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維羽
【摘? ? 要】信息化時代下,學校教育也逐漸和互聯網相融合,不論是在日常教學還是班級管理方面都呈現出了新形勢,也產生了相對較多的積極效果。本文中我就針對班主任管理工作展開探究,主要從網絡的應用入手談談初中班主任如何利用網絡科學有效地管理班級。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 班級管理? 互聯網? 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6.186
從當前整體的社會發展來看,互聯網確確實實改變了人們固有的思維和行為方式,給當今人類社會的衣食住行娛教交等各個方面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伴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基本實現了“公民即網民”的總體效果,當然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互聯網在打破了信息傳遞、儲存時空限制的同時,也導致了信息的外泄,實現了信息交互極大自由的同時,也催生了“鍵盤俠”……互聯網作為一把雙刃劍考驗著人們的自控能力,也給整個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帶來了無法描述的機遇。所以對互聯網的應用,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本文中我主要針對互聯網在學校教育與管理中的應用展開探究。眾所周知,學校是培養未來人才的基地,所以相對于普通的社會群體來說,學校不論是在教育還是管理上更加需要與時俱進,甚至具有預見性和一定的思想超前性,從而為未來社會的發展提前準備力量。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信息技術融入日常教學和管理理所當然,而信息技術的應用確實也從教學和管理兩個方面給學校日常教學工作的開展打開了新局面,所以作為班主任,我從自身工作層面持續展開探究。
班主任,通常意義上是一個班級的總體管理者,也是學校管理過程中最為基礎的單位。從我自身的工作實踐來看,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日常事務、學科教學、學生管理的領導者、組織者、協調者,所以相對于普通任課教師來說,班主任所擔負的使命和責任也就更大。因此,日常工作的開展也就更加需要高效率、高組織性,互聯網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給班主任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新的思路,也設置了新的挑戰。作為初中班主任,本文中我重點從班級管理尤其是學生管理的角度展開探究,一方面從學生年齡特性來看,初中生恰好處于叛逆期的起源階段,想獨立所以不服管,思想幼稚、沖動卻難以自知;另一方面,初中階段也正是學生學習和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綜合這兩點,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方面的成效決定著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程度。那么,我們應當如何利用好互聯網做好班級管理工作?以下我結合素質教育在人才培養上的具體要求,談談我的看法和建議。
一、轉變角色,利用社交網絡成為學生的傾聽者
就如上文所講,初中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心理上呈現出更多的敏感性和矛盾性,在日常學習過程中更容易出現一些心理方面的極端,所以班主任要逐漸摒棄傳統教育中的理論批判管理模式,從教育者轉變為傾聽者的角色,利用社交平臺成為學生的“樹洞”。首先,作為傾聽者我們可以實現“實名制”傾聽,所謂的實名制傾聽,就是班主任可以采取主動行動,通過微信、QQ等一系列的信息交互軟件直接去關心每一位學生,主動詢問學生每個階段的學習和生活感受,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性格、學習中的困難和需要,在交流和談話過程中盡可能引導學生多說,多交流,從而實現班主任和學生的雙向了解,讓學生初步對班主任產生信賴感,為接下來的“隱傾聽”奠定基礎。其次,作為學生的傾聽者,尤其是面對的群體是正處在身心發育階段的初中生,僅僅是明面上的關系很難真正走入學生的內心。青春期階段的學生不論是從生理還是心理方面都有很多秘密,而這些秘密往往很難和家長訴說,但是又需要長輩的幫助。所以作為班主任我們還要給學生一個“樹洞”,或者可以稱為留言板。可以借助教務網絡平臺設置“留言板”,也可以通過設置“班主任信箱 ”的方式,讓學生匿名訴說自己難以明確說出口的困難和心理矛盾,給學生的壓力、負能量一個可以宣泄的出口。當然作為班主任我們要做好尊重學生隱私的工作,不主動探究匿名學生的真實信息,同時為接下來的個性化教育奠定基礎。
二、以人為本,打造班級聊天室,實現民主互動與溝通
當前在素質教育教學體制下,更加強調教學關系的民主,尊重學生的個性和需求,也就是我們所講的以人為本,所以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本著民主的方式,本著全體參與的原則,我們可以利用互聯網打造集體交互平臺,實現民主互動和溝通。首先,班級管理最突出的還是學習管理,尤其是班主任要做好總體的監督和教學把控工作。而從教學實際來看,建立社交群如QQ群等是實現班級及時互動溝通的最佳方式。一方面,作為班主任我們可以統一針對學生的學習展開監督、抽查,結合各學科教師,給學生提出具體的學習要求和規劃;另一方面,還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每天所學、每一階段所學反饋自身的不足和學習需求,為進一步的教研工作奠定基礎,實現對學生的學習更為合理的安排和推進。其次,在普通管理方面,如班級規范制定、活動開展方面,我們拿到群里共同討論,利用群內投票等形式,共同制定班級管理和發展的各項制度,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也在互動和交流過程中更加了解學生的需要,實現師生交互中的平等和尊重,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也為進一步的一對一互動奠定基礎。
三、因材施教,利用網絡通信實現個別教育
不同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呈現的問題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結合自身的專業判斷,我們還要做到因材施教,尤其是針對“問題學生”利用網絡的匿名化展開個別教育。首先,作為班主任我們要時刻跟進上文中所講的“樹洞”包括留言板、信箱等多個信息收集渠道。從專業的角度出發挑選出一些相對來說問題較為嚴重或者學生非常需要幫助的內容,然后進行進一步的跟進和溝通。當然,我們需要采取匿名的形式,然后讓學生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從而持續性地幫助學生提出建議和對策,幫助學生度過心理或者現實中的挫折和難關。其次,在利用網絡渠道進行個別化教育的同時,班主任還要學會總結和概括,從少數學生的心理、行為問題著手,有預見性地開展班級的各項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從而實現線上線下的聯動,更進一步做好班級的管理和教育工作。
總之,班主任是班級的領頭羊和主心骨,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利用網絡做到雙管齊下,一明一暗做好總體的管理布局,也及時地解決學生的個性化問題,從而實現班級整體的良性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唐勇.“暖小窩”在線——利用網絡管理班級的幾點做法[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3(1):157.
[2]張舉英,王金濤.基于網絡環境的班集體“網絡管理”范式構建[J].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2016(7):15-17.
[3]曹高舉.班級網絡管理初探[J].班主任,2003,000(001):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