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娟
【摘 ? ?要】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其重要性貫穿語文教學的始終。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能對學生日后步入高年級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能力 ?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7.055
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之一,同時也是人們學習、工作、生活中進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方法。“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強調了閱讀的重要性。由于學生年齡的特殊性,學生閱讀量比較少,閱讀面比較有限,加之缺乏生活體驗,在閱讀方面,一般都具備盲目性與隨意性,對閱讀質量的影響非常大。培養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大致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借助多媒體,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教師的教學任務。學生有了閱讀興趣,就會主動閱讀文章,對文中的問題深入思考,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學生長期堅持。現如今,教師采取怎樣的教學方式、如何開展教學才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成為教學難題,同時,這是值得每一位教師思考的問題。
由于小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且具有貪玩的天性,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從學生實際著手,借助多媒體,制定圖片與文字相結合的教案。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堂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想象力以及學習興趣。另外,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將優美的句子、文章出示給學生看,其中可結合圖片或視頻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采用朗讀教學
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可適當采用朗讀教學,使學生進行趣味式閱讀。比如,學生在進行課文朗讀時,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還可以舉辦朗讀比賽,并建立激勵機制,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提高語文閱讀能力。
例如,在教授《只有一個地球》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整體帶有感情的朗讀全文,在閱讀之前,通過引導,讓學生轉變角色進行朗讀。讓學生融入文章內容,將自己當作地球,從地球的角度出發帶有感情地朗讀這篇文章。對文章中的關聯字詞,需要特別注意。教師可引導學生閱讀全文,把閱讀文章所需附帶的情感朗讀出來。待學生朗讀完之后,可以邀請幾位同學,進行示范朗讀,評選出優秀的朗讀者并給予鼓勵或獎勵,最后教師加以總結。采用這種教學手段,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間接地讓學生喜歡上閱讀,為提高語文閱讀能力奠定基礎。
三、創設問題情境,開展趣味閱讀
由于年齡的特殊性,教師想讓學生自主閱讀文章,把握文章主旨,有一定的難度。因此,為了讓學生把握文章主旨,間接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結合文章,創設與文章主旨相契合的問題。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能更好地深入閱讀文章,融入課堂教學,主動參與到對問題的思考當中。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可以加深對文章主旨的把握,對文意的理解,從而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想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高,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對文章中心內容進行獨立思考,而創設問題情境則是一個有效的解決措施,能夠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有效的思考。教師可根據學生對文章的初步了解情況,設定與文章內容相契合的問題,通過問題的形式展開閱讀,在教師的引導下,組織學生仔細閱讀文章,積極思考,準確把握文章主旨,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例如,在教授《我最好的老師》這一篇文章時,為了讓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準確把握,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需要學生對文章進行初步閱讀,對文章內容進行粗略的了解。因此,在學生閱讀之前,教師可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更能集中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向學生提出如下問題:1.課文主要講述了一件什么事情。2.找出文中描寫主人公性格特點的句子或者詞語。學生會根據老師提出的問題,對文章進行仔細閱讀。其中,第一個問題主要考查的是學生的概括能力,因為閱讀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學生對文章思想的整體把握,學生通過問題導入,就會對文章進行概括性的論述。第二個問題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文章的分析能力以及對細節的掌控。學生再次閱讀文章,會根據文章句子的描述,對文章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做一個總體的把握,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四、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良好的閱讀環境可以激發學生對閱讀的積極性。作為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需要非常關注對課堂氛圍的營造。寬松、和諧的閱讀環境,能讓學生身臨其境,充分調動多種感官,在此基礎上進行有效閱讀,學生的閱讀激情會高漲,在把握作者情感的基礎之上,達到有效閱讀的效果。
例如,在閱讀《大瀑布的葬禮》這篇文章時,筆者在組織學生初步閱讀這篇文章之后,為了讓學生加深對這篇文章的理解,準確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呈現出與文章內容相符合的詩歌進行課文導入,形成一種良好的閱讀氛圍,讓學生仿若身臨其境。聽完這首詩歌朗誦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再次深入地閱讀文章,學生的感受將會變得更加強烈,從而對文章主旨進行準確的把握。由此可見,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是多么的重要,這對培養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閱讀作為語文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深受人們的重視,作為教師,應該以身作則,在要求學生加強閱讀的同時,也需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個體的差異性,采取適當的閱讀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閱讀中找到快樂,這樣學生便能真正喜歡上語文閱讀,利于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對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王菊彩.快樂閱讀,照亮心靈——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能力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0(08):113-114.
[2]郭小蘭.優化閱讀方法 ?提高閱讀能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淺析[J].名師在線,2020(06):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