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淞
【摘? ? 要】初中數學有自己的學科特點,要想學好這一科目,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至關重要,但是這一能力如何培養,一直是教學中的重難點。本文就這一話題展開論述,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
【關鍵詞】初中數學? 創新思維能力? 培養路徑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6.126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為實現學生的長久發展,教師要注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數學中的創新思維能力是指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能提出新的觀點和看法,摸索出新規律、新方法。要想提升學生這一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就不能因循守舊,要主動思考,主動改進。基于這樣的認識,下面將以一些實用舉措為中心展開探索。
一、調動自主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當前課堂教學中,教師容易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只有教師一個人講解的情況出現,初中數學本身比較枯燥,學生一直聽教師講解,很容易出現疲累導致精神不集中。而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會弱化其主動思考的能力,只跟著教師的思路走,雖然能夠對問題解答正確,卻可能并沒有理解解題思路,對做題幫助不大。
面對這種課堂,教師不能再沿襲過往“一言堂”的教學模式,要讓學生在課堂充分活躍起來,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實現教學效率的最大化。比如講解應用題時,通常教師讀完題,會把有用的信息都給學生強調出來,再把解題思路一說,答案一對,就宣告結束。教師本身對題型足夠了解,所以才能判斷出題目信息是否有用,互相之間又有什么關聯,可以輕易得出解題思路,但是學生處在學習階段,并沒有這種能力,這種情況下教師采用這種方法教學很明顯對學生學習不利,學生無法真正掌握解題思路。要改善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采用多問問題的方式進行知識講解,學會給學生“留白”,讓學生自己分辨題目信息作出判斷,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更多地承擔引導者的角色,及時幫助學生回正思路,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學生參與課堂,自主學習,才能實現對知識的充分理解和自我能力的提升。
二、改革教學形式
課本上只有知識,沒有思路。教師如果一味地依照課本內容進行教學,那么學生只能學到最表層的知識,不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這種舊的教學觀念已經過時,教師要及時更新,將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融入教學目標,引入新的教學模式,才能幫助學生實現更好的發展。
(一)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教學
數學學科是一門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學科,教師如果能將理論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對提升學生能力將大有幫助。比如在教學幾何圖形時,教師可以借鑒生活中的圖形來講解其幾何特征。這種方法從生活入手,以學生熟悉的東西作為導入,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產生共鳴,方便學生將知識與生活實際或其他事物聯系起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了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
(二)注重對比教學
數學是各知識點聯系緊密的學科,規律通常也非單獨出現,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學科特點進行教學。例如,函數在初中數學中占比很大,有一次函數、二次函數、正比例函數、反比例函數,這些函數之間既有區別又相互聯系,教師可以做一個區分異同點的表格來幫助學生學習,比如靠什么區分一次函數和二次函數的圖像;知道什么條件可以求出函數;圖像如果在坐標系中移動,相應的函數公式應該怎么變換;章節學習時,教師可以用已有知識引入新知識,方便學生對知識進行學習;這部分知識教學結束時,教師又可以將這些知識進行匯總,通過比較的方法進行總結,既有利于學生區分相近知識,避免混淆,也有利于學生思維的培養。如果學生基礎知識足夠扎實,也可以讓學生自己來做表格,匯報時教師幫助指正,學生自己總結,既能鞏固所學,又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有效路徑之一。
(三)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數學題目最后的答案是死板的,只有一模一樣,才說明解答是成功的。但是解答思路和過程是多樣的,一道題可以有多種解法。在平常教學中,對于多解法題目,教師因為一些原因,通常只講解其中一種方法,對學生也沒有額外的要求,教學目的只集中于做對,步驟精煉。長此以往,學生只會按部就班地進行解題,導致思維方式固化。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這一點的改善,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跳出思維定式,遇到問題多想想有沒有的別的解決方式,做題中多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達到數學教學的新高度,達到新課改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要求,不僅需要教師精進專業知識,學生也要積極配合教師工作,要使學生達到這一點,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學生對學科的學習興趣。在興趣驅動下,學生會呈現出對知識的主動渴求,對課堂的接受度會更高,教師教學效率也能達到最大化。
為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教師要讓課堂變得更有趣味性,比如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小組合作解題,初中生正處于渴望自我表達的年齡階段,如果讓他們通過合作解決難題,會讓學生獲得成就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合作過程中學生互相交流,進行思想的碰撞,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目的。又或者是舉行一些競賽活動、課外活動,這些趣味活動讓學生發現數學也是一門多樣的學科,從而產生學習興趣。另外,教師要及時關注在考試或活動中發揮不好的學生,要幫助他們認識到:創新思維沒有對錯,重要的是參與到活動之中,學會打開自己的思維,傾聽別人的想法,感悟思維交鋒中的撞擊對自己有什么補充,實現自我的完善與成長。學生如果有這一認識,就能更好地在活動中激發自己的思維潛能,達到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的目的。
四、結束語
創新思維能力跟其他能力一樣,需要教師引導、培養以及多加練習。在新時代,教師和家長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成績,對于學生多方面能力地培養也要重視起來,創新思維能力作為數學核心素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予以關注,可以通過發揮學生主體地位、改進教學形式、培養學習興趣等路徑對此進行探析,讓學生不僅理解數學客觀知識,還能實現主觀創造。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對這一能力培養多探索、多補充,完善培養學生體系,幫助學生實現更好、更長久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成芬.初中數學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路徑[N].貴州民族報,2020-08-12(B03).
[2]方亞寧.談談對初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觀《數學活動》課教學引發的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4(4):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