的目的。唐太宗曾說過一句話:“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睔v史就像是一面鏡子,它將人類發展浩浩長河中的一切事物,不論好的壞的都清晰地展現了出來,供后人研究和反思。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在開展德育教育時,完全可以借助歷史教學的這些優勢,引導學生更好地去感悟歷史,更好地發揮出歷史教學的德育教育價值。
五、豐富教學形式,讓學生進行自我教育
目前高中德育教育的教學形式是比較單一的,除上述的舉辦主題班會、進行口頭教育之外,德育教育的教學形式和活動乏善可陳,毫無新意。在這樣的教學基礎上,想要進一步促進德育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滲透,需要教師對教學做出一些改變,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想辦法豐富教學形式,讓德育教育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教師在教學中完全可以將德育教育和歷史教學結合起來,舉辦一些趣味的知識競賽或者是指定主題的小講課等。讓教學形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豐富,學生通過參加這些教學活動既可以有效地積累歷史知識,又能夠受到歷史事件和人物的熏陶,實現自我教育,從而形成更加正確的三觀。
總之,不論是歷史教學,還是德育教育,都是高中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內容,這二者在培養和教育學生方面都具有無可取代的價值和地位。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我們應當在教學中通過各種措施,將這兩大教學板塊有機地結合起來,以便實現更加全面高效的教學,做到德育、智育兩不誤。使得高中教育能夠更有質量、更有水平,從而培養出能力和素質水平更加突出的學生。
參考文獻
[1]陳玉林.充分利用教材? 提高德育實效——淺談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問題[J].東西南北:教育觀察,2011(7):65.
[2]楊偉帆,張揚.歷史教學滲透德育離不開史實[J].現代教學,2005(Z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