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龍英
【摘? ? 要】教師可以從改進傳統教學方式入手,運用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學方法,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著手,發揮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文針對小學數學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 有效教學? 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6.097
教師作為引導者,應明確教學的主體和教學的方法,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著手,采取多種方法,通過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課堂環境,對學生做出科學的評價,間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求知欲。
一、巧用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全身心地投入到對新知識的學習當中。由于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存在注意力分散的情況,因此采用課堂導入可以有效地將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能極大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課堂導入方式有多種,其中以下幾種是常見的導入方式:第一,舊知導入。無論哪科,舊知識都是學習新知識的基礎,教師可以根據兩者之間密切的聯系,順勢讓學生簡單接受新知識。如教“有余數的除法”時,教師可先利用課件出示8個蘋果、4只盤子,然后與學生互動,讓學生將蘋果平均分到4只盤子里,結果剛好分完。然后課件出示9個蘋果,繼續重復以上動作,結果學生發現剩下1個蘋果無法平均分。這樣就能有效地將學生引入“有余數的除法”課程之中。第二,借助事物進行課堂導入。比如在教授“圓的認識”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出示多種圓形的模型,讓學生聯想生活中最常見的圓形。第三,通過小故事、談話、游戲等活動進行課堂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現代課堂教學強調的是“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了解其共性與個性的基礎上,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利于其實現課堂教學互動。有效的教學目標是通過課堂教學實現的,只有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需要維持學生的好奇心,為學生提供展現自己的舞臺,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現代教學論認為: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以成為傳遞的無聲媒體,可以成為啟迪智慧的鑰匙,可以成為陶冶品德的潛在力量。
三、注重實踐教學
新課程改革之后,倡導的是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模式。學習作為一個主動的構建過程,有其主動性。由于年齡的特殊性,導致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匱乏。教師可以借助小學生愛玩的天性,進行實踐教學,從而很好地將他們吸引到數學學習當中去,讓他們積極主動地發揮學習的主體地位。例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飼養員想用一段16m的鋼絲圍成一個鴨圈,請你幫他設計一下,怎樣圍才能使鴨圈的面積最大化?讓學生觀察不同圍法的結果,從而比較不同圍法鴨圈面積的大小,歸納總結其中的規律。讓學生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對相關過程進行猜測以及提出存在的可能性。除此以外,還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通過自主探究,各小組之間相互交流,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了解數學與生活之間存在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存在的價值。
四、關注學生的興趣發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作為學生探索知識的心理基礎,是他們全身心投入學習的動力源泉。因此,數學課堂教學要從學生的興趣著手,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喜愛數學,數學課堂才會變得生動有趣,教學才會變得有效。關注學生興趣發展,需要從以下方面著手:第一,構建能激發學生興趣的問題情境,觸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求,促進學生的智力與認知因素的和諧發展。第二,借助小學生貪玩的天性,教師可以開展教學活動,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進行知識的教學,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科學設計練習題型
適當的練習為有效課堂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是對課堂知識的學習與掌握的一個檢驗。教學質量的高低,是練習量、練習時間、練習效率的有機統一。盲目的練習是不可行的,因此,新課標所倡導的有效教學與有效練習密切相關。其中有效練習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設計的題型具有針對性
無論哪科,在課后都需要學生借助習題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就目前而言,練習題有很多種,如果不經過有效刪選以及重組,那么學生的學習壓力就會增加,學習效率也會降低。有效的練習方法是:根據上課所學習的核心內容,教師從不同的練習冊中尋找好的習題,對題目進行重編,設置具有針對性的習題,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上課所學的知識,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幫助學生加深對教材的理解。
(二)題型要有層次性
結合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要以中等生為基標,設計一些具有層次性的題型,而且不同層次的題型中都需要有符合本次教學內容且具有針對性的習題。教師還可以從學生的特殊性著手,結合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的題型難易程度需適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相適應的題進行適當練習。真正高效的教學課堂往往有幾輪練習的環節,這樣的效果才會更好。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無論教師采取哪種教學方式,都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慮學生的需求。教師需要從學生的學習情況著手,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方法,大膽創新。另外,教師要從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科學設計練習題型,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課堂的建立,需要教師提升自身的教學素養,更重要的是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為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為學生提供寬松的學習環境,通過課堂互動,在拉近師生距離的同時,還能突破學生對教師的敬畏,這對課堂教學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師教授課程列舉實例時,可以從生活實際著手,讓學生了解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實現課堂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徐竭.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滲透數學思想方法[J].華夏教師,2020(17):31-32.
[2]沈振華.睹影知竿,迂回教學——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方法[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0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