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其玲
【摘? ? 要】數學是高中階段的一門重要科目,對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但對高中生而言,數學也是一門有難度的科目,很多學生數學成績不佳、進步緩慢,嚴重影響其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必須探究更為有效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建立數學學習的信心。
【關鍵詞】高中數學? 課堂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6.193
數學具有嚴密的邏輯性,不僅能開發智力、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更能培養學生推理、創新、聯想等能力,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素質教育得到大力提倡和推廣,成為現代教育工作者開展教學工作、進行教學實踐的重要參考。在教育新形勢下,各學科不再只是簡單地教授學科知識,而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重要任務。由于數學科目的特殊性,它在增強學生學習能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數學學得好的人更聰明,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數學好的人一般都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吸收新知識,在未來的工作中能夠以較快的速度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適應崗位的需要,并且容易比別人做得更出色,從而在工作中脫穎而出,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
作為高中階段的重要科目,數學一直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數學分數在高考中也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對學生未來的人生抉擇起著重要影響。同時,高中生即將進入大學,數學學習也是為學生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打下基石。與初中數學相比,高中數學的難度有了明顯提升,對學生的思維、歸納和總結等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很多學生由于沒有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導致數學學習效果不佳,考試分數偏低,嚴重影響到學生的信心。再加上部分教師教學觀念、模式及能力上的局限性,取得的教學效果與預期相差甚遠,使學生的數學成績停滯不前、進步緩慢。
隨著新課改的持續推進,我國數學教學不斷改革和進步,在對學生提出更多要求的同時,也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標準。課堂是教授知識的主要場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是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習效果的關鍵。作為數學教師有必要在實踐中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學好高中數學。
一、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加強數學思維鍛煉
近年來,為了更全面地考查學生的數學能力,高考試題的難度也在逐漸加大,更側重于對學生數學思維的考查。從數學試卷中也可以看出,很多試題的思維量較大,需要進行復雜的邏輯推理才能得出結論。數學思維正是許多高考生的軟肋,導致很多同學不能對題目做出迅速反應,進行正確的推理。由于思維能力的局限性,在考場上做不完題的學生比比皆是。
為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要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加強數學思維鍛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對數學問題進行更深入地探索,找出各個解題步驟之間的邏輯關系,厘清解題思路;要注重細節,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通過獨立思考或求助同學、老師解決,不留疑問。同時,要鼓勵學生進行一題多解,從不同的方向、角度思考問題,探究問題的不同解法,在持續的思考與探究中鍛煉和提升自己的數學思維。
二、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
隨著現代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合作教學得到廣泛推廣,被很多教育工作者應用到實際教學中,用來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高中生即將跨入高等學府的大門,合作意識將會在未來的學習中發揮重要作用。數學學習本就存在一定難度,同學間的互相幫助可以激起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在數學課堂中進行合作教學,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增強班級凝聚力,更能有效提高學習效果。基于此,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如在探究數學問題時,可以以同桌為單位進行問題討論,同桌兩人各自向對方講述自己的解題思路,然后互相交流和學習,并對比出更佳的解題路徑。同時,教師可以在了解每位學生數學水平的基礎上,將全班同學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中必須包含成績好的和成績差的同學,保證小組成員的數學水平具有層次性,以便讓成績優秀的同學幫助成績差的同學,促進小組成員數學學習的共同進步。
三、及時進行知識梳理和學習情況檢測
高中數學知識體系龐大、結構復雜,各知識點之間聯系緊密且常有交叉,重點和難點較多。由于很多學生沒有對所學知識進行及時梳理和鞏固,對知識掌握得不夠熟練,在面對考點眾多的試題時,常常會因為記憶混亂而在解題過程中出現問題,導致失分嚴重。對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梳理,并通過階段檢測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在每一章節的教學結束后,教師一定要花費精力進行章節教學總結,并帶領學生系統梳理知識體系??梢越柚嗝襟w設備,以樹狀圖、網狀圖等形式呈現章節內容,使學生能夠直觀而清晰地看到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與區別,搞清楚重點與難點,更全面地掌握所學知識。為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還要定期進行階段檢測,在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同時,更能幫助教師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并針對學生的知識薄弱點開展重點教學,反復強調和提醒,指導學生查漏補缺,及時鞏固所學知識。
四、督促學生整理錯題和難題
教學實踐中發現,課堂上反復講過的數學題型,經過稍微變化后放到新的試題中,學生就不知道怎么做了。甚至是一些已經做過并且講過的原題,仍然會有部分學生在面對題目時不知如何下筆。究其原因,就是學生沒有及時進行錯題、難題的歸納整理。在教師評講試題時,雖然學生認真地聽了解題思路并做好記錄,也認為自己已經完全理解了,但由于沒有及時鞏固,時間一久也就徹底忘記了。因此,必須要求學生建立數學錯題本,及時將錯題和難題進行歸納整理。在試題評講結束后,就要要求學生將錯題和難題整理到數學錯題本上,在整理過程中進行再次思考,反思自己當時出錯的原因,并將解題思路整理清楚后記錄到題目下面,標注好易錯點和難點,提醒自己下次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教師要定期查閱錯題本,檢查學生的錯題整理情況,幫助他們養成自覺整理錯題的學習習慣,及時鞏固所學知識。對學生來說,整理成冊的錯題也是重要的復習資料,將會成為每次數學大考前的重要參考。
增強高中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需要在實踐探索中不斷改進課堂教學策略。作為數學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加強數學思維鍛煉、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要及時進行知識梳理和學習情況檢測,并督促學生整理錯題和難題,幫助學生建立信心,逐步提升數學成績。
參考文獻
[1]魏中云.如何實現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探究性學習[J].散文百家·國學教育,2018,000(008):259.
[2]朱家明.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探討[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5(08):8-10.